萬珂舸
作為我國大多數地方教學教育的第二外語,英語一直是學生頭疼的突出學科,也是教師備受困擾的教學困擾,這一現象在技工學校中尤為突出。有別于一般教育,技工教育更具其特殊性及差異性,加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突出學生英語學習及成長的需求成為教學新大流。對應之,教師可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技工教育英語課堂核心素養在經濟全球化及社會產業結構轉型的影響下,英語技能成為很多企業及單位招聘人才的重要指標,歷經多次課改后,英語教學也逐步被提上技工院校教學的重點行列,而教師教學過程中卻存在盲目跟眾現象,教學方式比較陳舊單一,教學不見成效。大多數技工院校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理論及實踐技能,但相當一部分學生的文化知識基礎較弱,英語學科首當其沖。學生本身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再者教師不重視英語教學,加劇技工學校英語教學的困難。作為技工院校英語教師,應從情感、需求等方面進行深入推進英語教學,以期真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人就多年教學經驗,從基于核心素養導向出發,提出幾點技工學校英語課堂教學的創新策略,以供廣大技工學校英語教師參考。
一、技工學校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
我國技工學校英語教學普遍存在以下現象:(1)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基礎偏弱,且學習興趣及主動性較低。大多數學生認為在學校主要是學習專業知識及技能,英語等文化知識可有可無,英語課堂上提不起學習興趣。更有甚者認為,選擇技工學校是逃避英語等文化課程學習的“妙計”,“我是來掌握一門技術手藝,以后工作對接專業就好,學習英語以后也不會用到,何必浪費無畏的精力及時間?”(2)教師不重視英語教學是導致技工學校英語教學水平“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的另一主要原因。許多專業課教師甚至英語教師自己都認為學生在校的主要任務是掌握專業技能,在實踐中發展其實踐及創新能力,而英語是交際載體,英語想必在學生以后工作方向中也不會派上用場,因而,教學時多為形式走樣,采用“照本宣科”模式進行教學。
二、核心素養的內核及意義
自21新世紀以來,世界范圍內學校及教育家紛紛啟動關于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研究。“核心素養”是新時期國家與社會對人才品質的全新詮釋,提出核心素養培養是國家教育教學全面深化發展的必然走勢。在社會產業結構及經濟快速轉型的大背景下,為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國家提出了“學校教育階段應積極創造有利條件,幫助學生發展個性及創新能力,培養積極向上的人格品質及精神意志,以更好地融入到社會發展及個人終身成長中”,即“核心素養”。課堂教學滲透“核心素養”,一方面,可打破傳統教學,強化知識的認知與感知,提升知識能力;另一方面,更側重學生的情感、價值觀、態度等發展需求,建立健全人格,發展各方面能力,以便學生可更好適應到社會中。從這一層面看,基于核心素養導向開展技工英語課堂教學再合適不過。
三、基于核心素養導向下技工學校英語課堂教學的開展
綜合分析上文提及的技工院校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核心素養的意義,新時期技工院校英語教學應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從強化學生學習興趣、英語知識認知及感知、培養英語思辨能力等方面著手,以切實保障掌握一定專業技術理論及技能的前提下,綜合發展其創新能力,提升綜合素養,以便更好更快地適應到未來社會需求中。
1.“以學生為本”,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英語學科是技工院校的公共基礎課程,課程設置主要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基本能力,讓學生可在實際交際場所中靈活運用英語交流信息,更好更靈活適應到各種場合中。然而,技工院校英語課程教學最大的阻礙在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及主觀能動性較低。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為薄弱,有些甚至毫無學習興趣。為此,教師應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充分尊重學生階段性英語學習的規律、心理機制及未來職業發展規劃,有針對性、有目的性迎合其學習要求,“投其所好”,讓學生真正融入到課堂學習中,體味英語學習的樂趣。
如在The Johnsons family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成長及發展的特征設計教學環節,巧妙編排有趣活動,營造良好學習氛圍,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比如,課前,教師可錄制自我家庭成員錄像,捕抓有趣滑稽的畫面,并剪輯成5分鐘以內的短小視頻。教師可在教學中首先播放這一視頻,用最短的時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剛開始學生就“一頭霧水”,不知道教師的用意在哪,但也因此產生更大的好奇心。待視頻播放完畢,教師可逐一介紹,“Is it funny?”(學生:Yes.)教師,“Do you notice that there is an adult taking photo by himself?”(一想起視頻中有個中年女性在臭美自拍,學生哄堂大笑。)教師接著介紹,“He is my mother,always make fun in life,and he also see herself a beautiful and fashion girl.”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教師可讓學生用英文介紹自己家庭成員,其身份及主要特征等。如此,英語教學課堂就不局限于以往“滿堂灌”模式,引入“自拍”等新式用語可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而在這樣輕松的環境下,學生會倍感自由,其參與課堂學習的能動性也可隨之提升。
2.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英語思辨思維
時代不斷進步與變化,傳統上“一本教材”“一支粉筆”的教學已不能滿足學生感官需求,教師應積極順應新的教學大潮,課堂中引入網絡媒體等手段,創新小組合作學習等模式,以創造有利條件,讓學生以英語視角進行思考、分析,培養英語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并最終架構自我的思辨結構。
如教師可就“Computer”自主創設教學主題,引導學生共同參與到英語課堂討論中,體會英語交際的樂趣及意義,充分發揮其自主參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生活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年代,各種電腦設備、手機等移動終端逐漸進入到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交際中,學生自然對“Computer/Internet”這一名詞不陌生。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就“The Age of Computer”為題進行教學,首先借助多媒體網絡引入“The Power of Technology”“Cell phone”相關知識,然后讓學生就自我經驗分享“What can we benefit from the Internet?”將學生引入到課堂討論中。或者,以“Is it necessary for us to use the Internet”為題進行辯論。有學生認為,“It is necessary because we can benefit a lot from it,such as searching for the materials,keep in contact with friends and reading the latest news.”另有學生認為,“We can not rely too much on the Internet,and we can also solve problems via reading in the library.”整個討論過程中讓學生自主表達自我看法,暢所欲言,充分體現其“主人公”地位。最后,教師進行總結,“每件事情都有好壞一面,超過一定度則會起到反作用效果,好比說過度使用互聯網會產生依賴性,影響思維發展、想象及創新發展。為此,正確且合理使用互聯網才是最佳方式。”經教師指點,學生就明白,在判斷一個事件時應充分全面考慮,從事物相對面進行考慮,如此便得出“We should use the Internet appropriately.”整個課堂下來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辨思維及能力,促進個性化發展。
四、結語
總之,技工院校教師應注重轉變教學理念,重視英語教學,并堅持以核心素養導向為根本出發點,積極創新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張艷艷.職業素養導向下的高職文秘專業人才培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24):216-217.
[2]李麗賢.淺議技工學校英語教學中學生語言意識的培養[J].基礎教育,2016,(06):133.
[3]陳美玲.基于核心素養下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幾大走向[J].華夏教師,2016,(08):33.
[4]吳曉燕.愛屋及烏 體驗成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方法之我見[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7,(01):100-101.
[5]吳曉燕.告別枯燥,讓課堂High起來——淺談情景劇表演在技工學校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中國培訓,2017,(02):133-1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