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娜
(河南省鄭州市兒童醫院,河南 鄭州 450053)
改良留置針穿刺法預防靜脈輸液不暢的效果研究
何麗娜
(河南省鄭州市兒童醫院,河南 鄭州 450053)
目的 研究分析改良留置針穿刺法預防靜脈輸液不暢的效果及其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靜脈輸液患兒26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30例,對照組患兒行常規留置針穿刺法,觀察組患兒行改良留置針穿刺法,觀察記錄對照組與觀察組靜脈輸液患兒留置針留置期間的輸液通暢情況、靜脈炎發生率與家長滿意率。結果 采用傳統留置針穿刺法的對照組患兒輸液通暢率為65.4%,靜脈炎發生率為0%;采用改良留置針穿刺法的觀察組患兒輸液通暢率為95.4%,靜脈炎發生率為0%。觀察組輸液通暢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均無靜脈炎發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家長滿意率98.5%,顯著高于對照組84.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改良留置針穿刺法在保證不增加靜脈炎發生率的情況下,可有效預防靜脈輸液不暢,降低了患兒的痛苦和護士的工作量,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改良留置針;穿刺法;輸液不暢
流行病學顯示,在我國住院患者的平均靜脈輸液概率在70%以上[1]。靜脈輸液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手段之一,留置針因其留置后可避免反復穿刺對靜脈造成傷害,同時不影響患兒正?;顒?,避免不必要的身心痛苦,成為了靜脈輸液穿刺的首選工具。但其也存在易出現液體外滲、導管堵塞等會造成輸液不暢的缺點,此時往往需要由護士采用膠帶將留置針往后拖拉固定,以保證輸液順暢進行[2]。傳統的留置針穿刺法患兒順應性差,護士的工作量較大。本研究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靜脈輸液患兒,行改良留置針穿刺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分析回顧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靜脈輸液患兒26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30例。對照組男78例,女52例,平均年齡(1.1±0.8)歲;觀察組男74例,女56例,平均年齡(1.3±0.7)歲。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本研究中穿刺護士均為經過專業培訓,且工作時間>5年者。敷貼型號為6×7 cm(愛立敷iv3000型),留置針型號為24號BD封閉式?;純捍┐滩课豢筛鶕純呵闆r進行調整,首選頭部。以頭部為例,對照組患兒在常規消毒后,由護手右手持針與血管呈35~45°角進針以減少皮下滑行距離,若患兒血管較細,則應避免直接穿刺?;匮髮⒔嵌冉档屠^續進針2 mm,針芯退5 mm,將導管全部送入血管后針芯全部退出,立即敷貼固定。觀察組消毒與穿刺方法與對照組一致,但送導管時在剩余1~2 mm時停止送入,退針與敷貼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對照組與觀察組靜脈輸液患兒留置針留置期間的輸液通暢情況、靜脈炎發生率與患兒家長滿意度,完全通暢判斷標準為輸注滴數≥50滴/min。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采用傳統留置針穿刺法的對照組患兒輸液通暢率為65.4%,靜脈炎發生率為0%;采用改良留置針穿刺法的觀察組患兒輸液通暢率為95.4%,靜脈炎發生率為0%。觀察組輸液通暢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兒均無靜脈炎發生,(P>0.05)。見表1。且觀察組家長滿意率98.5%,顯著高于對照組84.6%,(P<0.05)。

表1 兩組患兒輸液通暢情況與靜脈炎發生情況[n(%)]
留置針穿刺法廣泛應用于臨床靜脈輸液,但其在應用時常會發生輸液不暢情況,通常由護士用膠帶往后拖拉留置針并固定使輸液恢復通暢,但時間一長,由于患兒愛活動的特性或膠帶松動等原因,靜脈輸液通暢性會再次受到影響[3]。傳統的留置針穿刺法使得護士的工作量加大,患兒的順應性和治療滿意度降低。有研究證明后撤留置針0.1 cm可有效改善通暢性,但其需更換輔料,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治療費用[4]。常規留置針穿刺法輸液不暢的原因主要為導管全部送入血管后,患兒在留置期間由于運動等原因,針栓會與導管連接處會形成夾角[5]。護手在穿刺時將導管預留1~2 mm在血管外即可避免夾角的形成,較好的預防輸液不暢的發生。且敷貼仍是固定在無菌區域中心范圍,靜脈炎發生率也不會增加。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傳統留置針穿刺法的對照組患兒輸液通暢率為65.4%,靜脈炎發生率為0%;采用改良留置針穿刺法的觀察組患兒輸液通暢率為95.4%,靜脈炎發生率為0%。觀察組輸液通暢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兒均無靜脈炎發生,(P>0.05),且觀察組家長滿意率98.5%顯著高于對照組84.6%,(P<0.05)。
綜上所述,改良留置針穿刺法在保證不增加靜脈炎發生率的情況下,可有效預防靜脈輸液不暢,降低了患兒的痛苦和護士的工作量,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1] 崔靈靈,潘愛紅,戴 玲. 靜脈治療專業小組在靜脈輸液持續質量改進中的實踐[J]. 護理學報, 2016, 23(21):42-45.
[2] 滕敬華, 鐘慧琴, 李小力. 外周靜脈留置針應用預充式導管沖洗器封管與肝素鈉溶液封管效果的Meta分析[J]. 護理研究, 2017, 31(1):58-64.
[3] 杜青愛, 馬春利. 護理程序對兒科留置針患兒并發癥及舒適度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6, 20(6):190-192.
[4] 萬 麗. 嬰幼兒外周靜脈留置針穿刺置管方法的研究進展[J]. 護士進修雜志, 2016, 31(9):784-786.
[5] 張 靜, 何淑貞, 靳愛紅,等. 106例小兒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外滲的原因分析[J]. 護理研究, 2016, 30(12):1533-1534.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2
B
ISSN.2096-2479.2017.18.1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