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柳娟 盧意群 李瑞珍 王小鋒
康復護理配合臨床預防保膽取石術后結石復發的療效分析
馮柳娟 盧意群 李瑞珍 王小鋒
目的 探究康復護理配合臨床預防保膽取石術后結石復發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108例膽囊結石術后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4例。對照組患者術后單純進行臨床預防保膽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預防保膽的基礎上配合使用了康復護理方式, 對兩組患者術后膽功能改善情況及結石復發效果進行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術后結石癥狀消失、飲食改善、膽囊收縮功能良好、膽泥形成及復發情況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65、6.28、16.41、4.86、5.94, P<0.05)。結論 膽囊結石術后易出現結石復發, 而康復護理配合臨床預防保膽可以更好預防結石復發, 因此要注重此種方式的廣泛臨床推廣實行。
康復護理;臨床預防保膽;取石術后結石復發;療效分析
膽囊結石疾病在患病初期, 對患者的膽囊組織不會造嚴重的功能傷害, 但是隨著結石在體內時間的延長, 對患者的膽囊損壞就會不斷加重, 并且會引發膽囊積水、膽囊癌等疾病, 對患者所造成的身體危害是十分嚴重的, 當患者患有膽囊結石疾病時, 唯一的治療方式就是手術, 而我國關于膽囊結石手術研究還是比較成熟的, 手術安全性不容置疑, 但是術后復發卻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因此術后對患者進行預防保膽措施十分重要, 為了能夠更好的幫助患者預防結石復發,本院采用康復護理配合臨床預防保膽取石術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預防結石護理, 并且進行了相關資料調查, 現研究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4月108例膽囊結石術后患者作為臨床調查研究資料, 并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54例。觀察組中男24例, 女30例,年齡36~55歲, 平均年齡(46.0±3.5)歲。對照組中男23例,女31例, 年齡37~56歲, 平均年齡(47±3.8)歲。所有患者均同意接受此次臨床調查研究實驗。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 對其進行硬鏡微創保膽取石術, 在手術前對患者進行膽囊收縮功能測試, 在手術過程中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 并進行了同樣的硬鏡微創保膽取石術。在患者術后6 h, 讓患者下床活動, 并食用一些流食。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 并利用藥物進行治療, 服用消炎利膽片(術后排氣后連續服用2周)和33%硫酸鎂溶液15 ml(術后1個月時只需連續服用3 d即可)[1]。而觀察組患者在此臨床保膽治療基礎上對患者進行了康復護理, 如幫助患者進行飲食調理, 讓患者多食維生素含量比較高的食物, 如黃瓜、西紅柿、胡蘿卜、蘋果, 同時還要食高蛋白質食物, 如雞肉、雞蛋、豆制品等, 從而幫助患者攝取更多的營養成分, 但是切記不能食高膽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 如海鮮、內臟等, 同時膽囊結石患者術后必須要戒煙戒酒。除了飲食還要注重生活規律方面的控制, 要保障充足的睡眠與樂觀的心情, 適當的進行運動。對兩組患者進行為期半年的觀察護理, 手術6個月后讓患者到院進行病情復查, 從而比較兩組患者的結石復發情況。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膽功能改善情況(包括結石癥狀消失、飲食改善、膽囊收縮功能良好、膽泥形成)及術后復發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術后結石癥狀消失、飲食改善、膽囊收縮功能良好、膽泥形成及復發情況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65、6.28、16.41、4.86、5.94,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膽功能改善及復發情況比較[n(%)]
膽囊結石是臨床中的一種常見疾病, 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其中原發性膽囊結石主要是在患者的膽囊內形成結石, 以膽色素結石為主, 而繼發性膽囊結石部位形成則主要是在肝外膽管或者肝內膽管處[2]。此種疾病的發病幾率大約為0.5%~1.0%, 女性人群的發病率要高于男性人群, 相比較歐美國家, 我國膽囊結石疾病的發病率還要相對低一些, 在正常情況下, 膽囊是不會出現結石的, 雖然膽汁中具有一定的比例的膽鹽、卵磷脂成分, 這些成分會保持溶解狀態, 但若是患者體內的脂肪熱量不斷增加, 或者不能按時飲食, 腸道受到病菌感染, 就會導致患者的膽囊內膽汁淤滯, 形成結石產生的外在條件, 而當患者患有膽囊結石后, 由于前期結石較小, 難以發覺, 即使有右上腹隱痛癥狀, 也很容易誤認為是胃病, 當結石嵌頓于膽囊頸部或者膽囊管時, 患者就會出現強烈的膽絞痛癥狀, 并且呈陣發性加劇, 同時還有部分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 而當病情不斷嚴重擴散, 患者的膽囊化膿感染、壞疽穿孔則會引發脫水、休克等臨床癥狀, 若是救治不及時則有引發膽囊癌等的危險, 膽囊結石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危害較大, 是臨床醫學中不容小覷的一種疾病。當發現患者出現膽囊結石疾病時, 主要的方式就是進行手術, 以往的手術治療方法主要是腹膽囊結石切除術,而隨著臨床醫療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 硬鏡微創保膽取石術進入了醫患人員的視野, 而我國關于膽囊結石手術研究還是比較成熟的, 手術安全性與徹底性不容置疑, 但是術后結石復發還是很難保障, 同時在術后還易出現一些不良反應, 如消化不良、膽管損傷、膽道感染等, 因此術后的臨床預防保膽護理就顯得十分重要。
臨床上常用的保膽措施就是讓患者服用消炎利膽片, 此種藥物具有很好的促進膽汁分泌的效果, 同時還可擴大膽酸池、調節膽固醇代謝, 這對患者的膽功能恢復具有一定好處,但無法有效的防止結石復發的情況。而為了能夠更好的預防膽囊結石術后結石復發效果, 本院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為患者進行康復護理, 并進行了相關的資料調查研究, 實驗調查資料選取的患者均為膽囊功能良好、無急性膽囊炎發作史的患者, 為資料調查研究提供了極好的可比性。在進行術后膽功能改善情況對比時, 觀察組患者結石癥狀消失、飲食改善、膽囊收縮功能良好、膽泥形成等膽功能改善均優于對照組(P<0.05), 并且在6個月后的結石復發率比較中, 觀察組患者只有1例結石復發, 結石復發率為1.85%, 而對照組患者有8例復發, 結石復發率為14.81%, 兩組結石復發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94,P<0.05), 證明了康復護理配合臨床預防保膽更有助于預防患者術后結石復發, 因此在今后的膽囊術后護理中可以將此種方式廣泛臨床推廣應用[3]。
綜上所述, 膽囊結石是臨床中的一種常見疾病, 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危害嚴重, 而膽囊取石手術雖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但是在術后還是易出現結石復發, 為了更高更好的幫助患者抑制結石復發, 可以采用康復護理配合臨床預防保膽,這樣可以為患者的疾病治療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1] 胡魁, 趙凱, 譚群亞.膽寧片促進膽囊結石患者腹腔鏡保膽取石術后膽囊功能恢復的臨床體會.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 2015, 18(6):491-493.
[2] 潘廣義.320例保膽取石患者結石復發的原因分析.中國醫藥科學, 2016, 6(21):211-213.
[3] 張培琴, 李卿明, 劉倫揚, 等.利膽防石散對微創保膽取石術后膽囊結石復發的預防作用.中國全科醫學, 2010, 13(9):991-99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7.100
2017-06-13]
511470 廣州市南沙區第六人民醫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