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薄皮甜瓜栽培技術

甜瓜是喜光、喜溫作物,適宜在沙壤土地塊種植。注意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平方米充分腐熟過夏的雞糞、豬糞、羊肥等有機肥2000千克或土糞5000千克,硫酸鉀20千克、磷酸二銨35~40千克、餅肥75千克、鈣鎂磷肥20千克(或過磷酸鈣75千克)、硼砂和硫酸鋅各1千克。60%有機肥鋪施,結合整地深翻30~40厘米。剩余40%有機肥與化肥混勻后集中溝施,將化學肥料與土壤摻和均勻。溫室及簡易溫室采用大小行距栽培,大行距按75~80厘米,小行距60厘米;大棚按壟距75~100厘米,順棚向起壟,壟臺高20厘米。溫室栽培,畦面中間鋪設滴灌管或安裝滲灌。
根據保護設施類型的增溫、保溫性能,在確定好定植期的基礎上,選定適宜的播種期。一般適宜的播種期距定植期40天左右。播種量根據品種而定,一般每畝自根苗2000~2200株,嫁接苗3000株左右。
育苗分常規育苗和嫁接育苗。溫室或固定大棚多采用嫁接育苗,可避免枯萎病、根腐病等根部病害的發生。可移動大棚或新建棚室或建棚之初就選擇高抗枯萎病、蔓枯病的品種,可采用常規育苗。1.1自根苗的培育
在溫室內采用電熱線加溫營養缽育苗。營養缽10×10厘米或8厘米×10厘米,生產量大也可采用72孔苗盤育苗。栽植667平方米地需準備15平方米育苗畦,1立方米營養土。在溫室中部做一個東西向育苗畦,苗床寬1.2米,太寬不利于工作,長度視育苗數量而定,畦面平整后鋪地熱線。
1.2 培育嫁接苗
隨著棚室薄皮甜瓜生產的發展,保護地薄皮甜瓜面積迅速增加。土傳病害、土壤鹽漬化等因素導致的連作障礙日益嚴重,而嫁接換根能克服連作障礙,防止土傳病害,從而增加產量。專家多年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南瓜砧木對薄皮甜瓜肉質、香味、甜度等均有一定影響,只是對高糖品種影響相對小些。病害較重的地區應選擇高糖薄皮甜瓜品種,用嫁接甜瓜的專用南瓜砧木嫁接。重茬年限越長,病菌越多,對南瓜砧木的抗性要求越高,重茬年限較長的棚室,應選擇抗性更強,純度更好的專用南瓜枯木。目前多采用插接、靠接法進行嫁接。相對插接和靠接,貼接法具有簡單易學,嫁接效率高,不用斷根,成活率高等優點。
選擇寒潮過后的晴天上午進行定植。溫室吊蔓栽培每667平方米保苗2400~2800株;冷棚吊蔓栽培每667平方米保苗2400株;棚室地爬栽培,以子蔓結果為主的整枝方式每667平方米保苗1700~2400株,以孫蔓結果為主的整枝方式每667平方米保苗1500~1700株。用打孔器打孔,脫掉營養缽,將苗坨平穩放置在苗穴內,澆透水,用細土將苗孔蓋嚴保溫保濕。定植5~7天緩苗后,澆一次緩苗水。此后加強增溫、增光,促進生長。自根苗定植時結合灌水667平方米施入97%惡霉靈100克或50%多菌靈2千克或75%甲基托布津2千克,預防枯萎病和根腐病等根病害。
3.1 水分管理
