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鋒
完整結腸系膜切除手術治療結腸癌的近期和遠期臨床效果
朱曉鋒
目的 研究完整結腸系膜切除手術治療結腸癌的近期和遠期臨床效果。方法 30例結腸癌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15例。觀察組使用完整結腸系膜切除手術, 對照組使用傳統根治性手術。對患者隨訪3年, 比較兩組患者短期療效、遠期生存率及安全性情況。結果 觀察組術后總有效率為86.67%, 高于對照組的46.67%,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67%, 低于對照組的40.00%, 觀察組復發率為6.67%, 低于對照組的40.00%, 觀察組1、3年生存率分別為93.33%、73.33%, 高于對照組的60.00%、33.33%,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使用完整結腸系膜切除手術可使結腸癌患者短期存活率得到提高、術后復發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大大降低, 臨床可大力推廣應用。
結腸癌;完整結腸系膜切除手術;傳統結腸根治手術; 臨床效果
結腸癌作為一種消化系統的惡性腫瘤, 臨床表現癥狀主要有腹部腫塊、腸穿孔或腸梗阻等[1,2]。治療結腸癌的主要措施包括傳統根治術和完整結腸系膜切除手術[3,4]。兩種手術方式相比, 傳統根治術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均較高, 患者3年的存活率也相對較低, 完整結腸系膜切除術則可以有效地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減少病灶局部復發, 提高患者的3年生存率[5,6]。通過比較完整結腸系膜切除與傳統根治術的患者臨床表現, 得出完整結腸系膜切除的近期和遠期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住院治療的結腸癌患者30例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15例。觀察組男11 例, 女4例, 年齡53~77歲,平均年齡(60.3±4.5) 歲, 病程1個月~4年, 平均病程(2.1±0.6)年。對照組男12例, 女3例, 年齡52~77歲, 平均年齡(61.7±4.1) 歲,病程1個月~5年, 平均病程(3.1±0.8) 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手術方法 觀察組采用完整結腸系膜切除手術治療:術前準備與麻醉完成后, 將與常規的結腸根治術相同兩側結腸系膜分離, 將腸系膜下血管周圍的脂肪組織和血管根部的淋巴結徹底清除, 夾閉腸系膜下血管并且將其切斷, 然后進行結腸切除及斷端吻合術。對照組采用傳統根治性手術治療:術前準備與麻醉完成后, 讓患者取平臥位, 術中逐層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 距結腸切緣距離腫瘤至少10 cm, 直腸遠切端至少2 cm, 連同原發灶、腸系膜及區域淋巴結一并切除。在十二指腸懸韌帶后切開后腹膜, 分離相關動脈和靜脈, 做好結扎, 并分離左半結腸切除, 清洗腹腔, 逐層關腹。
1.3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及治療效果, 對患者隨訪3年, 觀察患者1~3年生存率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 胃腸道功能基本恢復正常, 疼痛癥狀消失, 大便通暢, 指標檢查都較術前好轉明顯; 有效: 胃腸功能恢復輕微, 疼痛癥狀減輕, 大便困難,但無需用藥, 指標檢查較術前輕微好轉; 無效: 各項指標檢查較術前變化不明顯, 甚至有的指標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術后療效比較 觀察組術后總有效率為86.67%高于對照組的46.67%,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2.2兩組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67%低于對照組的40.00%, 觀察組復發率為6.67%低于對照組的40.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生存率比較 觀察組1年生存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60.00%, 觀察組3年生存率為73.33%高于對照組的33.33%,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術后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比較[n(%)]

表3 兩組生存率比較[n(%)]
結腸癌手術清掃淋巴結的數量與結腸癌患者的總生存期和病死率息息相關[7], 完整結腸系膜切除手術通過借鑒全直腸系膜切除理論, 從胚胎發育解剖學的角度來指導手術的進行, 可以增加清掃淋巴結的數量, 同時不增加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安全、可行, 不僅能改善預后, 也能降低局部復發率[8-10]。通過完整結腸系膜切除術治療結腸癌將為今后結腸癌手術質量的控制奠定堅實的基礎[11-13]。腹腔鏡技術的發展也將更進一步地推動完整結腸系膜切除的發展, 相對于開腹進行完整結腸系膜切除, 腹腔鏡完整結腸系膜切除的恢復會更快, 并發癥也會更少[14,15]。本次研究數據顯示, 觀察組術后總有效率為86.67%高于對照組的46.6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67%低于對照組的40.00%, 觀察組復發率為6.67%低于對照組的40.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使用完整結腸系膜切除手術可使結腸癌患者患者短期存活率得到提高、術后復發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大大降低, 臨床可大力推廣應用。
[1] 賀建功.CME與傳統根治術治療結腸癌的短期療效及預后觀察.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 2016, 19(6):490-493.
[2] 馬勝輝, 李建華, 王翔, 等.完整結腸系膜切除術與傳統根治術治療結腸癌的療效比較.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5(5):552-554.
[3] 喬唐, 王道榮, 徐永建, 等.結腸癌完整結腸系膜切除術與傳統根治術的對比研究.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 2014, 17(4):306-308.
[4] 劉奕武, 沈雄飛, 程勇.結腸癌完整結腸系膜切除研究進展.中國全科醫學, 2012, 15(5):585-587.
[5] 葉穎江, Hohenberger W, 王杉.結腸癌完整結腸系膜切除——規范化質量控制手術的趨勢.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1, 31(6):470-472.
[6] 王文韜, 馮勇.腹腔鏡與開腹結腸癌完整結腸系膜切除術比較Meta分析.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5, 35(1):79-85.
[7] 王士杰, 史憲杰.完整結腸系膜切除在結腸癌手術治療中的臨床應用.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4, 13(6):465-468.
[8] 葉穎江, 高志冬, 王杉, 等.完整結腸系膜切除在結腸癌手術治療中的應用.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1, 31(6):494-496.
[9] 馬勝輝, 李建華, 王翔, 等.完整結腸系膜切除術與傳統根治術治療結腸癌的療效比較.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5(5):552-554.
[10] 王大廣, 所劍, 張洋, 等.腹腔鏡下完整結腸系膜切除在右半結腸癌手術中的應用.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2012, 15(9):971-973.
[11] 孫鵬.完整結腸系膜切除在結腸癌手術治療中的應用.社區醫學雜志, 2012, 10(13):9-10.
[12] 薛吉山, 王赫, 于忠慧.結腸癌手術治療中應用完整結腸系膜切除的臨床療效分析.中國醫藥指南, 2015(20):184.
[13] 李思偉, 王素彬.完整結腸系膜切除在結腸癌手術治療中的應用.中外醫療, 2014, 11(10):97.
[14] 黃鐘義.完整結腸系膜切除在結腸癌手術治療中的應用.健康必讀旬刊, 2013, 12(12):122-123.
[15] 李延, 楊宏勛.完整結腸系膜切除在結腸癌手術治療中的應用.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3, 8(9):110-11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7.018
2017-06-16]
510000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白云分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