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培亞,周宜芳,楊 娟,孫 勇,楊 鋒,*
(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七醫院南京軍區燒傷研究所,江蘇 徐州 221004;2.徐州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4;3.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江蘇 徐州 221004)
·外科護理·
家庭護理干預對頭面部燒傷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
馬培亞1,周宜芳1,楊 娟1,孫 勇1,楊 鋒2,3*
(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七醫院南京軍區燒傷研究所,江蘇 徐州 221004;2.徐州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4;3.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江蘇 徐州 221004)
目的 探討家庭護理干預對頭面部燒傷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科就診的頭面部燒傷患者73例作為研究對象,基于倫理學原則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研究組37例實施家庭護理干預,對照組36例給予常規護理,所有患者均于出院后3個月采用自制護理質量評價量表評估護理質量。結果 研究組患者在健康教育認知度、遵醫率、接受治療和配合治療情況、心理改善情況、患者及其家屬滿意度方面均較對照組有顯著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家庭護理干預有利于提高頭面部燒傷患者的護理質量,應常規開展。
家庭護理干預;頭面部;燒傷;護理質量
頭面部因皮膚暴露,是燒傷最易累及的部位之一。因部位特殊,頭面部燒傷具有如下特點:組織疏松,血運豐富,傷后腫脹顯著,并發休克機會多;深度創面焦痂使水腫向內擴張,易引起呼吸道梗阻,甚至阻礙頸靜脈回流,誘發腦水腫;眼耳鼻口咽器官合并燒傷,分泌物易引起創面感染;深度創面愈合后引起面部畸形,甚至容貌損毀[1]。巨大的肉體痛苦,持續的精神創傷,嚴重的瘢痕畸形攣縮,都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較大影響,迫切需要提高其治療效果。本研究對在我科就診的頭面部燒傷患者采取一系列家庭護理干預措施,包括指導開展術后康復治療,注重患者重返社會的心理支持等,探討家庭護理干預對頭面部燒傷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以期為患者生活自理、社會交往、恢復工作等創造條件,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科就診的頭面部燒傷患者73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3例,女30例,年齡2~64歲,平均年齡37.2歲。燒傷原因:火焰燒傷23例,電擊燒傷1例,熱液燒傷47例,化學燒傷2例;燒傷面積3%~60%,單純頭面部燒傷28例,頭面部燒傷合并多處皮膚燒傷45例;燒傷深度:淺Ⅱ度17例,深Ⅱ度44例,Ⅲ度12例。
1.2 病例選擇
納入標準:①初次治療的頭面部燒傷患者;②理解研究內容,并知情同意者。排除標準:合并有全身惡性腫瘤、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及精神疾患等全身系統性疾病者。
1.3 干預方法
將患者按入院順序隨機分為研究組37例與對照組36例。在護理倫理學基本原則下[2],對照組在患者入院時給予積極的創面局部處理后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及常規心理干預,各班護士按工作時間完成對患者健康宣教、治療、護理、心理干預等工作,出院時給予常規的出院指導,并告知復診時間。研究組則在常規護理和常規心理干預基礎上,采取家庭護理干預措施。于患者入院后第三天開展家庭成員培訓,出院時在常規出院指導基礎上采用制定家庭護理計劃等方法進行干預。具體內容如下:①家庭成員培訓:住院期間對患者家屬進行相關內容的培訓,由責任護士詳細告訴患者家屬住院期間及出院后要進行的護理干預措施,克服燒傷恐懼癥,并要求家屬作筆記,督促每一位家屬掌握干預內容。②制定家庭護理計劃:根據培訓內容及患者具體情況,制定詳細而完整的家庭護理計劃并提出近期目標及遠期目標。③電話隨訪:每周一次,了解并督促家庭護理的開展,總結不足,適時調整。④監測生理指標及康復治療進展:血壓、血脂、血糖、體質指數、面部表情及功能活動等。⑤家庭康復環境的營造:實施家庭護理干預的過程中,家庭成員相互配合,主動營造輕松、積極、樂觀的生活環境,避免出現爭吵、厭倦等不良情緒,并主動給予患者積極的心理暗示和支持。同時兩組患者均給予積極的安全管理,幫助制作應急救護卡,并隨身攜帶,卡片上填寫患者姓名、家人聯系電話及住址等相關的信息,減少意外事件發生,并鼓勵患者接受現實,認識疾病,戰勝疾病。
1.4 護理質量評估
