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有余
目前,在初中化學課的教學中,學生在心理上和思維習慣上都過度依賴教師,不善于主動思考、僅關注教師布置的任務或作業。在小組活動中,缺乏自己的想法,不習慣于小組協作探討,課前預習、主動學習的熱情普遍不高。實驗時存在事前準備不充分、實驗中不敢或不會做等突出問題。借助當前國內新一輪新課程改革的東風,在充分了解“微課”的基礎上,以自主學習理論為指導,結合初中化學的特點,運用微課開展化學課教學,可以給初中化學課帶來不小的幫助。
自主學習初中化學微課一、初中化學教學微課應用的目的
對于我們初中一線教師而言,預先體驗微課的應用對傳統教學與教研方式的變革與沖擊,初步適應微課模式下,備課的具體方式、思路,習慣一下新模式下師生的全新關系,研究微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與改進的方式,為將來可能到來的微課教學模式的全面普及做一次較為充分的準備。對學生而言,通過分析得到的調查數據,考察基于自主學習的化學微課教學模式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主動性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二、基于自主學習的初中化學教學應用微課的策略
1.課前
在初中化學教學工作中,課前應用微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課前復習。根據學生已經有的知識基礎和學習的新知識的交叉點做一個簡單扼要的微課,讓學生在課下線觀看微課視頻,為新課做好準備。
(2)介紹背景知識。一些與當堂課有關的人物傳記,發現過程,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等,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豐富他們的思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微課視頻的引導下,學好本堂課的內容。例如,在講解《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之前,先讓學生通過微課了解化學家門捷列夫的事跡和突出貢獻,通過他的精神鼓勵學生學好化學,激勵他們攀登科學的高峰。通過了解的事跡,樹立學生學好化學的信心,激勵他們努力學習,以這些化學家為榜樣,在學習上不怕枯燥,有鉆研精神,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績。
(3)課前預習。將本堂課要講的內容的重點,難點,疑點,易混淆點給學生呈現出來,讓他們提前有個準備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聽講,有準備的聽講。例如,《氧氣》這一節中的一些物質在氧氣中燃燒反應,可以提前讓學生觀看,思考不同物質燃燒現象不同的原因和一些實驗操作為什么那么做,由此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好奇心,帶動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更加自動自覺的探究這一現象發生的原因。在上課的過程中能夠帶著問題聽課,注意力更加集中,參與度更高,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2.課中
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適合用微課進行教學的課例如下:
(1)新課導入。教師根據新課知識點設計新穎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新課的講解做好鋪墊制作此微課。在開始上課后先讓學生看此視頻。例如,第四章水第一節《愛護水資源》在導入的時候就可以通過現代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水污染事件新聞報道來進行引入,通過生活中的這些事件,讓學生了解這些事件的發生原因,從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
(2)知識理解。教師對本節重難點做點撥,典型例題引導學生探究規律。在學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一起看此視頻。將微課視頻與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完美搭配。第三章第二節《原子的結構》的講解,由于原子結構比較抽象,緊靠教師的講解和幾幅圖片不足以讓學生了解離子的形成過程,這種情況下,可以利用微課,將離子形成的過程用動態的畫面展示,使學生在有直觀模型的基礎上更好的理解離子的形成。
(3)練習鞏固。教師設計好少而精的習題并制作好微課,用于鞏固本節知識。例如,第九章第三節《溶液的濃度》溶液的配置,通過給出配置一定物質的量溶液的視頻,讓學生了解配置過程,自己總結歸納出配置的步驟,及配置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4)小結拓展。引導學生總結本節重點及規律,讓學生將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再適當設計一些適應不同層次學生拓展延伸練習。此視頻用于結束本課前放。
例如,第十二章第三節《有機合成材料》合成材料講授新課結束后,利用這個視頻《合成材料在生活中運用》,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合成材料的運用,向他們滲透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的思想,化學里處處有玄機。能夠將課堂所學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從而去掉化學神秘的面紗,讓自己投入到快樂的自主學習中去。
碳的化合物的性質。通過微課將碳及其化合物的關系圖的生成過程,讓學生對這一節的內容前后融會貫通,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
3.課后
幫助學生復習、鞏固重點、難點、疑點、易錯點、易混淆點,擴展學習、遷移應用,出后續學習內容。微課可用于課后作業,課后自主探究的活動課,或課后復習中。
我們相信,廣大教育工作者一定會走出一條適合中國教育國情、符合中國學生學習規律、而且能夠切實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其創造性的微課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04).
[2]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201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