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芳,李 莉,李 芳*,何青青
(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影響小兒淺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相關性因素研究
李文芳,李 莉,李 芳*,何青青
(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湖北 十堰 442000)
目的 探討影響小兒淺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相關因素。方法 選取2016年03月~2016年05月我院兒科收治的20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根據留置時間分為長時間組和短時間組,各100例,收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及實驗室檢查結果,采用單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對其留置時間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結果 與短時間組患者相比,長時間組患者在穿刺部位、靜脈炎、液體血管外滲、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75%乙醇消毒、抗生素使用、輸血等方面有明顯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頭部穿刺、血紅蛋白水平及抗生素使用是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獨立保護因素,靜脈炎、液體血管外滲是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獨立危險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探討分析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相關因素,加強相關因素的管理,對延長靜脈留置時間,減少患兒痛楚,方便臨床給藥具有重要意義。
小兒;淺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回歸分析
靜脈輸液是小兒臨床給藥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靜脈留置針由于具有減少穿刺次數、方便給藥、便于固定、減少患兒痛楚及護士工作量等優點而被廣泛用于小兒臨床治療過程[1]。但在該技術的推廣中,部分患兒由于多種原因出現留置時間較短、并發癥較多等情況,嚴重影響技術的使用效果。本研究通過對可能影響小兒淺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為延長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減少患兒痛苦、提高給藥效果提高一定的臨床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03月~2016年05月我院兒科收治的需要靜脈輸液的20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入院前神志清醒、發育正常。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齡1~6歲;病情輕癥60例,中癥110例,重癥30例;頭皮組120例,手足組80例。根據留置時間分為長時間組和短時間組,各10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所有穿刺均由接受靜脈留置針培訓且工作經驗在2年以上的護士進行,該研究內容經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家屬知情同意。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入院前神志清醒且未接受靜脈輸液治療;(2)需要接受間歇性的靜脈給藥;(3)預計輸液時間在3天以上;(4)知情同意參與該研究且臨床資料記錄詳實。
排除標準:(1)血管畸形或發育異常患兒;(2)凝血功能異常;(3)持續接受腐蝕性的藥物治療;(4)滲透壓大于600 mOsm/L的患兒。
1.3 方法
頭皮留置:選擇合適的血管,刮掉靜脈附近的毛發后進行皮膚消毒,過程一般由兩人協同完成。一人協助固定患兒,一人旋動留置針套管,左手繃緊頭皮,右手持針翼與頭皮呈15~30°進針,回血后降低角度并持續進針2 mm;左手按住Y型接口,右手捏緊針翼將針芯先退出約2~3 mm,軟管完全送入后再將針芯完全退出。結束后選用透明貼黏住軟柄下方,同時以穿刺點為中心貼上防水透明貼標注穿刺日期,最后用網狀繃帶固定。
手足留置:一人協助固定患兒并提供器物,另一人選擇手/足血管,穿刺方法同頭皮留置,見血后降低推送角度并持續進針約2 mm,右手固定針柄后左手迅速沿血管方向推送軟針,固定及敷貼同頭皮留置,最后采用彈力繃帶將留置針全部包埋。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
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采用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對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單因素分析
對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可能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發現,長時間組患者的頭部穿刺比例、血紅蛋白水平、白細胞水平、血小板水平、75%乙醇消毒比例、抗生素使用比例及輸血比例顯著高于短時間組患者,(P<0.05);長時間組患者的靜脈炎發生比例、液體外滲比例顯著低于短時間組患者,(P<0.05),兩組患者的穿刺部位感染情況無明顯變化,(P>0.05),見表2。
2.2 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多因素分析