采用自制護理質量評估量表,于患者出院后3個月通過觀察兩組患者對與疾病相關的健康教育認知度、遵醫率、接受治療和配合治療情況、心理改善情況、患者及其家屬滿意度等方面評價護理質量。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對研究組和對照組所得數據作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出院后3個月時在健康教育認知度、遵醫率、接受治療和配合治療情況、心理改善情況、患者及其家屬滿意度方面均較對照組有顯著優勢,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相關指標的情況比較
3.1 頭面部燒傷患者護理的特殊性
頭面部因其位置暴露,遭受燒傷的機會較其他地方大,臨床頭面部燒傷約占燒傷總患者數的50%~85%[3],且由于其組織結構的特殊性,較易伴發腦水腫、呼吸道梗阻等并發癥。在臨床工作中我們也發現頭面部燒傷患者的護理有其自身特殊性,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部位特殊,位于呼吸道最上端且鄰近顱腦,易發生嚴重并發癥,治療和護理具有緊迫性;②患者年齡跨度大,燒傷原因較多,增加了護理的難度和復雜性[4];③頭面部燒傷患者多遺留嚴重的顏面部瘢痕或器官畸形、損毀,心理改變迅速而巨大,使護理工作存在較多的不可預知性,需嚴密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況,針對具體情況,采取心理護理干預。④護理工作勞動強度大,應積極與患者家屬溝通,獲得協助。本研究73例患者中出現腦水腫、呼吸道梗阻等嚴重并發癥者21例,救治緊急,合理的治療及精心的護理就顯得同樣尤為重要。頭面部燒傷患者心理的改變是巨大而迅速的,尤其是年輕患者,更是打擊性的,在常規護理及常規心理干預的基礎上讓患者家屬協助進行家庭護理干預是患者最易接受的方式,也最容易獲得患者的信任和認可。此外,頭面部燒傷的預防更是家庭護理干預的重要工作,應根據嬰幼兒或老年人等人群的自身特點,積極引導,遠離熱源,有效管控。
3.2 家庭護理干預對頭面部燒傷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
本研究通過一系列家庭護理干預措施,加強健康教育力度,制定個性化的家庭護理計劃,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參與護理、參與治療的意識,在更大程度上調動患者自身的積極性,提高其主動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獲得良好的醫從性,為及時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把握最佳的治療時機提供條件。
患者住院期間,醫院是醫療的主要場所,患者出院后,家庭是康復的主要場所,更是院外護理的重要環節,家庭成員作為患者最親近的人,開展護理工作更具有優勢,是綜合性的,全面性的,直接關系著患者的護理質量和疾病的預后。頭面部燒傷患者因容貌改變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5],融洽的家庭氛圍,輕松、積極、樂觀的生活環境會帶給患者生活的勇氣,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出院后三個月,實施家庭護理干預的患者在健康教育認知度、遵醫率、接受治療和配合治療情況、心理改善情況、患者及其家屬滿意度方面均顯著提高,說明家庭護理干預對于患者更易接受和認同,更易獲得較好的最終治療效果。在心理改善情況方面,研究組較對照組優勢明顯,亦說明家庭護理干預在頭面部燒傷患者心理改善方面更是具有獨特的優勢[6]。因此,我們認為家庭護理干預是臨床護理的有益補充,對最終提高患者的護理質量,改善生活質量是不可或缺的,應常規開展。
限于患者個體機體狀態存在差異,家庭成員對疾病認知程度不同及自制護理質量評估量表客觀性程度的影響,本研究結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更客觀地大樣本研究仍十分必要。
[1] 田 鈞,胡小龍,胡大海.努力提高頭面部嚴重燒傷救治水平[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2,6(18):5393-5396.
[2] 劉耀光.護理倫理學[M].中南大學出版社,2008:72-79.
[3] 金明月,崔玉晶,陳麗晶.14例重度天然氣爆炸大面積頭面部燒傷患者急性體液滲出期的護理[J].吉林醫學,2011,(26):5543.
[4] 黃麗芳,周 潔.影響頭面部灼傷患兒照護者健康宣教依從性的多因素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2015,(3):368-370.
[5] 邢小紅,黃桃英.頭面部燒傷患者194例的心理護理體會[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1,(24):2282
[6] 黃冬梅,等.成人頭面部燒傷心理護理的探討[J].中國燒傷創瘍雜志,2010,(3):228-231.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0.52.02
楊鋒(1985.9.-),男,碩士研究生,山東棗莊人,主治醫師/講師,研究方向:口腔頜面部軟組織整形
南京軍區重點課題(12Z10);徐州市科技計劃項目課題(KC14SH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