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晶
(慶達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哈爾濱 150080)
黏土心墻壩應力場與滲流場耦合分析研究
徐 晶
(慶達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哈爾濱 150080)
土石壩是當今水利工程中應用最廣泛的壩型之一,防滲體系的構建在設計階段作用突出,國內外多起潰壩事故起因多是壩體滲漏變形導致。在這些誘因中,庫水位的升降引發的非穩定滲流問題最為突出,這決定了在實際工程中進行非穩定滲流場分析研究的必要性。文章結合工程實例,對黏土心墻壩進行滲流場與應力場耦合分析,通過與非耦合情況的計算結果對比,表明進行滲流場與應力場的耦合分析是符合工程實際的。
黏土心墻壩;穩定性;非耦合;耦合
土石壩是現在實際工程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壩型,土石壩的滲流場是由飽和區和非飽和區組成的統一體。土石壩的滲流場由飽和區和非飽和區共同組成[1],二者相互制約又相互聯系。影響因素諸多,降雨量、水位的變化等均能改變飽和區和非飽和區的作用區域,理論上單獨對非飽和區的滲流研究更能反映工程實際,假如單獨進行飽和區的滲流分析,直接加大了計算難度,伴隨著有時計算陷入死循環難以求解。
影響非飽和滲流運動的因素眾多,且形態也較復雜,比如固、液、氣三種不同形態、溫度、體積比、壓強和空氣壓力等,從力學角度范疇將這是多因子相互作用的共同結果,也是相互耦合的受力變化過程。目前國內隨著多年的研究發現,對于非飽和滲流參數的確定至關重要,參數的確定才能計算分析得出非飽和滲流的滲流場分布規律[1]。為使更加密切聯系工程實際,并為工程設計運行提供正確合理的理論依據,足以見土石壩飽和-非飽和滲流場的數值模擬分析的重要性。
1.1 滲流場與應力場的相互影響[2]
一般情況下,土體中各成分均處于平衡狀態,一旦受到外力作用破壞土中的水平衡狀態,土體中的滲流場和應力場勢必會發生改變。在多孔巖土介質理論研究中,若土體內部產生水頭差,進而導致水體滲流,產生的動水力將以滲流體積力的形式作用于巖土介質,滲流體積力成為外部載荷的滲透力,作用于巖土介質的應力場,引發位移場的相應變化,相應的孔隙比、孔隙率產生改變。在多孔介質中,孔隙比變化與土體滲透系數關系密切,滲透系數的改變影響滲透性能,進而巖土介質的滲流場也會相應發生變化。從原理上講巖土介質的應力場和滲流場相互聯系又相互統一,反映出兩場之間的耦合關系,這種關系帶來的影響在巖土介質運動過程中時刻都在發生。
1.2 滲流場與應力場耦合的有限元方程
非飽和土壤介質的土體本構模型,即非飽和土介質的增量應力應變關系[3],如下:

(1)
這個增量關系可簡寫成
{△σ}=[D]{△ε}-[D]{mH}(ua-uw)+{△ua}
(2)
式中:[D]為排水本構矩陣,

如果進一步假設在任何時間空氣壓力保持為大氣壓力,則方程(4.2)可變為
{△σ}=[D]{△ε}+[D]{mH}uw
(3)
當土單元為完全飽和時,土結構的總應力可寫成
{△σ}=[D]{△ε}+{m}△uw
(4)
式中:{m}為單位各向同性張量,(1 1 1 0)。
對比后兩個方程可以看出,當土體彎曲飽和時:
[D]{mH}={m}
(5)
對線彈性材料,土體完全飽和時下式是成立的。

(6)
2.1 工程概況
某水利樞紐工程規模為大(1)型一等工程,主要水工建筑物包括大壩、泄洪洞、引水發電隧洞和電站廠房。水庫總庫容16.24億m3,電站裝機350MW,綜合效益以灌溉為主,兼有發電、防洪等效益。大壩為黏土心墻壩 ,正常高水位為994.0m,設計洪水位為998m,校核洪水位為1001.3m,最大壩高105m,壩頂長358m, 壩頂寬度14m[4],大壩的典型斷面如圖1。

圖1某大壩典型斷面剖面圖
2.2 計算模型
計算模型的范圍選?。涸擆ね列膲巫畲髩胃邽?05m, 分別沿壩踵上、下游各取100m,約1倍的壩高,Y方向,從基巖面豎直向下取100m。
計算坐標系定義如下:X向為順河流方向指向下游為正;Y向為豎直方向指向上為正。有限元網格劃分:采用三角形和四邊形單元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單元剖分。模型剖分后單元總數6224個,結點總數6285個。大壩有限元模型[5]如圖2所示。