早春澆水量和澆水次數要少,但澆水要均勻,保證每棵植株都能均勻吸收到水分。陰天和陰天前不澆水,天氣多變的年份要慎重澆水。在不能有把握地預測天氣變化時,寧可干旱也不澆水。定植5~7天后,選晴天順壟溝澆一次緩苗水,一般到坐瓜前不再澆水。溫室栽培甜瓜,生長前期處于低溫陰雪時期,很容易造成花打頂現象,尤其在北邊的幾棵瓜秧一般都會花打頂,在澆水時應注意澆透。如果干旱可在雌花開花前2~3天澆一次小水。幼果核桃大時,開始澆膨瓜水,膨瓜期至果實轉色期要保持水分充足,一般5~7天澆一次水,前期澆小水,后期澆大水。每次澆水要選擇晴天上午或早晨進行,陰雨天禁止澆水,任何時期都不能大水漫灌。采用滴灌、滲灌等先進灌水技術的,果實膨期均衡灌水。頭茬瓜采收前3~5天停止澆水,采收后恢復澆水。
3.2 肥料管理
甜瓜全生育期對氮、磷、鉀的吸收以鉀最多,氮、磷、鉀的比例為2.8∶1∶3.7。果實雞蛋大時,每667平方米可隨水追施尿素20千克、硫酸鉀鎂或硫酸鉀30千克(或甜瓜專用沖施肥),以后每隔15天左右追一次硫酸鉀30千克;或瓜坐穩后每隔7天左右噴一次葉面肥。沖施肥和葉面肥最好選擇鉀含量高,鉀、氮、磷合理配比,含鈣、鎂、氨基酸、黃腐酸及多種微量元素的甜瓜專用沖施肥和葉面肥。熟前5天或熟期不施氮肥,以防氮肥過量導致黃白微綠皮甜瓜果皮發綠,白皮甜瓜果皮青白色或果面出現綠道等不轉色的現象發生。

3.3 溫度濕度管理
定植后密閉溫室,及時在定植壟上扣小拱棚,用無滴地膜覆蓋。有條件的農戶在棚膜下再加一層二道膜保溫。盡量減少進出溫室次數,以減少熱量損失。白天30~35℃,夜間18~20℃促進緩苗。緩苗后到雌花開放前,白天28~32℃,夜間14~16℃,溫度過高可適當放風,先從北頭放風,然后兩頭放風。隨著氣溫升高,瓜苗生長,當瓜苗生長點頂到拱棚膜時撤掉拱棚。開花座果期白天25~30℃,夜間15~18℃。果實生長期白天30~33℃,夜間16~18℃。達到所需高溫時,要放風降溫排濕,當溫度降到所需溫度低點時要關風口保溫。隨外界氣溫升高逐步加大放風量。夜間溫度超過18℃也可放風,保持相對濕度60%~70%。果實成熟熟期采取高溫管理,加大晝夜溫差,白天30~35℃,夜間12~15℃可促進甜瓜果實生長,抑制病菌生長,可減少發病,提高甜瓜品質。
3.4 光照管理
要千方百計提高溫室內的光照強度,延長光照時間。只要溫度狀況允許,應盡量延長溫室的光照時間。為增加溫室內的光照,宜使用透光率好的薄膜,經常清掃擦拭薄膜,以提高透光率。適當降低種植密度,加大行距減小株距,及時整理植株等措施有助于改善群體內部光照分布。定植壟或行間鋪銀灰色地膜,后墻內側掛反光幕,均可增加室內光照。生長后期,視室內溫度情況及時撤掉草苫,以增加光照。
3.5 整枝管理
甜瓜雌花的著生方式及整枝原則:在未使用增瓜劑,增瓜靈等增加雌花藥劑的情況下,薄皮甜瓜雌花(瓜胎)著生在子蔓、孫蔓和玄孫蔓第一節或第二節,其它節位多著生雄花。每條瓜蔓1~2節無雌花或未坐果,以后再長多長,都不結果,因此必須及時對瓜蔓進行整枝。整枝就是要把瓜蔓布均勻,盡量不要相互重疊。葉片是制造營養的器官,甜瓜葉片在日齡30天左右時(成葉一半大以上的葉片)制造的營養物質最多,供給植株其他部分的營養物質也最多,這時的葉片為功能葉。整枝要保證果實膨大和成熟期有較多的功能葉。果實膨大時,功能葉越多,則供給果實的養分越多。