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 楊榮
資產質量向好 不良拐點出現
中信建投 楊榮
2017年上半年,上市銀行整體不良率約1.64%,比上年末下降5個bp,連續兩個季度下降。不良貸款余額1.23萬億,同比增長10.16%,增速較去年下降6.41個百分點。上市銀行資產質量改善十分明顯。
其中,大行和農商行不良資產改善最為顯著,上半年不良率較去年均下降7個bp,不良資產規模同比增長4.86%、10.20%,增速較去年下降6.44和6.82個百分點。大行中,五大行資產質量均有明顯改善,農行不良率最高,改善也最為明顯,不良率下降了18個bp,同時不良貸款增速行業最低,上半年同比增長僅1.35%;農商行中,常熟銀行不良率上半年為1.29%,在農商行中最低,并且較去年下降了11個bp,降幅最為明顯。江陰銀行上半年不良率為2.45%,在農商行中最高,并且上升了4個bp。
城商行的不良資產改善也相對明顯,上半年不良率平均為1.21%,在銀行中最低,并且較去年小幅下降3個bp。除了貴陽銀行之外,各家農商行不良率均有下降或保持不變,北京銀行降幅最大,達9個bp。貴陽銀行不良率上半年雖然上升了4個bp,但不良率總體處于同業中游水平,最高的為杭州銀行。
股份行的資產質量改善最弱,上半年不良率僅下降了1個bp,不良貸款同比增長25.84%,在銀行中最高。其中,浦發銀行資產質量最令人擔憂,表現在:不良率同業最高,達2.09%;不良率上升最多,上升21個bp;不良貸款同比增速最高,達57.17%,并較去年上升8.32個百分點。招商銀行資產質量改善最為明顯,同樣表現在:不良率較去年下降17個bp,降幅同業最高;不良貸款同比增速僅9.42%,下降19.50個百分點,增速同業最低。
17年上半年,上市銀行的不良暴露充分,前瞻性指標改善。上市銀行整體關注類貸款占比為3.17%,較年初下降25個bp;不良+關注占比4.81%,較年初下降31個bp;逾期90天以上占比1.60%,較年初下降3個bp。
其中,農商行前瞻性指標絕對值最高,但改善最為明顯,關注類貸款占比、不良+關注占比、逾期90天以上占比分別下降90、97和11個bp,主要得益于關注貸款占比最高的吳江銀行改善明顯。大行和城商行前瞻性指標改善情況類似,也較為明顯,目前城商行中,關注類貸款占比最低為寧波銀行,最高為杭州銀行,但杭州銀行在上半年也有1.21個百分點的下降,改善明顯;股份行指標改善最弱,半數銀行關注貸款占比和不良+關注占比出現了上升,改善最明顯的是招商、光大。
在不良認定方面,逾期90天以上/不良比為0.97,上升了0.01,不良認定仍較為嚴格,資產質量真實向好。分類來看,大行與農商行認定最為嚴格,城商行其次,股份制銀行最次且內部差異較大,招商、興業的認定較為嚴格,而華夏銀行這一比值較高。
延續2016年較大的核銷力度,2017年上半年,上市銀行整體核銷2189.63億元,是2016年全年核銷量的47.44%,與去年同期2187.94億元的核銷量基本持平。上半年,上市銀行整體不良生成率為0.76%,較2016年的1.01%下降了25個bp,不良生成速度明顯下降。
從銀行類別來看,由于高基數效應,股份行和農商行的不良生成率降幅較大,分別為45bp和32bp,但整體不良生成率仍高于城商行。而大行的不良生成率較年初下降20個bp至0.59%,且從15年底以來呈持續下降的趨勢。具體來看,招商、興業、貴陽銀行不良生成率下降幅度較大。
商業銀行的風險質量企穩與同期經濟回暖、企業盈利能力好轉密不可分。從非金融股上市公司中報可見一斑,上半年非金融上市公司凈利潤2400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僅500億元的水平有了飛躍式的增長。
從結構上看,利潤增量集中與上、中游行業,僅采掘便貢獻了利潤增量的45%,前四大行業(采掘、交運、化工、機械)貢獻了利潤增量的88%。具體來看,利潤增長具備量大主線,
1、供給側改革,由于供給受限價格上漲實現的利潤增長,代表:采掘、化工、鋼鐵、有色、建材,以上5個行業貢獻利潤增量的75.5%。
2、政府主導的基建與房地產(去庫存),代表:交通運輸、房地產、建筑裝飾,以上3個行業貢獻利潤增量的32%,兩大主線貢獻利潤增量超100%,直接消費領域相關的行業整體上利潤為負增長。
從經營現金流來看,大部分行業的經營現金流為負,整體由去年同期的1134億降為-3904億,主要貢獻為房地產與建筑業,反映的是(政府主導的)基建、地產投資的旺盛。
銀行業資產質量的企穩有企業利潤數據強勁反彈作為依據,真實可靠。且由于傳導時滯(采礦業較為典型)后續改善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17年上半年,上市銀行整體撥備覆蓋率167.56%,較去年末提高了5.16個百分點,各家銀行撥備計提分化明顯。信用成本率1.60%,較16年末小幅提升0.01個百分點,呈現企穩態勢。
其中,大行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增速小幅下降1.52個百分點,主要受中行降低96.29%影響;撥備覆蓋率提升4.78個百分點至160.27%,其中中行、交行已經接近150%的監管紅線,而工商銀行仍然在紅線以下。
股份制銀行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增速下降29.62個百分點,興業、民生降幅較大;撥備覆蓋率174.51%,上升6.01個百分點,其中招商銀行提升了44.66個百分點;信用成本率降低0.34個百分點至1.64%,但仍處于同業最高。
城商行保持了較高的撥備覆蓋率水平,其中南京銀行撥備覆蓋率達到450.19%,上市銀行中最高,寧波銀行撥備覆蓋率提升47.11個百分點;信用成本率降幅僅次于股份制銀行,達到1.26%,絕對值最低。
農商行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增速提高9.01個百分點,其中吳江銀行提高了85.43%;撥備覆蓋率提升最快,其中常熟銀行達到266.43%,領先于其他農商行。

表一:上市銀行中報撥備率排名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