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娜
(南京市鼓樓區寶塔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江蘇 南京 210015)
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項目實施效果研究
林 娜
(南京市鼓樓區寶塔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江蘇 南京 210015)
目的 探討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項目實施效果。方法 選擇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2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6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教育,觀察組采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對兩組患者干預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健康行為評分情況。結果 干預前,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癥狀改善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改善程度明顯好于干預前,且觀察組改善情況明顯更好,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項目實施效果非常顯著,相比于常規教育,患者各項指標得到有效改善,健康意識得到提升,值得推廣應用。
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項目;實施效果
糖尿病是一種臨床上非常常見的疾病,也是一種典型的慢性病癥,多見于肥胖人群和老年人群,近年來,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形成嚴重的影響,針對糖尿病的治療,是長期的,因此,患者的健康行為非常的重要[1]。本文結合常規教育與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的實施效果,探討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2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6例。對照組男22例,女14例,年齡52~68歲,平均年齡(62.21±1.24)歲;觀察組男24例,女12例,年齡53~69歲,平均年齡(62.71±1.4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方面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符合WHO糖尿病專家委員會1999年提出的診斷標準;②均屬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等器官功能不全者;②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教育,給予患者病情講解、飲食指導等。
觀察組采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措施為[2]:①組建健康教育小組,先讓小組護理人員充分掌握相關知識,將患者均±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分到護理人員,然后護理人員根據《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系列教材》中的相關知識對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教育,讓患者掌握糖尿病的發病機制、自我監測內容等。②在對患者實施知識教育的同時,引導其積極參與相關的活動,加強掌握能力,提升對于健康行為能力的認識。③為患者解答相關的疑問,提高其認知能力和自控能力。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健康行為評分情況。健康行為評分采用問卷答題的方式進行調查,項目為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癥狀改善,每個項目總分為1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改善越高,反之,表示患者的改善越差[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健康行為評分情況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癥狀改善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顯好于干預前,且觀察組的改善明顯更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健康行為評分情況(±s,分)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健康行為評分情況(±s,分)
項目 時間 觀察組 對照組 t P健康知識掌握程度 干預前 4.21±0.56 4.23±0.52 0.2164 >0.05干預后 8.04±0.54 6.21±0.36 6.5147 <0.05健康行為 干預前 4.51±0.47 4.62±0.35 0.1685 >0.05干預后 8.12±0.65 6.15±0.74 6.6541 <0.05自我效能 干預前 4.21±0.41 4.16±0.21 0.1265 >0.05干預后 8.24±0.75 6.12±0.16 6.2164 <0.05癥狀改善 干預前 4.05±0.21 4.03±0.31 0.2689 >0.05干預后 8.32±0.41 6.16±0.41 7.0216 <0.05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其發病率非常高,主要為中老年人群,患者一旦患病,難以徹底根治,需要長期進行治療,長期的治療,極易導致患者形成負面情緒,進而影響療效,同時,由于患者對于疾病的不了解,往往會出現,病情稍微好轉,就拒接治療的情況,因此,對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非常的重要[4]。
常規健康教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度,但是對于患者自控能力等沒有大的影響,因此,針對糖尿病患者的這一現象,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被廣泛應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項目的實施,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度,讓患者清楚的認識到治療的重要性,為患者講解治療成功的案例,提升其戰勝疾病的信心,進而達到提高健康行為能力的效果[5]。
綜上所述,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項目實施效果非常顯著,相比于常規教育,患者的各項指標得到有效改善,健康意識得到提升,值得推廣應用。
[1] 陳小敏,曹結芳,黃海玲.社區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效果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6,32(1):20-23.
[2] 孫曉敏,許方蕾,宋立源,等.個性化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響[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2):179-182.
[3] 張麗華,張麗芹,錢湘云.網絡互助式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7):832-835.
[4] 蔡曉芹,羅金華,張碧泉,等.全程健康教育路徑對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識掌握情況、自我管理和血糖控制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25-27.
[5] 邢冬婕,郭淑惠,康曉芳,等.慢性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項目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5):929-931.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8.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