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娟
(泰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ICU重癥監護室建立人工氣道患者的護理方法探究
季 娟
(泰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目的 探討ICU重癥監護室建立人工氣道患者的護理方法。方法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ICU重癥監護室建立人工氣道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常規組和綜合組,各40例。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綜合組采用綜合護理措施,比較分析兩組患者重癥病房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VAP發生率。結果 對比發現,綜合組護理后,重癥病房住院時間及機械通氣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P<0.05);與此同時,綜合組VAP發生率也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結論 綜合護理應用于ICU重癥監護室建立人工氣道患者中,可縮短機械通氣時間,減少患者重癥病房住院時間,降低VAP發生率,值得推廣借鑒。
ICU重癥監護室;建立人工氣道;護理方法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增加了重癥患者數量。為確保各種治療方案順利實施,在搶救重癥患者過程中保持患者呼吸通暢,維持有效通氣狀況才能保證患者生命不受到威脅。人工氣道建立就是實現這些要求的保障。建立人工氣道是指將導管經患者上呼吸道進行,或將氣管切開建立一個氣體通道[1]。通過建立人工氣道,可保證患者在搶救過程中氣體通暢。但如果建立人工氣道后無法進行有效護理,容易出現很多并發癥,為此對其采用綜合性護理措施十分必要。本文討論且分析綜合護理在ICU重癥監護室建立人工氣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ICU重癥監護室建立人工氣道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式將其分為常規組和綜合組,各40例。常規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35~80歲,平均年齡(61.23±3.25)歲,經口建立人工氣道7例,經鼻插管7例,氣管切開26例;綜合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36~79歲,平均年齡(62.06±3.46)歲,經口建立人工氣道8例,經鼻插管9例,氣管切開23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人工氣道的建立方法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消毒處理和人工氣道的固定和保證通暢措施。
綜合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人工氣道溫化和和濕化護理:重癥ICU患者已經不能自行溫化和濕化氣道,很容易導致患者病情惡化,針對此,要采用溫化和濕化的方式對氣道濕度和溫度進行調節,避免患者病情惡化。同時,為避免患者出現反流情況,護理人員應該適當抬高患者頭部,角度控制在40°左右,每隔2 h進行翻身護理[2]。
(2)吸痰護理:很多重癥患者都存在嚴重呼吸問題,護理人員應該定時進行吸痰護理,頻率控制在1次/h,吸痰不得超過15 s/次。在進行吸痰護理過程中應保持操作輕柔性,避免造成不必要傷害。
(3)并發癥護理:由于重癥患者病情危重,護理人員要保證無菌操作,例如:呼吸機管道和濕化注射用水要每日更換,不能反復使用。同時,要采用3%硼酸水清理患者口腔,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4)心理護理:必要的心理護理可降低患者負面情緒影響力,護理人員時刻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通過講解相關的疾病知識,提高其對疾病的認識,讓患者能在了解基礎上主動配合治療與護理。
1.3 效果評定
對兩組患者重癥病房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VAP發生率進行比較,時間越短、發生率越低效果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重癥病房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
綜合組重癥病房住院時間明顯比常規組短(P<0.05);綜合組機械通氣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重癥病房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比較(±s,d)

表1 兩組患者重癥病房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比較(±s,d)
組別 n 重癥病房住院時間 機械通氣時間常規組 40 20.06±1.21 13.12±1.02綜合組 40 14.62±0.74 8.14±0.67
2.2 VAP發生率
綜合組VAP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VAP發生率比較(n,%)
對患者建立人工氣道,可有效改善重癥缺氧情況,可維持人體重要器官的血氧供應,這就可以有效避免重要器官組織的二次傷害,建立人工氣道是搶救患者的重要手段。針對ICU重癥監護室建立人工氣道患者的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采用綜合護理,從吸痰護理、人工氣道濕化和文化護理、并發癥護理以及心理護理等措施出發,有效保證人工氣道的通暢,進一步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且通過綜合性護理,有效降低了人工氣道中的不良情況。心理護理的應用可有效提升患者護理依從性,使其能夠主動配和治療和護理,進一步保證護理效果。綜合組重癥病房住院時間和機械通氣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P<0.05);且綜合組VAP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與王婷等[3]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應用于ICU重癥監護室建立人工氣道患者中,可縮短機械通氣時間,減少重癥病房住院時間,降低VAP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1] 張俊鮮.分析ICU重癥監護室建立人工氣道患者的有效護理方法[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5):134.
[2] 趙桂珍.ICU人工氣道的臨床護理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0):30-31.
[3] 王 婷,尚衛國.重癥ICU中建立人工氣道患者的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5,28(2):186-187.
本文編輯:張 鈺
R472.2
B
ISSN.2096-2479.2017.28.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