整枝以晴天中午為好,陰雨天或早晨整枝,由于濕度大,莖蔓傷口不易愈合,易造成感染發病,陰雨天整枝后要及時噴加瑞農、多菌靈等藥劑防病。必須保留少量生長點,以利根系生長,如不保留生長點,雖然省工,但根系停滯生長,易早衰。地爬栽培,平均單瓜保留10片以上的功能葉,熟時葉片必須遮住果實,以利甜瓜轉色,防止整枝過重發生不轉色、早衰等現象。地爬栽培,果實鵝蛋大以后應結合整枝翻瓜或墊瓜,以防果實貼地處形成凹陷積水或濕度過大,引起裂瓜爛瓜。
吊蔓栽培,當主蔓第5節抽生的子蔓第1節雌花開花時,用強力坐瓜靈噴主蔓第5~9節抽生的子蔓上著生的瓜胎。地爬栽培子蔓或孫蔓有幾個雌花開花時,噴子蔓或孫蔓上的瓜胎。一次性噴2~3個或噴4~5個,開花至黑豆粒大小的均可一起噴。開花到黑粒大小的瓜胎經處理均能坐住,一性處理多個瓜胎,坐瓜齊,個頭均勻一致,可避免大瓜吃小瓜,僅結1~2個大瓜的現象發生。在上午10點以前,下午3點以后,溫度15~30℃時用藥。溫度高時多對水,溫度低時少對水;第一茬瓜坐果時溫度低,少對水,第二茬瓜坐果時溫度高多對水。薄皮甜瓜比厚皮甜瓜和薄厚中間型品種用藥濃度低。小果型薄皮甜瓜品種比大果形薄皮甜瓜品種用藥濃度低。用小噴霧器從瓜頂部連花帶瓜胎定向噴霧,噴瓜胎時用手掌擋住瓜柄及葉片,以防瓜柄變粗,葉片畸形。嚴格禁止重復噴瓜胎或溫度過高時藥劑濃度過高,否則易出現裂瓜、苦瓜、畸形瓜等現象。為了避免重復,可在藥液中加點食品色。
農藥的使用要嚴格遵守安全間隔期,禁用增香劑、甜蜜素和高毒及高殘留農藥等國家禁用限用藥劑,禁止過量使用膨大素。優先采用粉塵法、煙熏法,在干燥晴朗天氣也可噴霧防治,注意輪換用藥,合理混用。
設黃板誘殺白粉虱和蚜蟲。用100厘米×20厘米的紙板涂上黃漆,上涂一層機油,每667平方米掛30~40塊,掛在行間生長點附近,當黃板粘滿白粉虱和蚜蟲時再重涂一層機油。白粉虱、蚜蟲、紅蜘蛛、茶黃螨應及時用阿維菌素、艾美樂、阿克泰等防治。瓜苗伸蔓至坐果前每隔7天噴一次加瑞農(或春雷霉素或獸用鏈霉素或琥膠肥酸銅、可殺得等抗生素或銅制劑)預防葉斑、果腐、潰瘍等細菌性病害。開花坐果期不用藥,第一茬瓜坐穩后,再噴1~2次加瑞農(或春雷霉素或獸用鏈霉素或琥膠肥酸銅、可殺得等抗生素或銅制劑)。果實膨大期用45%百菌清煙劑每667平方米110~180克,分放5~6處,傍晚點燃閉棚一夜,第二天放風,7天熏1次,連熏3次;或用5%百菌清粉塵,每667平方米1千克,每隔6~7天噴1次,連噴3~4次;或干燥晴朗天氣噴氰霜唑(或霜霉威或烯酰嗎啉或霜脲錳鋅或甲霜靈錳鋅)預防霜霉病、疫病和用苯醚甲環唑、氟硅唑等預防蔓枯病和白粉病。果實成熟期不用藥。第一茬瓜采收后,及時噴加瑞農(或獸用鏈霉素、新植霉素、春雷霉素等抗生素琥膠肥酸銅、可殺得或銅制劑)預防細菌性青枯病、葉斑、果腐、潰瘍等細菌性病害,果實膨大期及時用百菌清煙劑或氰霜唑(或霜霉威或烯酰嗎啉或霜脲錳鋅或甲霜靈錳鋅)預防霜霉病和疫病,用苯醚甲環唑、氟硅唑、氰菌唑、氟菌唑等預防白粉病,用米鮮胺等防炭疽病、嘧霉胺等防灰霉病。
10.16627/j.cnki.cn22-1215/s.2017.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