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洪峰,李德鋒,曹陽
(1.鄭州種畜場,河南鄭州450008;2.河南農業大學;3.河南省畜牧獸醫服務中心)
42個苜蓿品種常規營養成分比較
唐洪峰1,李德鋒2,曹陽3
(1.鄭州種畜場,河南鄭州450008;2.河南農業大學;3.河南省畜牧獸醫服務中心)
對42個苜蓿品種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粗灰分、鈣、磷常規營養指標進行測定。結果表明:粗蛋白含量最高的的品種是射手2號為18.69%,最低的是盛世為12.73%,二者存在極顯著性差異(P<0.01);粗脂肪含量最高的品種兼用苜蓿與其他所有品種差異極顯著(P<0.01);粗纖維含量最高的三德利與最低的頂點差異極顯著(P<0.01),其他品種差異均不顯著;不同品種粗灰分、鈣、磷含量不同,部分品種之間差異顯著。
苜蓿;營養成分;比較
紫花苜蓿是一種優質、高產、適應性強、蛋白質含量高的飼料作物,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稱[1]。此外,紫花苜蓿產量高而穩定,生產成本低,在草地畜牧業生產中歷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紫花苜蓿是各種家畜的上等飼草,不論青飼、放牧、調制干草、青貯或加工草粉、草顆粒,適口性均好。紫花苜蓿莖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胡蘿卜素,其總能、消化能也很高[2]。
從生長階段方面來說,苜蓿在不同生長期營養價值不同[3]。苜蓿的營養成分與收獲時期關系很大,苜蓿在生長階段含水量較高,但隨著生長期的延長,干物質含量逐漸增加,蛋白質含量逐漸減少,粗纖維則顯著增加,纖維的木質化加重。收割過晚,營養成分明顯改變,飼用價值下降,因此,在應用時應注意苜蓿的最佳收割時間[4]。
生產中為充分地發揮苜蓿產量及品質優勢,其最佳刈割期應在現蕾期至初花期(第一朵花出現至1/10開花期間),最晚不能超過盛花期[2]。但因為紫花苜蓿利用方式的不同,具體刈割期還因飼用及調制方法的不同而異。例如,作為青飼,刈割宜早;用于曬制干草,可推至盛花期。又如,作豬、禽飼料用的較作牛、羊飼料用的較早,作人工干草用的又較調制普通干草的為早[5]。苜蓿種子田由于以收獲種子為目的,其收獲較晚,一般為盛花期至結莢期,因此,針對苜蓿種子田再生草的營養特性研究,以更好地確定其利用方式,提高牧草的利用率,在生產實踐中具有重要意義。
試驗中筆者對試驗田42個紫花苜蓿品種粗蛋白、粗纖維、粗脂肪、粗灰分、鈣、磷等營養成分指標進行了測定,并做出比較,旨在篩選出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種子田再生草品種。
試驗地設在河南農業大學科教試驗園區,該區位于鄭州市北郊20 km處惠濟區毛莊鄉境內,北緯34°19′。屬于平原地區,沙質土壤,有機質含量為0.75%,全氮0.39%,全磷0.10%。年平均降水量600 mm左右,且各季節分配不均,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年日均溫度14.3℃,1月份極端低溫-20℃,7月份極端高溫40℃。無霜期210~230 d,年日照時數2 000~2 500 h。
試驗田42個不同品種的紫花苜蓿為供試品種,其名稱、秋眠級下表。
1.3.1 田間設計與管理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法設計,分2個重復。小區面積30 m2,每小區3行,行距1 m。條播,播深3 cm,播前澆一次底墑水,施過磷酸鈣600 kg·hm-2和尿素375 kg·hm-2作底肥。生長期間,在適當時期進行中耕除草和灌溉。春季苜蓿返青時施用225 kg·hm-2尿素作追肥。
1.3.2 試驗測定
該試驗中對各項指標的具體測定方法為:凱氏定氮法測粗蛋白含量;索氏浸提法測定粗脂肪含量;酸堿分次水解法測定粗纖維含量;茂福爐法測粗灰分;高錳酸鉀法測鈣含量;分光光度計比色法測磷含量[6]。
試驗數據以重復為統計單位,數據以X±S表示,采用SAS(Ver.6.12)軟件中的一般線性模型(GLM)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差異顯著性則進行Duncan′s多重比較。

表 供試42個紫花苜蓿品種及秋眠級
營養成分是評價牧草飼用價值的重要指標,實驗室測定牧草質量常用指標有粗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和粗灰分[7]。在這些指標中,反映苜蓿營養價值高低的重要指標是粗蛋白質含量、粗纖維含量和灰分含量[8]。