以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以靜脈留置時間為因變量進行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頭部穿刺、血紅蛋白水平及抗生素使用是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獨立保護因素,靜脈炎、液體血管外滲是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3。

表2 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單因素分析

表3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影響小兒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因素分析結果
小兒靜脈較短且彎曲較多,小兒靜脈留置針因其具有較好的柔韌性和對溫度敏感易軟化、對血管壁刺激較小的優點,可以在血管內保留較長時間,有效減少患兒的痛苦,因此深受家長及護士的喜愛[2, 3]。但在實際工作中,留置針的使用仍存在一定的隱患,部分患兒由于個體差異、穿刺位置、護理等原因,經常出現留置針脫落、炎癥、感染等情況,導致留置終止。
本研究中,筆者收集本院收治的200例小兒淺靜脈留置針輸液患兒為研究對象,統計所有患兒留置針的留置時間,以留置時間中位數為界限將患兒分成長時間留置組(長時間組)和短時間留置組(短時間組),兩組患兒的留置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但在性別、年齡、病情方面無明顯變化,(P>0.05)。統計分析可能影響兩組患兒留置時間的因素發現,與短時間組相比,長時間組患者的頭部穿刺比例、血紅蛋白水平、白細胞水平、血小板水平、75%乙醇消毒比例、抗生素使用比例及輸血比例顯著較高,(P<0.05);而長時間組患者的靜脈炎發生比例、液體外滲比例顯著低于短時間組患者,(P<0.05),但兩組患者的穿刺部位感染情況無明顯變化,(P>0.05)。其中血紅蛋白水平、白細胞水平及血小板水平均屬于血象相關的因素,這三種因素水平越低,其留置時間越短,此研究結果與白艷玲等[4]人的研究結論相似。李萍等[5]的研究結果發現,頭皮穿刺的留置時間顯著高于手足穿刺,與本研究結論相似,分析這可能與頭部容易護理、接觸較少等因素相關。李春營[6]的研究結果表明使用75%的乙醇消毒可以有效減少穿刺部位感染及靜脈炎的發生,本研究則發現,乙醇穿刺部位消毒可以有效減少創口感染的發生。靜脈炎、液體血管外滲是靜脈留置針留置期間常見的并發癥[7],血管選擇不當,留置針型號不合適、高濃度的藥物、高滲性的藥物、輸液速度過快等原因均可造成靜脈炎的發生[8],因此靜脈炎是影響留置時間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穿刺部位消毒不徹底造成的感染也是引發靜脈炎的重要原因。根據上述單因素分析結果,我們對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相關因素進行Logistic的多因素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頭部穿刺、血紅蛋白水平及抗生素使用是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獨立保護因素,靜脈炎、液體血管外滲是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1)。
綜上所述,小兒淺靜脈留置針的留置時間瘦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穿刺部位、血紅蛋白水平、靜脈炎、液體血管外滲是影響靜脈留置的的獨立因素。但在臨床上,通常是多種因素同時出現作用,導致留置失敗。因此,在穿刺及護理過程中需要認真對待每一步驟,極大限度的增強防范意識、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才可能最大限度的發揮留置針的優點,減少患兒痛楚,提高醫護人員工作效率。
[1] 李紅梅,李 敏,蔡大會.兒科嬰幼兒應用靜脈留置針的影響因素和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12,9(6):158-159.
[2] 羅淑媛,覃芳華.兩種小兒靜脈留置針穿刺方法的效果觀察[J]. 現代臨床護理,2013,12(4):17-18.
[3] 楊 芳,周 慧,杜春萍.小兒靜脈留置針的護理進展[J].華西醫學,2011,26(1):149-151.
[4] 白艷玲,李武平,劉 冰,等.血液病患者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及影響因素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8):723-724.
[5] 李 萍,李德麗,于 卓.小兒不同部位靜脈留置套管針的效果比較及管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8):921-922.
[6] 李春營.75%乙醇消毒對淺靜脈留置針保留時間長短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2,41(9):948-949.
[7] 閆俊芬.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臨床護理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1,20(33):4318-4321.
[8] 王 穎.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影響因素的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7):1242-1242.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2
B
ISSN.2096-2479.2017.18.103.02
李文芳,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兒科基礎及臨床研究
李芳,本科,副主任護師,E-mail:whchenliang@163.com
基金:湖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基金號:B201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