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佑
(貴州省黔西南州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貴州 黔西南 562400)
提升心內科臨床護理風險管理能力的研究
王 佑
(貴州省黔西南州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貴州 黔西南 562400)
目的 強化心內科臨床護理風險責任意識,提高護理質量、安全性。方法 (1)主動查找、分享:網上搜集近些年的護理不良事件,教訓分享。(2)利用網絡信息,建立心內科臨床動態交流平臺:微信群《心內科醫護》和《心內科護理》,組織學習、簡明扼要的點撥臨床發現的安全隱患、防范措施。(3)醫護個個都是質控者,對其言行要負責。對比2014年6月~2016年5月護理滿意度平均值,臨床中患者發生跌倒或墜床等的例次數。結果 后期護理滿意度提高,跌倒或墜床等例次較少,且無管道脫落、護理投訴。結論 創造融洽、積極的心內科臨床工作氛圍,遵守法律法規、操作規程,專業、全面的關照患者,強化責任意識及風險管理能力,提高護理質量、安全性。
心內科;臨床護理;風險管理;研究
心內科是醫院的重點科室之一。我院是地州級“三甲”醫院,心內科有60余個住院床位,每日住院42~60例。心血管疾病病情變化快、兇險多。臨床護理風險是指存在在于整個治療護理過程中的可能會導致損失和傷殘事件的不確定性或可能發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
某醫院案例:①加壓輸液,護士脫崗。一次未發現輸液已完,后果嚴重。②被監測夾夾久損傷。患兒因監測血氧飽和度而夾時間太長,該手指變青紫發黑,未保住患兒的手指。③忘記解下止血帶。一次為患者輸液后忘記解止血帶,后來發現又未及時報告醫生,隨后該肢體手背發紫、水泡,加之患者體弱又感染,危及生命。④看不見的管路脫節。護士為患者接通留置靜脈輸液時間較長。當發現管下端分脫開時,血流多,患者死亡。⑤把酒精看錯是水。患者在醫院用呼吸機搶救中,錯誤把酒精瓶看成蒸餾水瓶加入加濕器,導致患者酒精中毒死亡。
利用微信群《心內科醫護》、《心內科護理》簡明扼要的點撥當日臨床狀況、疑難問題、可能的安全隱患、防范措施;組織學習醫療護理法律法規、制度、專科業務知識及交流等。
2.1 急、危、重、介入手術的患者護理風險管理
心血管疾病變化快、兇險多。①如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冠脈綜合征、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室性心律失常、擴張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易發生惡性心律失常、猝死。因此,觀察動態評估病情及心理,做好急、危、重患者的護理風險管理。②心血管介入診療手術如冠狀動脈造影術、支架植入術、起搏器植入術,先心病心導管介入治療等,雖然有創傷小、成功率高、醫患易接受的優點,因心血管系統功能是生命的要害之一,即使占百分率很低的意外或風險,也是惡性或危及生命的。因此須充分的防范措施,并給患者和(或)家屬全面詳細的介入手術告知[2],并取得知情同意的簽字,即有責任分擔。③有計劃的專科進修、培訓,不斷提高心血管病治療護理能力,注重安全性!
2.2 用藥護理及管道風險管理
(1)觀察用藥療效及不良作用[3],發現異常及時告知醫生和處理。如應用:①擴張血管、降壓或升壓藥過程中,觀察血壓、胸痛、胸悶情況,遵病情及醫囑調節靜脈用藥速度。②抗血小板聚集、抗凝以改善血循環的藥如阿司匹林、氫氯吡格雷、替羅非班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鈣、肝素鈉、華法林,溶栓藥尿激酶等,還需觀察、防止全身出血情況。③β受體阻滯劑、普羅帕酮、異丙腎上腺素等,還需監測心率、脈搏,據其調藥速;④對危重或心衰浮腫的患者,還需觀察神志、24小時出入量或及體重,有助醫生決定輸液量及藥量。(2)管道管理。對靜脈置管、胸或腹腔引流、留置導尿等患者,須嚴格無菌操作、消毒,檢查管道銜接緊密,規范固定在位,提醒注意事項及保護,預防管道非預期的拔出、脫開。
2.3 儀器、設備的風險管理:定期校對、維護,保證運行正常
隨著時代發展,臨床不斷引用先進醫療護理儀器、設備。檢測處于完好備用狀,使用中仍可能有異常。如①輸液泵、微量泵等,使用中,需定時留意觀察其儀器運行顯示的數據與實際要求是否相符?特別是泵降壓、升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循環、降血糖、調節心律、心率等藥物治療時,須有嚴格速度、藥量限制,需勤巡視把關,避免儀器失靈,導致生命危害。②在供電斷、停和來電啟用時須重新設置調節,避免儀器啟用默認其原始數據而不符要求。
2.4 避免不良刺激、精神打擊
負面干擾易致心血管病患者情緒失控、惡性心律失常、猝死。因病程較長、兇險多、壓力大、或藥物副作用,少數患者焦慮、憂郁等心理問題,甚至自殺[4]。因此,觀察評估患者狀況,關照解決實際問題,發現憂郁、自殺傾向患者,須及時給予溝通、開導,解除心理問題[5],提醒各班醫護重視,每天24小時監護。鼓勵患者家屬更多的關照、陪伴。
2.5 排查病房環境設施的風險[6]
查看病房環境、用氧、用電、用水的安全管理,排除安全隱患。在病房醒目的地方張貼安全提示!走廊兩側及活動場所裝扶手,衛生間安坐便器及扶手;每天的清潔衛生安排在患者走動較少的時間段如6:30~7:30、20:00~21:00,拖地時立牌:地滑小心跌倒!
