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悅秋
語言教學離不開文化的參與。因此,在開展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做好文化的教育工作。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不僅要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出發,同時還要從英語國家的文化上教育。
高中英語新課程跨文化教育思路語言可以反映出民族的特點,其中不僅包含民族的歷史以及文化背景,同時也蘊含著民族與人生的看法以及思維方式等方面內容。因此,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就要先掌握這一國家中的文化。但是就目前的英語教學來說,教師在教學中過于注重形式化的教育,并沒有認識到做好語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開展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際已經成為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文化上的差異就是跨文化交際上的重要障礙之一,所以就要積極解決好文化上的差異,減少交際障礙的出現。通過分析英語國家中的文化,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本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差異上的理解,同時也可以提高英語的使用效果。
從課程標準的角度上來說,跨文化意識其實就是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組成部分之一,所以文化意識也可以做當是語言知識、情感態度以及學習策略上的重要環節之一。從育人的角度上來說,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已經成為了英語教學中的目標與任務之一。所以,語言能力的高低也是學生交際能力的基礎。只有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才能更好的進行交際。因此,在實際中就要掌握好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不斷提升社會能力。
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跨文化教育的措施
1.不斷提升自我,保證教育能力
對于高中英語教師來說,就要不斷提高對中西方文化差異上的認識,及時調整自身的文化知識結構,保證創新教育模式與方法的有效性,以此來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
2.做好語篇模式差異上的分析工作
想要培養好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其跨文化交際能力,課堂教學是最為主要的形式之一。因此,在教學中就要做好教材的開發與利用工作,提高課堂語用的意識,以此來保證交際文化教育的效果。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常常會受到母語的影響,并習慣性的借助固有的思維習慣來回答。雖然對一些固定的用語習慣了如指掌,但是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依然會出現許多的錯誤。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讓學生掌握好母語與英語之間不同的文化背景,借助語篇模式上的差異來進行分析,從而養成面對不同語言文化時可以運用不同的思維模式的習慣。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學生只有真正認識到母語與英語之間的不同,才能具備跨文化交際上的敏感性,這樣也就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英語閱讀能力,借助英語思維來學會英語知識。為了提升學生的敏感性,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國外的影片,如《成長的煩惱》《老友記》等具有歐美生活氣息的戲劇。再如,《音樂之聲》和《聞香識女人》等經典電影。在觀看這些電視劇內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把握相應的文化語境,并且培養學生的語感。
3.借助詞匯教學來滲透好文化
對于詞匯來說,其中承載著許多的文化基因與信息。且詞匯中的成語與典故等也與民族文化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對詞匯進行理解,通過語言來延伸文化,并將文化與語言結合在一起,找出其中的文化內涵,幫助學生在學習詞匯知識時掌握好中西方文化上的差異。如學生在學習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動物的不同意義進行文化滲透。如在中國文化中龍是神圣不可抗拒的。但是在西方文化中龍卻代表了怪物的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培養好學生的保護動物意識,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成語等。
4.在聽說中感悟文化上的差異
英語與漢語中文化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就要幫助學生消除文化上的障礙。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好語言的基本功能,同時還要讓學生理解好語言的特定環境以及文化觀念等。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建出相應的環境,鼓勵學生借助已經學習過的知識來進行交際訓練。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也可以培養好學生的口語能力。比如,中外語言中有許多涵義相同,但是相應的表達卻不相同。教師可以對這些內容進行分類。比如,我們 形容強壯,會使用“力大如牛”這個詞匯,到了國外會使用“as strong as horse”來表達強壯,馬和牛雖然在種類上不同,但是在形容人的強壯方面具有一樣的語言功能和內涵,這樣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跨文化交際在教學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好英語文化,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正確的對待文化,在適應的同時也不會被其所同化。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好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玉梅.新課標指導下中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J].科學與管理,2009,(04):114.
[2]代民福.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J].魅力中國,2009,(09):118-119.
[3]萬毅敏.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策略分析——基于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語教學[J].語數外學習,2012,(07):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