在反映飼料營養價值的指標中,粗蛋白含量一直都是人們所看中的一個重要指標,粗蛋白含量的高低決定了牧草營養價值的大小。
含量最低的盛世與射手2號、奔馬、WL-323HQ、牧歌401、WL-414、阿爾岡金蘭、頂點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并與馴鹿、THG-1、樂歌、大富豪、亮蓿400、8925MF、敖漢苜蓿、飛馬、農寶、阿爾岡金藍牌、WL-323NL、皇冠、皇后2000、金皇后、WL-324、WL-323等品種差異顯著(P<0.05),與其他品種差異不顯著(P>0.05)。含量最高的射手2號與三得利、普通苜蓿、豐寶、皇后、阿爾岡金白、兼用苜蓿、德寶、四季旺、航海2號、豐葉721、賽特、愛菲尼特差異達到顯著水平(P<0.05),與其他品種之間差異均未達到顯著水平(P>0.05)。
粗纖維指的是牧草中結構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包括纖維素、部分半纖維素、木質素及果膠物質,其中木質素是不能被草食動物利用的物質,其余的則有一定的飼用價值[7]。
頂點粗纖維含量最低為32.48%,與含量最高的三得利(46.77%)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其他品種之間差異均未達到顯著水平(P>0.05)。
綜合粗蛋白和粗纖維指標進行分析可知,射手2號、阿爾岡金蘭、頂點、WL-324、金皇后在8月份種子收獲后刈割仍具有較高營養價值。
粗脂肪的范圍較廣,它包含牧草中的脂肪、蠟質、有機酸、脂溶性色素、脂溶性維生素等[7]。
供試品種粗脂肪含量兼用苜蓿最高,為12.16%,與其他所有品種差異極顯著(P<0.01)。
粗灰分是牧草中全部無機成分的氧化物和鹽類[7]。
粗灰分含量最高的胖多與金皇后、豐葉721、阿爾岡金藍牌、航海、農寶、德寶、賽特、頂點、皇冠、三得利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含量最低的三得利與飛馬、牧歌401、奔馬、大富豪、亮苜400、WL-414、WL-232HQ、愛菲尼特、航海2號、WL-323ML、普通苜蓿、樂歌、8925MF、胖多差異顯著(P<0.01);其他品種之間差異均未達到顯著水平(P>0.05)。
了解不同品種礦物質元素含量,將有助于在舍飼條件下通過補添適宜礦物質元素以滿足需要[9]。
含鈣量最高的三得利與含鈣量在0.9910%~0.7685%范圍內的品種之間差異顯著(P<O.05),含鈣量較低的賽特、大富豪、德寶、WL-323HQ、WL-232HQ、皇后2000與其他品種之間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其他品種之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
含磷量最低的THG-1與最高的兼用苜蓿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與其他品種之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兼用苜蓿除與馴鹿、WL-323、皇后2000、敖漢苜蓿、WL-232HQ、航海4號、8925MF、豐葉721、WL-414、苜蓿王、賽特、皇冠、WL-323ML、亮蓿400、愛菲尼特、大富豪差異不顯著外(P>0.05),與其他品種差異達到顯著水平(P<0.05);其他品種之間差異均不顯著。
試驗證明,苜蓿營養價值與刈割時期有較大關系,刈割時期的推遲會使苜蓿粗蛋白含量逐漸減少,而粗纖維的含量逐漸增加,牧草收割時所處的生長階段是影響牧草飼用價值的重要因素。不同刈割期收獲的牧草其營養成分有很大差異。苜蓿在不同生長期其營養價值不同,一般幼嫩植株的粗蛋白含量高,而粗纖維含量低,隨著成熟期的推移,蛋白質含量減少,纖維素含量增加[10],營養價值逐漸降低。試驗中,42個品種的刈割期為8月上旬,此時苜蓿種子已經收獲,雖然刈割晚,但大部分品種粗蛋白含量仍較高,其中,射手2號、奔馬、WL-323HQ牧歌401、WL-414、阿爾岡金蘭、頂點、WL-323、WL-324、金皇后粗蛋白含量均超過17%,按照美國牧草質量分級標準(一級牧草粗蛋白含量為17%~19%)[11],這些品種質量在一級以上,說明這些品種的刈割期可以適當推遲。苜蓿最佳刈割期為始花期,最晚不能超過盛花期相矛盾,這可能是因為該測試只是從營養單方面進行,沒有考慮產量、氣候條件等因素,因此在生產實際中,應本著高產、優質,根據不同的飼喂對象、氣候因素等酌情安排刈割時期。
