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丹丹
(隨州市曾都醫院,湖北 隨州 441300)
護理干預對孕產婦助產和產后出血的影響分析
祝丹丹
(隨州市曾都醫院,湖北 隨州 441300)
目的 分析護理干預對孕產婦助產和產后出血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分娩產婦78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抽簽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9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研究組接受護理干預,觀察兩組產婦助產和產后出血狀況。結果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87.18%,高于對照組的69.2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第一產程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后24 h出血量為(101.3±36)mL,低于對照組的(156.8±61.4)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間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可將護理干預應用到產婦分娩中,對降低產后出血量,縮短產程時間,建立和維持良好、和諧的護患關系作用明顯。
產婦;護理干預;產后出血;滿意度
臨床產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則為產后出血,此也是導致產婦喪失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1]。近年來,因人們各方面觀念不斷發生改變,高齡產婦逐步增多,剖宮產率也不斷上升,產后出血發生率也就日益增高,進而對產婦身心健康和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產后出血屬于一種病情嚴重,發展速度較快的并發癥,若發生產后出血,產婦因產后大量失血,會發生短時間休克。本研究分組討論,旨在分析護理干預對孕產婦助產和產后出血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分娩產婦78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抽簽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9例。對照組平均年齡(28.2±2.1)歲,平均孕周(40.2±0.5)周,20例經產婦,19例初產婦;研究組:平均年齡(28.4±2.2)歲,平均孕周(40.3±0.6)周,21例經產婦,18例初產婦。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性護理,產婦分娩前給予健康教育,宣教常規分娩知識。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相應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分娩前。部分孕婦不了解分娩相關知識,其心理常常會產生不安、焦慮等負面情緒,所以,各護理人員需和孕婦取得良好溝通,耐心詳細講解孕婦分娩知識和醫院制度,以及孕婦存在的疑問,精良緩解其焦慮情緒,時刻關注胎兒、孕婦狀況,發生突發狀況,及時報告給醫生。各護理人員需協助產褥做好產前檢查,講解檢查目的和結果及胎兒保健知識,提高產婦分娩信心,保持樂觀良好的心態。
(2)分娩時。各醫護人員需確保產婦分娩環境舒適、清潔,以免外界因素影響分娩。分娩中,可按摩產婦身體,或播放輕柔音樂,緩解疼痛感或緊張情緒,讓產婦情緒保持冷靜,維持正常呼吸。
(3)分娩結束后。指導產婦母乳喂養方法,明確講解照護新生兒時各項注意事項。飲食方面,孕婦需食用易消化類食物,均衡營養,促進身體恢復。
1.3 觀察項目
產婦分娩中需記錄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并用我院自主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護理問卷調查滿意度狀況,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并計算總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87.18%,高于對照組的69.2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比較[n(%)]
2.2 出血量、助產質量
研究組產后24 h出血量為(101.3±36)mL,低于對照組的(156.8±61.4)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第一產程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助產質量(s,min)

表2 兩組產婦助產質量(s,min)
組別n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研究組39407.2±120.624±6457±174對照組39411.5±108.355±15682±241 t -0.165611.98324.7271 P -0.86890.00000.0000
產婦分娩中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則為產后出血,且較為嚴重,往往會引發失血性休克或低血容量休克。目前,產科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則為預后產后出血,提升助產質量。誘發產后出血癥狀的因素主要為宮縮乏力、凝血功能異常、胎盤因素等[2-3]。給予相應護理干預,可將產程時間縮短,降低產后出血量,提升護理滿意度。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接受護理干預,從分娩前、分娩時、分娩后著手,從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間及產后出血量、護理滿意度等方面均證實了護理干預的優勢性。因產婦對分娩相關知識存在一定錯誤性認識,因此分娩前心理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所以,各位醫護工作人員需積極疏導孕婦心理,降低或消除心理恐懼感,此對分娩存在有利作用。分娩前時刻關注胎兒和產婦狀況,發生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協助做好各項檢查,緩解心理狀況,協助建立分娩自信心,并對術后身體恢復存在有利作用。
綜上所述,臨床可將護理干預應用到產婦分娩中,對降低產后出血量,縮短產程時間,建立和維持良好、和諧的護患關系作用明顯。
[1] 曹麗芳.責任制小組護理預防產后出血的效果分析[J].西南國防醫藥,2015,25(8):896-898.
[2] 同芙菊,郭丹鳳,李 悅,等.產后出血的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6):1336-1338.
[3] 程國梅.護理干預對孕產婦助產和產后出血的影響[J].今日健康,2016,15(9):176.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30.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