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訊

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經常吃漢堡等垃圾食品,而新鮮食物吃得少,會導致抗氧化劑攝入不足,損傷紅細胞,增加患癌風險。
英國胃腸病學與癌癥研究專家哈桑·哈布比發現,紅細胞可將氧氣從肺部輸送至身體各部位,并帶走二氧化碳,檢查紅細胞就可以了解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對比分析發現,某些癌癥患者紅細胞突變率大幅上升,而健康參試者之間紅細胞突變率也存在明顯差異。研究發現,新鮮果蔬及魚類吃得少的人,其細胞突變率會翻倍;攝入含大量抗氧化劑的食物,如新鮮果蔬的參試者,細胞突變率就低得多。哈布比表示,飲食習慣與紅細胞的健康存在密切關聯,所以建議多吃新鮮食物,少吃垃圾食品。
摘自《生命時報》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吃大蒜可以起到降血壓的作用,其效果不亞于一些降壓藥。
試驗中,研究人員招募了兩組患有高血壓的志愿者,一組在3~6個月中每天服用600~900毫克含有蒜素的營養補充劑,對照組則服用安慰劑。結果顯示,服用蒜素補充劑的志愿者,高壓平均降低了8.4毫米汞柱,低壓平均降低了7.3毫米汞柱;血壓越高的患者,其降壓幅度越大。試驗中每日攝入的蒜素含量為3.6~5.4毫克,而一瓣新鮮大蒜中含有5~9毫克的蒜素。
該研究負責人卡林·里德博士指出,從試驗結果來看,大蒜的降壓效果甚至不亞于一些常規降壓藥。但由此斷言可用大蒜或蒜素補充劑替代降壓藥為時尚早,蒜素能否長期起到良好降壓效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摘自《生命時報》
近日,美國《老年神經科學前沿》雜志刊登新研究發現——常吃蛋黃、西藍花、菠菜,可以保護老年人的記憶力。
新研究中,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研究員艾倫·巴貝博士及其研究小組對122名65~75歲的成年人進行了測試和血液采集化驗,以確定其體內葉黃素水平,并分析了他們的腦部結構。結果顯示,血清葉黃素水平較高者,在記憶力測試中取得的成績更好。這意味著,血清葉黃素水平越高,老年人的記憶力越好。巴貝博士分析指出,富含葉黃素的食物主要包括西藍花、菠菜和蛋黃,可以適當多吃。
摘自《生命時報》
美國波士頓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的胃腸病學家發現,男性食用過多紅肉,罹患憩室炎這種消化道疾病的風險會增高。
憩室炎由腸道壁上形成的小凹窩發炎或感染所造成,常見于40歲以上人群。
為考察食用紅肉、魚類和家禽肉對引發憩室炎的潛在影響,研究者在6年間以大約4.65萬名年齡在40歲到75歲之間的男性為研究對象,每4年調查一次他們食用紅肉、家禽和魚肉的習慣。結果顯示,與食用紅肉量最少的男性相比,食用紅肉量最多的男性患上憩室炎的可能眭高出了58%。
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因為紅肉攝入量高,人體內的C反應蛋白、鐵蛋白等炎性反應物質的水平也會升高;也有可能是紅肉會改變人體腸道的菌群環境。
摘自《健康咨詢報》
日本慶應大學最新研究稱,由于一種常見的遺傳基因發生變異,不勝酒力、飲酒容易臉紅的入骨折風險較大,是正常人的2.48倍。研究還表明維生素E或能改變這一風險。
研究負責人宮本健史表示,即使不進行遺傳基因檢查,飲酒易臉紅也能夠作為測試骨折風險的一個指標。
研究團隊以44歲~101歲的女性為對象,分析了大腿骨骨折的92人以及身體健康、骨頭沒有異常的48人的基因組。結果發現,遺傳基因“ALDH2”水平較高的人,會影響他們本身的酒精分解能力,該基因變異還會導致大腿骨骨折。
