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阿蘭
(東港市水土保持局,遼寧 東港 118300)
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機理與實證模型分析
季阿蘭
(東港市水土保持局,遼寧 東港 118300)
文章以東港市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當地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進行數據調查,在此基礎上,采用SPSS軟件對影響研究區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農戶兼業經濟行為、農業勞動力狀況及農業經營規模"四大主要因素進行相關性實證模型分析,以此闡明當前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的主要機理。
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機理;實證分析
按照《中國水利百科全書》的描述,“水土流失”是指在風力、重力和水力等外力作用下,土地生產力的破壞和水土資源的損失,其中還包括水的損失及土地表層侵蝕。通過這一界定方式可以看出,水土流失的形成機理偏重于自然成因,因此現有水土流失相關治理手段也都偏向于技術措施,但事實上水土流失的產生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尤其是人類社會生產活動行為在水土流失中起著主要作用。對此,文章以東港市為例,通過構建數量經濟模型,對當地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的內在作用機理進行分析,揭示農戶這一農業生產微觀主體在區域水土保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1]。
1.1 區域背景
東港市位于E123°22′30″-124°22′30″,N39°45′-40°15′之間,全市陸、海域面積分別為2445km2和3500km2,轄3個街道、14個鎮、1個民族鄉,總人口約60.81萬。從氣候類型來看,東港市受黃海影響,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期,降水量為888mm;境內主要分布有大洋河水系和鴨綠江兩大水系;自然資源豐富,耕地面積廣,擁有沿江、沿海和沿邊三大區位優勢,屬于中國海岸線上最北端的縣級市[2]。
1.2 數據資料來源
研究前期階段,文章主要以實地考察和調查問卷方式,針對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地區農戶,著重對當地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區域展開問卷調查,結合農戶調查數據資料,全面分析、了解研究區農戶基本情況、土地類型、農業經營現狀、水土流失情況、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效益、水土流失面積、水土流失對農戶家庭收入的影響等情況。
在上述調查問卷基礎上,文章還結合東港市資源情況、經濟發展水平、土地利用方式、農戶生產經營發展情況及農業生產、種植結構等因子,選取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前陽鎮前陽村、新安村、長安鎮紅石村、長山鎮新民村”3鎮、4村為調查對象進行分析,最終共得到合格調查問卷120份,然后采用隨機抽樣法在研究樣本中抽取部分樣本進行統計學分析,以此了解該研究區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的機理和主要驅動因素[3]。
2.1 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機理
農戶水土保持投入因素作為農戶生產投資中非常重要的一大因素,其會與區域環境、市場信息、政策等各種因素綜合,驅動農戶作出一系列農業生產性投資反應。從經濟學角度來看,農戶與企業主在投資行為方面具有相似性,主要投資目的是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但二者也有一定的差異,如農戶在投資風險防范和承擔方面要明顯弱于企業組織。所以,農戶在水土保持投資行為決策時,往往非常謹慎。主要作用機理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機理
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到東港市90%以上的農戶都注重規避風險,且表示其不愿因打工而放棄土地。當地農戶一致認為土地乃生存立業之本,其兼具生產與社會保障功能。因此,在對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進行實證分析時,應區別于企業的投資行為。在此過程中,農戶的投資行為會受農戶觀念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諸多因素影響和驅動[4]。但總體而言,農戶在水土保持投資決策時,會在風險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間尋找那什均衡點。表1數據為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問卷調查樣本分布情況。

表1 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問卷調查樣本分布情況
2.2 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驅動影響因素
為了全面、深入考察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存在差異的主要驅動因素,文章結合調查問卷結果,采用Del-phi法將影響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行為的因素分為以下4大二級指標和9大三級指標,見表2。
從上述4大二級指標和9大三級指標中可以看出,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受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農戶經濟活動能力和農業勞動力狀況及農業經營發展規模四大因素影響。其中,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越高,農戶實施水土保持行為的積極性越高;農戶兼業經濟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東港市農業、非農產業的比較效益;農業生產規模將直接決定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實施積極性的高低;另外,農戶經營的耕地面積和勞動力數量等因素,可間接反映東港市農戶實施水土保持投資行為的可能性。據了解,當地農戶在水土保持方面,通過收入產出分析,一般會采用工程措施(修渠開壟溝、坡田上修筑梯田)和生物措施(休耕、種樹種草護坡)共同治理水土流失[5]。

