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騫
(廣西南寧市武鳴區婦幼保健院,廣西 南寧 530100)
助產士助產護理對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分析
阮 騫
(廣西南寧市武鳴區婦幼保健院,廣西 南寧 530100)
目的 分析助產士助產護理對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6月~10月在我院產科分娩的產婦668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產婦是否選擇助產士陪伴分娩分為對照組(368例)和觀察組(300例),對照組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助產士助產護理,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總產程、產后2 h出血量以新生兒窒息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由助產士對產婦實施助產護理,可有效的提升產婦的分娩質量,促進母嬰的健康。
助產護理;分娩質量;產婦
助產士是指具有獨立接生和護理產婦的護士,并熟悉產程進展的每一個環節,可熟悉應對產程中的各種突變情況,從而促進順利分娩[1]。分娩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和生理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產婦不僅有生理的疼痛,還可伴有焦慮、緊張、恐懼等心理上的負面情緒,因此分娩過程如何最大程度的提高產婦的舒適性,提高產婦的分娩質量,對于促進分娩的順利進行有重要意義[2],在本研究中將以在我院產科分娩的產婦為例,分析助產士助產護理對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10月在我院產科分娩的產婦668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有368例產婦未選擇助產士陪伴分娩,設為對照組,另300例產婦選擇助產士陪伴分娩。觀察組年齡18~46歲,平均年齡(35.0±5.0)歲,孕周3 8~4 1周,平均孕周(3 9.0±0.5)周,體重42~85 kg,平均體重(63.0±3.0)kg。對照組年齡19~47歲,平均年齡(32.3±5.5)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5±0.5)周,體重42~88 kg,平均體重(63.5±3.5)kg。對兩組產婦的性別、年齡、體重等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不使用助產士,僅有產科護理人員對其實施護理,包括為產婦及家屬講解分娩的相關注意事項,協助產婦完善術前相關檢查等措施。觀察組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助產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產前護理:在產婦入院后為產婦配備助產士,助產士積極的與產婦溝通,向產婦進行自我介紹,并向產婦展示自己扎實的專業技能,以增加產婦對助產士的了解,并為產
采用SSP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婦介紹圍產期的相關護理內容,增加產婦的心理準備。另外從溝通過程中和產婦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了解產婦的心理特征,對產婦實施心理支持和開導,使其以正確心態看待分娩。
(2)產時護理:對于自然分娩產婦在進入第一產程時,指導其進行適當的活動,并叮囑產婦家屬為產婦準備些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通過少食多餐,補充產婦的能量,為順利分娩做好準備。同時密切關注產程的進展,在宮縮發作過程中指導產婦進行正確的呼吸,緩解宮縮帶來的陣痛感,在進入第二產程時指導產婦學會正確使用腹壓以及正確的發力,在間歇期對產婦實施語言鼓勵,提高產婦的分娩信心。在第三產程不斷為產婦進行鼓勁加油,待胎兒娩出后告知產婦的新生兒的情況,并以稱贊的語氣告知產婦非常勇敢。
(3)產后護理:觀察產婦的會陰情況,處理好會陰傷口,指導產婦進行休息,并及時指導產婦讓新生兒進行母乳吮吸,為產婦及家屬講解胎兒分娩后的護理注意事項,為產婦實施心理疏導,避免產婦發生產后抑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分娩方式,并對比兩組的產程進展時間、產后2 h出血量,并對比兩組的新生兒窒息率。
1.4 統計學方法
2.1 兩組的分娩方式比較
觀察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的陰道助產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分娩方式比較[n(%)]
表2 兩組的產程進展時間和產后2 h出血量比較(±s)

表2 兩組的產程進展時間和產后2 h出血量比較(±s)
組別 n 總產程(h) 產后2h的出血量(mL)對照組 368 13.0±3.0 223.5±60.2觀察組 300 8.2±3.2 152.3±50.3 t值 19.961 18.650 P值 0.000 0.000
2.2 兩組的產程進展時間和產后2 h出血量比較
觀察組的總產程進展時間低于對照組,且產后2 h的出血量也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的新生兒窒息率比較
對照組的新生兒中有15例出現窒息,對照組的新生兒窒息率為4.08%,觀察組中僅有3例新生兒出現窒息情況,觀察組的新生兒窒息率為1.00%,觀察組的新生兒窒息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964,P=0.015,P<0.05)。
分娩是一個復雜的生理過程,不僅受到有生理作用的參與,還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若產婦在生產過程中有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容易引起心理應激反應從而對分娩產程影響。
在常規的分娩護理中是根據交班制度,由2~3名護理人員共同負責同一產婦,容易導致護理過程中相互推脫,責任心不強,無法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3],隨著臨床產科對護理要求的不斷提高,助產士在分娩護理中逐漸起主導作用。
助產士的工作性質是陪伴分娩,其工作內容包括為產婦講制定科學而合理的飲食和運動方案,講解關于分娩的相關知識,對產婦實施心理輔導,在分娩過程中全程陪伴,觀察產婦的生理、心理變化,指導產婦正確分娩,并鼓勵、安慰產婦,為其調整情緒和心態,促進分娩的順利進行[4]。與產科醫生在分娩中的主導作用比較,產科醫生主預防分娩過程的可能會出現的并發癥,并解決并發癥以及處理新生兒的相關不良情況[5],而助產士則更傾向于為產婦解決生理和心理需求,最大程度的提高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生理和心理的舒適性,從而保證產婦順利完成分娩[6]。在本次的研究中結果中可知觀察組的自然分娩率為81.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1.14%,而觀察組的剖宮產率為8.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8.80%,說明對在產婦分娩分娩過程應用助產士助產護理可有效的提高自然分娩率。另外觀察的總產程、產后2 h的出血量和新生兒窒息率也顯著新低于對照組,提示助產士助產護理可促進分娩的順利進行,縮短產程,并減少產后出血量。
綜上所述:在產婦實施助產士助產護理對提高分娩質量有顯著的作用,可在臨床進行推廣。
[1] 王海利,王海莎,段玉娟.助產士全程陪護對分娩質量的影響觀察[J].生殖醫學雜志,2015,24(5):415-418.
[2] 劉 嘉,馮世萍,夏珊敏.助產士門診模擬分娩教育對初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4,29(14):1-3.
[3] 張 莉.陪伴助產對分娩質量影響的相關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24):149-150.
[4] 楊芝英.助產士助產護理對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7):361-362.
[5] 吳榮華.助產士的護理對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28(10):1578-1579.
[6] 張秀妮.助產士護理對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0(2):200-201.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17.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