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自英
(無錫市惠山區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蘇 無錫 214187)
人性化護理在助產士臨床工作中的應用
雍自英
(無錫市惠山區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蘇 無錫 214187)
目的 明確人性化護理在助產士臨床工作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2在我院進行生產的產婦160例,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實驗組進行人性化護理,比較其分娩結果。結果 實驗組的護理效果更好,滿意度和順產率分別為98.75%和92.50%;對照組的護理效果一般,滿意度和順產率分別為92.50%和7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該方法可以提高產婦生產的安全性,應該進行全面的推廣。
人性化護理;助產士;順產率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而分娩是生命的傳遞。在女性的人生中分娩,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通過恰當的助產,可以使產婦的生產過程中更加安全。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進行生產的產婦160例產婦,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80例。實驗組中52例第一次經歷生產的孕婦和28例之前經歷過生產的產婦[1],年齡21~39歲,平均年齡(23.6±3.0)歲,孕期9~10個月,平均(38.5±0.5)周;對照組中46例第一次經歷生產的孕婦和34例之前經歷過生產的產婦,年齡23~40歲,平均年齡(24.2±2.7)歲,孕期9.5~10個月,平均(38.3±0.5)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人員采用常規方法進行護理,研究組人員進行全方位人性化助產士護理。
1.2.1 分娩之前的心理護理
在進行生產之前,需要對孕婦進行專業的產前指導,解答其心里的疑惑與謎團,使其對分娩有一個具體的認識,減少因為未知帶來的恐懼,使其緊張的心情得到舒緩,對于生產過程更加有信心[2]。另一方面,需要告知產婦生產的前兆以及應該進行注意的事項,讓其做好心理準備,同時也需要使其明確生產過程中的該如何配合醫生,使順產的概率得到提升。
1.2.2 分娩過程中進行的護理
在生產過程中,助產士需要全程陪護,對于其生產過程中的各項需要必須實時了解,同時指導孕婦與醫生進行配合。在進行生產過程中,幫助其調整正確的呼吸節奏,在一定程度內減輕孕婦的疼痛感,關注孕婦的整體情況,需要根據情況進行相對應處理。在生產結束以后,告知其家屬生產全程中產婦和胎兒的各項情況。在生產進行到第二產程時,助產士需要采用正確的方法對產婦進行腹壓,在其宮縮時幫助其充分放松,使其休息更加有效,體力可以得到更大的恢復,幫助胎兒的盡快生產[3]。
1.2.3 產后護理
在產婦完成生產過程之后需要采用心理干預的手段進行護理,指導其進行正確的哺乳,與產婦多進行交流,幫助其盡快適應身份的轉換,避免其產生抑郁的心理疾病,同時,建議產婦進行適當的運動,盡快恢復身體健康。還要囑咐其進行定期的復查,檢查其子宮的恢復狀況[5]。
1.3 觀察指標
在生產過程中,實現了孕婦的自然生產同時母子平安即為滿意;在整個過程中,實現了產婦的自然生產,但是整個生產過程比較長,產婦發生出血即為比較滿意,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孕婦出現難產跡象,但是經過醫護人員的全力搶救,實現母子平安即為效果一般,對比兩組產婦的各項生產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產婦的順產率以及生產滿意度進行對比
實驗組的滿意度為98.75%,順產率為92.50%,而對照組的滿意度為78.75%,順產率為7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產婦滿意度和順產率對比[n(%)]
2.2 對兩組人員生產過程中所用時間進行對比
實驗組人員的第一產程為6.56±1.02,第二產程為0.84±0.54,第三產程為11.3±1.13,對照組人員的第一產程為7.14±1.56,第二產程為1.22±0.79,第三產程為11.9±1.57。兩組人員第一產程與第二產程時間比較,(P<0.05),而第三產程兩組人員之間比較,(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的生產時間對比
在本次對比試驗中,發現通過人性化護理,產婦對生產過程滿意度從79%變為98.9%,得到了明顯的提高。順產率也由75%提高至93%,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產婦的生產時間也大大縮短,提高了整個生產過程的安全性。總之,通過全方位的人性化護理,在孕婦生產的整個階段進行針對性的護理,滿足產婦的各項需求,可以使生產過程更加安全[5]。所以,為了提高產婦生產的安全性,增加其自然生產的概率,我們需要將該方法進行全面的推廣,使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得到最好的護理。
助產,是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通過恰當的助產,可以使產婦的自然生產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對于孕婦與胎兒的生命安全也可以更加有保障,應該在臨床上進行全面的推廣。
[1] 馮世萍,吳奇云,夏珊敏.微型臨床演練評估在助產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1):22-26.
[2] 張秀華,唐曉英, 祝 艷,等.積極心理學理論在助產士學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醫學信息, 2017,30(7):114-116.
[3] 朱方億,代曉濤,駱書菊. PDCA在進修助產士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 2017, 33(5):165-166.
[4] 范小琴.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心理醫生,2017,23(3):32-33.
[5] 麻 真.人性化護理在剖宮產手術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1):183-184.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30.1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