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晶
當前,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化,各大高校越來越重視學生體育素質的培養,并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原則嚴格貫徹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去。在此背景下,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要逐步把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納入到教學范圍中來,已達到促進學生體育綜合素質提升的根本目標。基于此,針對當前中職院校體育辦學的實際情況并就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提出了幾點建議思考,以供相關部門或有關人員參考。
體育教學體育意識中職學生策略當前,在全面體育教育改革的時代背景下,中職院校如何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話題。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體育老師要有意識的把培養學生體育綜合素質的基本目標融合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來,一方面使學生實現強身的目標,另一方面,使學生能夠從根本上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不斷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基于此,本文就中職院校如何優化體育教學、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等方面的內容,提出了相關建議參考,以期為中職體育教學的不斷優化貢獻力量。
一、豐富體育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與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中職院校的學生興趣愛好更加廣泛,許多學生都把大部分休閑時光浪費在虛擬網絡世界中,而不注重實際生活的體育鍛煉。他們通常會花費大量時間來打網絡游戲、看各種類型的網絡小說,對于能夠強身健體的戶外或者室內的體育鍛煉則沒有什么興趣。因此,中職院校的體育老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環節設計的過程中,要準確分析上述情況,緊跟學生所處時代背景的發展,不斷塑造新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方式途徑的體育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激發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因為只有學生感興趣,才能使體育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才能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進行充分的課前教學準備,可以通過組織學生玩形式多樣的小游戲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比如老師可以自發組織學生玩“找零錢”“海里求生”等小游戲,讓學生在這些小游戲中能夠增加互動體驗,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后續課程的正式展開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狀況進行分層式教學設計,對于那些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教學的難度,對于身體素質較弱的學生,可以組織一些較為簡單的體育活動,從根本上提高整個教學的實際效果。最后,要采用游戲的方式進行體育教學。具體而言,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接力賽、排球等活動,激起學生運動欲望,讓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逐步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老師還可以把網絡上較為流行的線上游戲搬到線下來,比如快樂大本營中的“撕名牌”游戲等,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夠真正體會到體育學習的樂趣,找準學習的方式方法,樹立全面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
二、重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促進學生實現全面自由發展
實現學生全面發展,不僅包括德的發展、智的發展,還需要包括體的發展,這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問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師要把全面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的根本任務貫徹到實踐教學中去。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講授與體育知識相關的理論知識,而且還需要用這些理論知識指導學生的實際教學。只有在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才能真正掌握體育技巧。根據相關調查發現:一些教師只是簡單的、淺層次的給學生介紹體育理論知識,然后再讓學生自由參加體育活動,沒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原則,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顯得較為,并沒有真正弄懂、弄通課堂上的體育知識。針對這一現象,教師要從根本意識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原則的重要性,在具體教學中,既要理論知識,又要進行實踐指導。拿乒乓球教學為例,老師在課堂中要先介紹相關理論知識,可以就乒乓球在我國體育事業中的重要地位、乒乓球的發展歷史、乒乓球與鄧小平等名人的故事展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老師在講解乒乓球握拍、發球、站位等技巧時,可以把學生帶到乒乓球室中去,示范各個技巧的動作要領,讓學生能夠更深刻的理解、掌握乒乓球相關的知識。當動作技巧講解完畢后,老師應該讓學生自由練習,并時刻觀察學生練習的狀態,對于那些技巧掌握不太好的學生,需要及時提出指導建議。另外,還可以組織學生之間進行乒乓球比賽,并對賽事的相關問題進行講解,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果條件準許的話,還可以組織學生現場觀看乒乓球比賽,讓學生直觀感受運動員在賽場上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有利于學生體育意識的全面形成。
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強壯的體魄,是無法進行學習生活的,是無法享受真正享受興趣愛好的。因此,優良的身體素質,是支撐學生學習的關鍵,也是學生實現全面自由發展的根基。但是,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而言,當前的首要
(下轉第835頁)
(上接第832頁)
任務是好好學習,學習任務較為繁重,學生的大量時間都用來學習,很少有空去進行體育鍛煉的。在這種氛圍的感染下,許多學生都沒能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因此,體育老師進行體育教學環節設計時,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學生的專業背景、興趣愛好、身體素質等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手段的設計。具體而言,對于那些性格較為安靜、身體素質不是很好、但身體柔韌性不錯的學生而言,可以推薦他們去參加慢跑、有氧瑜伽、羽毛球、乒乓球等體育運動。對于那些性格活潑開朗,身體素質較好有較為好動的學生來說,老師可以推薦學生去參加籃球、長跑、游泳、登高、爬山等大型體育運動項目。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情況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感受到運動的魅力、實現自我的解放,從而真正意義上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作用,樹立全面科學的體育觀。總體來講,體育鍛煉是科學生活方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既有即將畢業步入社會的巨大壓力,又需要承擔較為繁重的學習任務,在這種環境下,更需要加強學生體育素質的鍛煉,不僅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壓力的釋放。因此,作為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師來講,更需要不斷優化體育教學方式,以實現體育教學“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根本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如何在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不僅是一個理論層面的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因此,中職院校的體育老師要學會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重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促進學生實現全面自由發展、豐富體育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才能真正實現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根本目標,才能為國家的繁榮富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建設性人才。
參考文獻:
[1]洪彬彬.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J].西部素質教育,2017,(02):104.
[2]宗加輝.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體育世界,2016,(01):117-118.
[3]葉海濤.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現代交際,2014,(08):161.
[4]滕圓.如何在技校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能力[A].中國職協2013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上冊)[C].2013.6.
[5]張俊豪.淺析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其培養[J].科技信息,2009,(01):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