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梅,王海燕
(新疆烏蘇解放軍第十五醫院,新疆 烏蘇 833000)
心理干預對產婦產后抑郁情況的影響分析及護理觀察
張長梅,王海燕
(新疆烏蘇解放軍第十五醫院,新疆 烏蘇 833000)
目的 探討心理干預在產婦產后抑郁癥治療的的價值,為今后臨床實踐提供理論指導。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產后抑郁患者56例,按照治療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8例。對照組給予基礎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添加心理干預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HAMA評分和HAMD評分與治療前相比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比較對照組,實驗組的臨床護理具有明顯的較高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實驗組明顯更具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產后抑郁癥的產婦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緩解抑郁情況,提高最終的治療有效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產婦產后抑郁癥;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心理干預護理
產后抑郁癥在女性精神病中最為常見和典型的一種,在女性生產后,由于身體激素、社會角色的改變以及家庭影響帶來的心理變化。產后抑郁癥發生率在15%~30%,還會引發失眠、頭痛、身痛、頭昏、眼花、耳鳴等并發癥,嚴重影響了我國產婦的健康和安全[1]。一些產后抑郁癥患者經常感到心情壓抑、郁悶,常因小事大發脾氣,影響夫妻關系和家庭和諧,甚至蔓延到朋友、工作中去[2]。對于這樣大面積的抑郁癥情況,相關醫學專家提出一些干預措施,有心理治療、常規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電休克治療,根據患者抑郁程度的不同予以不同的治療方法[3-4]。本研究主要分析心理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癥患者后期治療恢復效果,我院對收治的產后抑郁癥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產后抑郁患者56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為:患者均被明顯診斷為產后抑郁癥,均未患有嚴重的心肺障礙和精神障礙疾病,均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按照治療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28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需要接受一般性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需要接受常規檢查和產后抑郁癥知識宣教等基本性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心理護理,具體為:(1)充分調動患者家屬的參與性,在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向家屬解釋產后抑郁癥的病理和治療方式等,由于產婦患上產后抑郁癥后出現明顯的焦慮和懷疑情緒,這種情緒也會影響到家屬,所以護理人員必須要做好溝通工作,提高患者和家屬的治療依從性。(2)及時關注患者心理情緒變化。護理人員需要實時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一旦出現問題要及時的給予疏通和處理。在平時的護理過程中可以通過播放音樂,舉辦娛樂性的活動等使患者的不良情感得到宣泄,構建起較好的醫患關系,從而為今后的治療奠定堅實的基礎。(3)充分發揮肢體語言的作用,護理人員可以在傾聽患者傾訴的同時,采用合適的肢體動作,如借助手勢,撫摸等手勢來幫助患者樹立起積極向上的心態,當然也可以給她們更多外出的機會,通過散步、曬太陽、看風景等方式放松心情。
1.3 評判標準
漢密爾頓焦慮量表主要是對患者的生活態度和心情等開展判定,具體需要由兩位經驗豐富的判定者在對患者進行觀察和評價的基礎上進行評分;抑郁量表中包含相應的內容和分數評判標準,只需要根據表格中對應的癥狀進行評分,其中7分以下為正常,若高于7分為抑郁情況相對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3.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 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HAMA、HAMD評分情況
漢密爾頓焦慮量和漢密爾頓抑郁量進行評定結果顯示,實驗組評分在<1~7分27例,平均分數(5.25±0.41)分,只有1例疑似抑郁癥;對照組評分在<1~7分19例,平均分數(6.75±0.89)分,7例疑似抑郁癥,2例確定為抑郁癥。
2.2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妊娠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階段,女性的心理和情緒在這個階段也十分容易發生變化,尤其是出現不少負面情緒,而抑郁、焦慮等心理則會從臨產前一直持續到患者的產褥期、產后抑郁癥是女性最常見的精神障礙類疾病,一般在產后的兩周之內發生,厭食、易疲倦等是常見的表現,甚至會出現自殺和殺嬰等情況[5]。在基本治療過程中也需要關注患者的心理情緒。本次對觀察組輔助以心理干預護理,結果顯示其護理效果和HAMA/HAMD評分均明顯優于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的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產后抑郁癥的產婦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緩解抑郁情況,提高最終的治療有效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黃穎紅.護理信息干預產婦家庭支持系統對預防產后抑郁的影響研究[D].廣西醫科大學,2014.
[2] 陳 萰.心理護理干預對非母嬰同室病理新生兒產婦產后抑郁和生活能力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2,25:150-151+154.
[3] 殷開艷.心理干預對產婦產后抑郁情況的影響情況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74:179+182.
[4] 張 玲.心理護理干預對產婦產后出血所致焦慮和抑郁性心理障礙的影響[J].現代實用醫學,2013,12:1373-1374.
[5] 嚴邱英,李 倩.心理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產婦的影響及抑郁與焦慮量表評價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22:14-16.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18.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