表2 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影響因素劃分
3.1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構建
通過前文論述可知,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是在市場、政策和相關信息引導作用下,所作出的一系列農業生產投資性反應。因此,農戶相關行為的實施需作出科學決策[6]。對此,文章通過變量分析,剔除不相關因素,選擇農戶兼業人口比例(Mb)、勞動時間比(Pm)、農地面積(Ls)、農業人口數量(Ma)四大主要因素進行變量線性回歸分析,模型如下:
I=F
(1)
式中:“I”為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入情況;“F”為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影響因素。
3.2 多因素指標量化
結合調查問卷結果,文章對影響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的因素進行賦值量化,結果見表3。

表3 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影響因素量化結果
3.3 指標相關性和顯著性檢驗
在上述指標量化基礎上,文章為了進一步深入揭示各指標間的關系密切程度和影響因素的顯著性,采用SPSS軟件對多因素指標進行多元線性擬合分析,顯著性與關聯性擬合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影響因素相關性和顯著性檢驗結果
通過上述指標相關性和顯著性檢驗,運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將農戶兼業人口比例、勞動時間比、農地面積、農業人口數量四大主要影響因素引入方程得:
I=-0.347Mb+0.579Pm+0.465Ls+0.362Mα
(2)
從線性回歸方程中可以看出,影響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積極性的主要因素包括農戶兼業人口比例、勞動時間比、農地面積和農業人口數量。通過顯著性檢驗結果可發現,影響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積極性的主要因素按顯著程度排序依次為:②勞動時間比>③農地面積>④農業人口數量>①農戶兼業人口比例。
通過調查了解到,東港市目前以農戶為單位開展的水土保持工作主要以勞動力投入為主[7]。隨著該研究區農戶兼業經濟行為日益大眾化,從事傳統勞動生產經營的勞動力數量日益減少。因此,農業勞動力已不足以影響和制約東港市農戶實施水土保持投資行為。東港市農業要想得到可持續發展,首先要解決農業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通過構建村級組織化和專業化的水土保持隊伍,并鼓勵和引導農戶進行土地調換和轉包,以此有效解決東港市農戶土地經營面積過小及承包地分散、水土保持效益較低等問題[8]。
總之,農戶是農業生產經營的實踐主體,東港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順利開展,要充分調動農戶的社會實踐積極性和主動性。作為政府部門,要積極制定符合東港市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實際的可持續發展方案。通過土地優惠政策和一系列惠農措施,開創“政府+農戶”的水土保持新模式。
研究結果表明,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總體投資積極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農地經營規模小、勞動力不足、農業比效益較低。對此,本研究建議東港市要進一步完善現有農村土地承包責任制度,鼓勵和支持農戶流轉土地承包權。通過農村土地流轉中介機構,降低農戶土地流轉成本,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在水土保持方面,政府要加大資金和技術及人力資源投入,探索一條互助、合作之路,引導農業和非農產業協調發展,以城鎮化引導和帶領東港市的農業化,以農業反哺工業,解決城鄉發展二元化問題,促進農戶增產增收,實現勞動力跨區域轉移,實現規模化、集約化和可持續化發展,提高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資積極性和主動性。
[1]孟祥麗.遠東銅業工藝技術改造項目水土保持分析與評價[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5(03):49-51.
[2]駱殿君.吳楚莊園科技示范園區工程水土保持監測分析[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4(10):8-9,17.
[3]陳夢華,張航釩.莊里水庫工程移民安置過程中水土流失及防治對策[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0(06):41-42.
[4]史宇, 余新曉,畢華興.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機制建立的理論基礎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 2009,16(01):156-161.
[5]殷衫,蔡靜萍,陳麗萍,等.交通綠化帶植物配置對空氣顆粒物的凈化效益[J].生態學報, 2007, 27(11):4590-4595.
[6]郝淑莉.楊樹溝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評價[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1(02):20-22.
[7]才慶欣.南票區沙金溝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分析[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4(01):42-44.
[8]王琦.遼寧省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工作主要做法與經驗[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4(01):25-27.
1007-7596(2017)08-0224-03
2017-07-26
季阿蘭(1980-),女,遼寧東港人,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土保持規劃、綜合治理。
F22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