蛋白質是家畜生長發育和繁殖所必需的營養物質,牧草中蛋白質含量高,意味著飼草的營養價值高,粗纖維的含量與營養價值成反比[12],按照這一標準,在該試驗中,射手2號、阿爾岡金蘭、頂點、WL-324、金皇后等幾個品種表現較好,營養價值高。品種WL-323HQ蛋白質含量為17.94%,按照美國牧草質量分級標準(一級牧草粗蛋白含量為17%~l9%)[12],該苜蓿品種質量在一級以上。
試驗中粗蛋白含量較高的幾個品種:奔馬、WL-323HQ、牧歌401、WL-414、WL-323的粗蛋白含量值分別是17.95%、17.94%、17.77%、17.73%、17.08%,粗蛋白含量均高于17%,表現良好。但這幾個品種的粗纖維含量也較高,分別為44.05%、37.66%、39.40%、39.43%、37.01%,在42個品種中排名(粗纖維含量按由低到高的順序)分別是:41、27、35、36、22,而射手2號、阿爾岡金蘭、頂點、WL-324、金皇后等幾個蛋白質含量高的品種其粗纖維含量處于較低水平,因此,在具體的生產實踐中,解決粗纖維、粗蛋白質之間的矛盾是實現苜蓿高產、優質的關鍵,二者與苜蓿高產、優質的關系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該次測試只是對一茬苜蓿進行的,其余各茬苜蓿的營養成分還有待于測試,因此不能對其余各茬苜蓿的刈割起指導作用。
[1]孫啟中.試論中國苜蓿產業化[J].中國草地,2001,(1):65.
[2]杜桂娟,馬鳳江,劉曉宏,等.紫花苜蓿草產品品質影響因素分析及改良措施[J].現代畜牧獸醫,2006,(10):22-24.
[3]宋偉紅,苗樹君,史廣德.苜蓿營養價值的影響因素及高效利用[J].中國牛業科學,2006,33(1):80-83.
[4]劉記強.苜蓿的營養價值及其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J].河南畜牧獸醫,2006,27(2):12-13.
[5]趙功強,樊銀倉,趙萍,等.紫花苜蓿的利用技術[J].甘肅農業科技,2003,(4):54-56.
[6]張勝英.飼料中鈣的測定[M].飼料分析及飼料質量檢測技術,2003.
[7]朱偉然.牧草質量優劣的評價簡介[J].河南畜牧獸醫,2006,27(1):33-34.
[8]康愛民,龍瑞軍,師尚禮,等.苜蓿的營養與飼用價值[J].草原與草坪,2002,(3):31-33.
[9]張紅,李紅,王鴻,等.四川盆地農區秋播禾本科牧草品種比較試驗[J].西南農業學報,2005,18:197-200.
[10]孫啟忠,寧布,李志勇,等.抓住機遇推進苜蓿產業化進程[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3,(1):67-70.
[11]高彩霞,王培.收獲期和干燥方法對苜蓿干草質量的影響[J].草業學報,1997,5(2):113-116.
[12]楊晴川.飼草的生產與利用[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11.
農業部力挺養殖戶:禁養拆遷要補償,搬遷應協助落實養殖用地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意見》提出實現“三大目標”,即到2020年建立科學規范、權責清晰、約束有力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
農業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當前畜牧養殖環保措施、糞污處理、禁養關拆豬場等一系列問題做出官方回應。
保養殖戶利益:禁養拆遷要給予補償,搬遷應協助落實養殖用地
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指出,近年來,一些地方在治理畜禽養殖污染的過程中確實存在工作方式簡單、片面的現象,從而影響到產業發展和養殖戶的收益。例如,盲目擴大禁養區范圍,或者采取一禁了之、一拆了之的簡單化方式,有的地方甚至提出了“建設無豬縣”的口號。沒有很好地統籌發展生產和保護環境的關系,導致部分養殖場(戶)的利益受到損害。
中央安排專門資金,支持100個畜牧大縣,整縣推進畜禽糞污的資源化利用
于康震還介紹了我國糞污資源化利用情況,并對近日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進行解讀。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一同出席發布會。據馬有祥介紹,今年中央安排專門資金,支持100個畜牧大縣,整縣推進畜禽糞污的資源化利用,集中投入,全面實施,確保治理一個成功一個,促進種養結合、生態循環和綠色發展。
S816
B
1004-5090(2017)08-0007-03
2017-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