2.6 護理人員方面的風險
2.6.1 專科能力薄弱。臨床中少數護士因剛進入臨床幾年,心血管疾病護理知識、資歷少,存在護理風險是必然。因此,分層管理,崗位老、輕搭配,加強薄弱環節的科學管理,保障安全性。
2.6.2 責任意識不強。少數護士不重視醫療護理法律法規、制度、規程,不清楚其責任和權力。如:不了解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侵權責任法、醫療護理18個核心制度、50項護理操作技術、操作規程、《十大安全要點》、應急預案的處理等甚至法盲,臨床風險是必然。
2.6.3 分組管床致關注局限,協作性較差。在臨床護理繁忙時,責任組中可能有顧及不周、經驗不足、不知工作的欠缺等。因此,分層管理、合理搭配護士,促使責任護士對本科急、危、重、疑難患者做到心中有數,動態評估護理問題[7],有分工又合作。
因心血管疾病變化快,危險性高。臨床工作醫護人員對患者病情的觀察、評估、采取的措施、用藥及健康指導等每個環節都需全面、專業性的考慮,有助患者疾病控制、治療依從性的提高、防止意外及并發癥。因臨床業務能力有限可致損失、賠償、糾紛訴訟;由于工作責任心問題引起不良后果,負刑事責任及賠償。
使用我院制作的《臨床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患者滿意度調查。統計對比:A段(2015年6月~2016年5月)與B段(2014年6月~2015年5月)心內科臨床護理患者的滿意度平均值、跌倒、壓瘡、管道脫落、儀器故障導致藥速不符、護理糾紛及投訴6個方面的發生例次數。
A段與B段對比:護理滿意度高,發生跌倒或墜床等護理不良事件例次較少,且無管道脫落、護理投訴。見表1。

表1 對比兩個時間段護理滿意度平均值及跌倒、護理投訴等例次數。
6.1 心血管疾病病情變化快、兇險多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醫療護理質量、滿意度是醫護工作的宗旨。護士是觀察病情、實施治療護理服務的直接操作者。人命關天,責任重大。隨著法律法規的逐步完善和全民法制意識的提高,患者及家屬更多關注自己的權利。臨床護理中各種各樣的差錯、糾紛可能時有出現,而有些是由護士本身、管理者、患者、社會不可抗拒或不易預見等各種因素引起的。因此,強化責任意識,警鐘長鳴,防范各種不利因素,關注護理風險管理。
6.2 實施不良事件非懲罰性上報制度
其目的是及時報告醫護或及相關管理者,及時采取最妥的補救措施;警示: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責任明確、安全。
6.3 創造融洽、積極的心內科臨床工作氛圍
為患者提供專業、全面、仔細的醫療護理服務,醫護配合密切,護患溝通更和諧。
6.4 海恩法則
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預防的。強調兩點:一、事故的發生是量的積累的結果。二、再好的技術,再完美的規章,在實際操作層面,也無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質和責任心。查找、清除心內科臨床護理隱患及風險,質量、安全需要每個環節的配合、連接、把關。
[1] 陳倩維,陳麗萍.護理行為中“風險防范意識”的培養及對策[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6,12(01):62-63.
[2] 金玉紅,王秀華.臨床護理風險的防范與展望[J].吉林醫學,2006,27(8):972-973.
[3] 鄭鐵苗,陸冬真.加強護理風險管理維護護患利益[J].實用全科醫學,2005,3(5):466.
[4] 來 鳴,楊明麗.評估標示系統在化療病人護理管理風險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7):636-637.
[5] 朱春梅,高麗珍,方雪梅.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提高護理服務質量[J].護理管理雜志,2006,6(19):25-26.
[6] 劉啟華,王玉玲,鄭宜萍.以人為本的理念在護士長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1):57-58.
[7] 丁雪梅.護理人員法律知識水平的調查及對策[J].護理與健康,2007,6(2):86-87.
[8] 褚曉靜.加強護士法制教育規范執業自律行為[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3,10(01):93-94.
本文編輯:張 鈺
R47
A
ISSN.2096-2479.2017.26.159.02
該課題科研在黔西南州2015年科技評審立項,課題編號:2015-2-04,密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