圖2 大壩有限元模型
2.3 計算參數
根據實驗資料,統計出壩體和壩基各材料參數見表1和表2。

表1 壩基材料參數表

表2 壩體材料參數表
研究庫水位從正常水位998m以1m/d速度下降到死水位966m水位,下游水位為916.4m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滲流場與應力耦合分析。
2.4 計算結果
1)滲流場變化

圖3 非耦合情況下歷時6d的總水頭變化等值線圖

圖4 耦合情況下歷時6d的總水頭變化等值線圖

圖5 非耦合情況下歷時2d孔隙水壓力等值線圖

圖6 耦合情況下歷時2d孔隙水壓力等值線圖
圖3和圖4為庫水位下降速度在1m/d時歷時6d對應的總水頭線分布圖。圖3-圖5和圖3-圖6為庫水位下降歷時2d時的孔隙水壓分布圖。
由于心墻料滲透系數遠小于壩殼料,庫區水位下降時,壩殼料的浸潤線高度與庫水位下降同步,滯后性不明顯。但隨著時間變化,心墻料浸潤線的滯后現象非常明顯。浸潤線以下壩殼區和壩基區,耦合情況下的總水頭值和孔隙水壓力值相比非耦合情況數值均偏大。
2)位移場變化
通過計算可得到庫水位下降工況下的水平位移和豎直沉降量,如圖7-圖10。

圖7 非耦合情況下歷時2d的位移分布等值線圖

圖8 耦合情況下歷時2d的位移分布等值線圖

圖9 非耦合情況下歷時2d的壩體豎直沉降分布等值線圖

圖10 耦合情況下歷時2d的壩體豎直沉降分布等值線圖
圖7、圖8為耦合與非耦合情況下庫水位下降速度工況下對應的水平位移分布,圖9和圖10為豎向沉降量分布圖。
庫水位下降時壩體上、下游分別向各自方向移動,同時受水壓力作用,這個壩體趨向下游移動。水平位移變化最小值產生于上游堆石料內,約壩高的2/5位置處。耦合情況下整體位移變化值大于非耦合情況,最大值分布區的水平位移耦合情況下小于非耦合情況,這是因為孔隙水壓力消散時產生向上游的壓力,降低了上游堆石區的水平位移變化,同時推動了下游堆石區的位移變化。
壩體豎向沉降量隨庫水位下降不斷增大,達到最大值后保持不變。沉降量耦合情況明顯>非耦合情況,其原因也是由于土體孔隙水壓力消散導致的。
3)應力場變化
通過計算,可得到不同時刻的壩體大主應力和小主應力的等值線分布圖。計算結果如圖11-圖14。

圖11 非耦合情況下歷時0d大主應力分布等值線圖

圖12 耦合情況下歷時0d大主應力分布等值線圖

圖13 非耦合情況下歷時0d小主應力分布等值線圖

圖14 耦合情況下歷時0d小主應力分布等值線圖
圖中可看出耦合情況下的應力值小于非耦合情況。隨著庫水位的下降,非耦合情況下,應力變化隨時間推移逐漸減小,達到一定值后,應力緩慢回升并趨于穩定狀態。應力分布與深度呈線性關系,耦合情況下滲流場受到孔隙水壓力的作用,心墻底部的應力值變小,拱效應極易產生,對壩體的安全穩定性造成極大威脅。
文章在對土石壩滲流場與應力場耦合分析原理的基礎上,結合某黏土心墻壩,建立有限元計算模型,分析在庫水位以一定速度下降工況下壩體滲流場和應力場耦合作用,計算得到大壩的滲流場、應力場、位移場的各分布曲線圖,并與非耦合情況下的滲流場和應力場單場進行對比分析,驗證了在土石壩穩定性分析中考慮滲流場和應力場耦合的必要性。
[1]顧慰慈.滲流計算原理及應用[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0.
[2]柴軍瑞.論連續介質滲流與非連續介質滲流. 紅水河,2002,21(01):43-45.
[3]毛昶熙.滲流計算分析與控制[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1-63,89-124,306-342.
[4]殷建華,陳健,李悼芬.考慮孔隙水壓力的土坡穩定性的剛體有限元上限分析[J].巖土工程學報,2003,5(03):273-277.
[5]王學武,馮學鋼,王維早.庫水位升降作用對庫岸滑坡穩定性的影響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6,12(05):232-237.
1007-7596(2017)08-0035-04
2017-07-16
徐晶(1982-),女,黑龍江克東人,工程師。
TV64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