研究人員表示,該基因變異后身體無法有效分解乙醛,這樣,喝酒后面部就會變紅。乙醛將阻礙骨基礎的細胞成長,最后導致骨折。研究還發現,如果加入維生素E,骨基礎的細胞則可以正常成長。因此,建議喝酒常臉紅的人可適量攝取維生素E。
摘自《生命時報》
新研究發現,常吃韭菜、洋蔥有助減輕壓力,改善睡眠。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科學家給3周齡大的雄性大鼠喂食標準飼料或含有益生元的飼料。之后,研究人員檢測了大鼠的體溫和胃腸細菌水平,并通過大腦活動測試評估了大鼠的睡眠周期變化。結果發現,喂食益生元飼料的大鼠,非快速眼動睡眠時間更長。該睡眠階段有利于身體修復。當大鼠受到應激刺激后,喂食益生元飼料的大鼠快速眼動睡眠時間更長。該睡眠階段會開始做夢,這對減輕壓力至關重要。
專家表示,韭菜、洋蔥中含有豐富的益生元——為腸道益生菌提供養料的膳食纖維,常吃此類食物有益腸道菌群,而改善腸道菌群,會對整體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雖然常吃韭菜、洋蔥等富含益生元的食物,有助睡眠。但由于韭菜、洋蔥刺激性較大,建議睡前不要食用。
摘自《中國中醫藥報》
肉桂又稱桂皮。具有散寒止痛、活血通經、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將其作為烹飪的作料。美國拉什大學醫學中心最新研究表明,食用肉桂可提高學習能力。
研究人員指出,學習技能的發展源頭位于大腦負責記憶的一個吃肉桂可提高學習能力區域——海馬體。學習困難的人,其海馬體內負責記憶和學習的蛋白質較少,而負責神經興奮傳輸的蛋白質較多。
研究人員在迷宮里釋放了一批小白鼠,小白鼠需要在迷宮里找到對應的洞口。給小白鼠喂食一個月肉桂后發現,那些在訓練中表現不佳的小白鼠趕上了那些從一開始就表現良好的。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這是老鼠實驗,但其機制同人類一致。研究稱,機體在消化肉桂過程中產生的苯甲酸鈉,會進入大腦并增強負責學習的蛋白質濃度,可以提高記憶并改善學習能力。此前還有研究表明,肉桂能延遲帕金森病進展。
摘自《生命時報》
最新一項發表在國際藻類學會奈志《藻類學》的研究顯示,添加海藻的加工食品可減少心血管疾病患病風險。研究人員認為,每天吃5~10克的干海藻是必要的。
海藻具有鮮味,鮮味作為第五種最基本的味道,會促進飽腹感。因此,海藻可以減少食物攝取,減少鹽的攝入,糖和脂肪的攝入因此也會減少。干海藻可以做成粉末添加到食品中,比如撒在蔬菜或魚類菜肴上;還可以取代部分面粉,在面團中加入高達5%的干海藻,面團仍然能夠發酵起來。它的粉末和顆粒還能用作食用鹽的替代品,因為海藻含有的鉀鹽不會像鈉鹽一樣導致高血壓。
摘自《生物谷》

美國邁阿密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吃葡萄可以保護眼睛。
實驗中,科學家將小鼠分組,受試組的小鼠被喂食整顆葡萄冷凍干燥的粉末,喂食量相當于人類一天3份的食用量,第二組受試的小鼠每天食用等量的糖,第3組則提供小鼠標準飲食作為控制組。結果顯示,在承受高度氧化壓力之下,食用葡萄的小鼠其視網膜厚度、光受器的數量及其活性和另外兩組相比,皆可維持而不受影響。研究人員表示,葡萄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能保護健康細胞免于氧化壓力下DNA受損造成的細胞損傷。
摘自《醫藥養生保健報》
除了食用,美國“羅代爾生活網”近日介紹了蘋果的其他用途,供參考。
緩解過敏:蘋果富含槲皮素,它能延緩組胺分泌,緩解過敏反應。
減輕偏頭痛:青蘋果的氣味能減輕偏頭痛患者的不適癥狀,縮短偏頭痛發作的時間。
保養皮具:蘋果表面帶有一層果蠟,能在皮具表面生成保護層,防止微生物和灰塵等腐蝕皮革。
催熟其他水果:蘋果釋放的乙烯氣體可加速其他果蔬成熟。只要把想催熟的水果與熟透的蘋果放在同一個紙袋里即可。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