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玉芳
(江蘇省中醫院,江蘇 南京 210000)
護理干預對重型顱腦損傷合并應激性高血糖患者預后的影響分析
樂玉芳
(江蘇省中醫院,江蘇 南京 210000)
目的 探討重型顱腦損傷合并應激性高血糖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對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我科收治的70例重型顱腦損傷合并應激性高血糖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硬幣法將其隨機分為基礎組和干預組,各35例。基礎組實施常規基礎護理,干預組實施護理干預,分析兩組患者的預后狀況。結果 干預組護理后血糖達標率與基礎組相比明顯較高,胰島素使用時間、住院時間與基礎組相比明顯較低(P<0.05)。結論 重型顱腦損傷合并應激性高血糖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可改善其預后效果。
重型顱腦損傷;應激性高血糖;護理干預;預后
重型顱腦損傷是頭顱常發外傷性疾病,應激性高血糖是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常見并發癥,致死率較高,及時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是預后的關鍵。當前臨床多采取降糖藥物治療應激性高血糖,但患者血糖影響因素較多,單純用藥治療的降糖效果不佳。在以上背景下,展開此次試驗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重型顱腦損傷合并應激性高血糖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確診為重癥顱腦損傷;入院時GCS評分3~8分;2次以上空腹血糖≥6.1 mmol/L或(和)隨機血糖≥11.1 mmol/L[1]。排除標準:因藥物及其他因素導致的一過性高血糖患者;其他嚴重癥狀及有合并癥的患者;精神障礙患者。將患者按護理方法分為基礎組和干預組,各35例。基礎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20~77歲,平均年齡46.4歲(s=8.9)。干預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20~76歲,平均年齡46.3歲(s=8.7)。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患者均給于常規顱腦損傷治療進行的平衡調節。基礎組實施常規基礎護理,進行常規降糖藥治療及護理,監測患者病情,并實施對癥處理。
干預組實施護理干預:①血糖監測:監測患者瞳孔、血壓、心率、脈搏等,并動態監測患者血糖水平,GCS≤8分時,每2~4 h檢測1次末梢血糖,GCS>8分時,每8~12 h檢測1次,并按檢測結果用藥;若患者血糖變化幅度較大、病情不穩定時,可30 min檢測1次。②用藥護理:使用胰島素控制患者血糖,保證血糖處于7.8~10.0 mmol/L,嚴格根據患者血糖監測效果使用胰島素治療,并避免劑量變化過大引起血糖大幅度波動[2]。③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撫,積極向其介紹疾病相關知識,引導家屬陪伴、鼓勵患者,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病例,緩解其心理壓力。④飲食護理:根據患者病情及身體狀況制定飲食計劃,入院初期需采取鼻飼,病情穩定后逐漸轉為流食、半流食、軟食及普食,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低鹽低脂、易消化食物,多食蔬菜水果,控制糖分攝入。⑤并發癥預防:加強對患者呼吸道、泌尿系統、手術切口等相關部位的護理,加強其身體清潔,避免感染;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避免熬夜;定期輔助患者翻身,病情好轉后鼓勵患者下床活動,可適量運動,避免血栓形成。
1.3 觀察指標
統計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后血糖達標率及胰島素使用時間、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組護理后血糖達標率與基礎組相比明顯較高,胰島素使用時間、住院時間與基礎組相比明顯較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預后狀況比較
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因機體出現嚴重應激反應,體內多種升高血糖的激素如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胰高糖素、生長激素等水平明顯增高,導致應激性高血糖,而高血糖可引起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免疫功能受損,易并發感染。臨床上最常見的控制方法是采用胰島素治療,胰島素能夠有效降低血糖,還能抑制炎性因子,具有抗炎的功效,還能直接促進呼吸肌合成代謝,減少高血糖對神經軸突的損傷,加快缺血部位的恢復,減少缺血再灌注損傷[3]。近年來相關研究表明,強化胰島素治療控制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血糖,維持目標血糖值范圍,能明顯降低病死率及并發癥的發生率,且并不增加發生低血糖的風險,本文在護理干預過程中,加強對患者血糖的動態監測,及時根據實際血糖控制狀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給藥,可有效提升用藥效果及血糖控制效果,減少胰島素用量及用藥時間,可減輕患者經濟負擔;通過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可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也可減少不良心理和不良飲食對血糖的影響;通過呼吸道、泌尿系統、手術切口、康復訓練等相關護理可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早日康復[4]。
此次實驗結果說明,干預組護理后血糖達標率與基礎組相比明顯較高,胰島素使用時間、住院時間與基礎組相比明顯較低(P<0.05)。
綜上所述,對重型顱腦損傷合并應激性高血糖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可改善其預后效果,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1] 孟 穎,王 濤.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并發高血糖61例的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5,28(20):116-117.
[2] 何嫦娥,張玉梅,顏漢文,等.Leuven調節的改良方案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術后血糖變異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27):3921-3924.
[3] 劉清梅.重型顱腦損傷并發應急性高血糖預防及護理[J].系統醫學,2016,1(1):54-56.
[4] 包改輝.神經外科危重患者高血糖的治療與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2015,10(8):34-35.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8.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