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凝秋
(江陰市中醫院骨科,江蘇 無錫 214400)
中西醫結合護理預防胸腰椎骨折術后腹脹便秘的臨床價值研究
袁凝秋
(江陰市中醫院骨科,江蘇 無錫 214400)
目的 探究中西醫結合護理對胸腰椎骨折術后腹脹便秘的預防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接受常規護理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為對照組,并選擇同期接受中西醫結合護理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為觀察組,并對兩組患者護理后腹脹持續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腸鳴音以及腹脹便秘發生率情況予以對比。結果 觀察組的腹脹持續時間與首次排便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P<0.05);觀察組的腸鳴音比對照組小(P<0.05);對照組腹脹便秘發生率為26.67%,觀察組腹脹便秘發生率為6.67%,觀察組腹脹便秘發生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西醫結合護理對胸腰椎骨折術后腹脹便秘的預防效果較好,可使患者的臨床癥狀與體征顯著改善,降低患者腹脹便秘發生率,促使患者快速康復。
中西醫結合護理;胸腰椎骨折術;腹脹便秘;臨床價值
胸腰椎骨折后很容易出現腹脹便秘的情況,腹脹便秘的出現和不同因素導致的內臟植物神經紊亂具有相關性,如果護理干預不合力,腹壓升高以后很容易對下腔靜脈回流造成影響,對手術治療效果與預后造成嚴重影響[1]。本研究探究了中西醫結合護理對胸腰椎骨折術后腹脹便秘的預防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24~84歲,平均年齡(51.55±9.45)歲;骨折部位:12例腰椎,10例胸椎,8例胸腰椎。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5~85歲,平均年齡(51.78±9.98)歲;骨折部位:14例腰椎,12例胸椎,4例胸腰椎。兩組患者年齡與骨折部位等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包括健康教育與飲食指導等;觀察組實施中西醫結合護理,具體操作如下:第一,心理干預。術后患者由于翻身等需要被人幫助,再加上不可以正常工作與活動等因素的影響,患者很容易出現抑郁等不良情緒,負面情緒的出現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使胃腸道蠕動明顯減弱,促使胃部分泌較多胃酸,腹脹加重;特別是焦慮會導致盆底肌群緊張度明顯增加,進而導致排便時肛門職場矛盾運動,引發便秘的出現。此外,部分患者怕麻煩別人,會將排便次數盡可能減少,對便意進行抑制,引發排便反射明顯減弱,長時間就會出現便秘。因此,護理人員應該按時巡回病房,對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嚴密觀察,勤和患者溝通,主動關心患者,對患者的心理狀態與顧慮充分了解,認真疏導,使患者的情緒較穩定。將疾病有關知識向患者與家屬講解,告知心情和疾病進展的聯系,將抑制便意的危害告知患者。指導患者放松情緒的方法,使患者逐步樹立信心與安全感,將不同顧慮充分消除,保持良好的心態,一定情況下請心理科醫生進行會診,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護理工作。第二,幫助患者掌握床上排便的方法。患者已經習慣了平時的坐姿或蹲姿排便,腰椎骨折以后要求臥床排便,患者很難習慣此種排便方式與環境,導致排便困難,出現便秘的情況。護理人員需要幫助其盡快適應床上排便,指導其利用便器,并為患者營造較好的排便環境,床四周利用拉簾進行遮擋,將患者害怕別人看見等顧慮充分消除;對患者定時排便習慣進行培養,指導患者每天都按時完成排便動作,強化排便動作。不管是否存在便意,均需要堅持做排便動作,時間為5~10 min,繼而對腸壁內感覺器進行刺激,刺激信號傳導脊髓骶段排便中樞,上傳到大腦皮層,促使大腦皮層產生排便沖動,強化直腸平滑肌的蠕動,收縮與放松提肛肌、肛門括約肌,促使大便的順利排出。第三,中藥的利用和護理干預。針對便秘嚴重者,把6 g番瀉葉用200 mL沸水進行浸泡,浸泡25 min后服用,1次/d,便通后就可以停止。由于不同浸出時間與方法對番瀉葉有效成分萃取有直接的影響,護理人員需要將浸泡方法與浸泡時間充分告知患者,保證藥物的治療效果。服用番瀉葉后需要對患者腹痛腹脹、排便次數等情況認真觀察,如果產生瀉下不止等情況需要馬上停止用藥,并通知醫生及時進行處理。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分析有關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腹脹持續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與腸鳴音情況對比
觀察組腹脹持續時間與首次排便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P<0.05);觀察組的腸鳴音比對照組小(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腹脹持續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與腸鳴音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腹脹持續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與腸鳴音情況對比±s)
n腹脹持續時間(d)腸鳴音(次/min)首分組次排便時間(h)對照組304.34±1.073.11±0.3926.35±5.10觀察組302.19±0.955.04±0.4315.56±4.79 t -8.229918.20978.4467 P -<0.05<0.05<0.05
2.2 兩組患者出現的腹脹便秘情況對比
對照組出現8例腹脹便秘,發生率為26.67%;觀察組出現2例腹脹便秘,發生率為6.67%。觀察組的腹脹便秘發生率比對照組低(x2=4.3200,P<0.05)。
腹脹便秘屬于一種常見的胸腰椎骨折術后并發癥,一些患者與家屬對排便的重要性沒有充分認識,產生便秘后用力排便的情況,引發腹壓明顯增加,傷處疼痛明顯嚴重,還可能在排便時用力不當,引發體位變化與骨折移位的情況出現,對疾病的康復具有不利影響[2-3]。相關研究顯示:中西醫結合護理可使胸腰椎骨折術后患者的腹脹便秘情況有效預防[4]。本研究借助全方面與科學的中西醫結合護理,強化心理干預、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床上排便習慣以及中藥護理等措施,可使患者的腹脹便秘發生率明顯降低,縮短腹脹持續時間、首次排便時間,改善患者的痛苦,促使患者快速康復[5-6]。
本研究結果表明,中西醫結合護理在胸腰椎骨折術后患者中應用,可使患者的腹脹持續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腸鳴音、腹脹便秘發生率明顯優于常規護理,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
總而言之,西醫結合護理對胸腰椎骨折術后患者腹脹便秘的出現具有預防作用,可使患者的康復時間明顯縮短。
[1] 虞臘青.以問題為中心的護理質量改進模式在預防胸腰椎骨折患者術后并發癥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5,1(4):92-93.
[2] 李五妹,葉萬麗,曹魯梅.子午流注開穴貼敷治療胸腰椎骨折術后便秘的療效及護理[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7):63-65.
[3] 陸 琴,顧羊林.生大黃加薄荷油臍部貼敷防治胸腰椎骨折后腹脹便秘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5):56-57.
[4] 車雪梅.胸腰椎骨折手術的中西醫結合護理[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125-126.
[5] 徐艷花.胸腰椎骨折病人腹脹便秘的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47):374.
[6] 劉 靜.中西醫結合護理在單純性胸腰椎壓縮骨折中應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9):66-67.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8.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