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睿
(江蘇省徐州市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放療科,江蘇 徐州 221000)
臨床路徑在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探析
陳 睿
(江蘇省徐州市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放療科,江蘇 徐州 221000)
目的 分析臨床路徑在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頭頸部腫瘤患者66例,依據護理方法分為參照租和研究組,各33例。參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研究組接受臨床護理路徑,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統計和總結。結果 經不同方法護理后,研究組的心理狀況優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同參照組(P<0.05)。結論 在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效果理想,可以使護理效果顯著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改善,值得臨床實踐和普及。
臨床路徑;頭頸部腫瘤;放療護理;應用價值
對頭頸部腫瘤患者而言,臨床常選擇的治療方法以放射治療為主,但是在放療期間,多數患者會出現多種癥狀,如:身體乏力、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炎以及骨髓抑制等,在一定程度上會使患者出現多種心理障礙,不利于放療的順利進行。有學者表明,頭頸部腫瘤患者在放療期間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使治療效果顯著提升[1]。鑒于此,此研究分析臨床路徑在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選擇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頭頸部腫瘤患者66例進行探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頭頸部腫瘤患者66例,依據護理方法分為參照租和研究組,各33例。研究組男21例,女12例,年齡30~65歲,平均年齡(47.7±3.8)歲;參照組男19例,女14例,年齡29~68歲,平均年齡(48.1±3.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患者均對該研究知情,自愿參與實驗調查后簽署知情同意書,我院倫理委員會已通過。
1.2 方法
參照組在放療期間予以常規護理及隨機教育,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簡單的健康教育,以口頭形式為主,主要包括:入院宣教、放療相關知識宣教及飲食指導、生活護理等。
研究組在放療期間予以臨床路徑,根據主治醫師的治療計劃,結合患者圍放療期不同治療階段存在的健康問題和需求實施健康宣教。①入院時護理:患者入院第1天,宣教小組成員主動與患者交談,介紹醫院環境及主治醫師、責任護士,評估其心理狀況,掌握生命體征情況。②住院期間護理:入院2~3天,責任護士講解頭頸部腫瘤疾病的發病因素、臨床特征和治療方法,介紹放療的目的及必要性。給予心理護理,讓患者盡快適應環境,減輕焦慮情緒,從而提升治療依從性[2]。協助患者完成相關檢查。根據治療方案,按照時間順序,依次進行放療CT定位、首次放療、放療第1~4周、放療結束每個時期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健康宣教,以口頭、書面、視頻形式為患者講解、播放。另外,依據臨床路徑表單的內容對患者的掌握情況、執行情況進行評價,一旦有漏洞出現需立即完善[3]。若患者的心理障礙較為嚴重,需加強與其之間的交流,同時實施針對性心理指導,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同時可以確保治療的順利實施。③出院宣教。責任護士依據臨床路徑計劃表對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評價并給予出院指導,包括休息、飲食、營養、鍛煉,并告知患者正確使用藥物,定期復查血常規,按時來院復查等。
1.3 評價指標[4]
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主要包括:焦慮、抑郁、精神病灶和強迫癥狀,并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進行統計。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以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三個標準體現。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 19.0進行整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理狀況
研究組焦慮、抑郁、精神病灶和強迫癥狀等心理狀況改善情況優于參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心理狀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心理狀況比較(±s)
組別例數焦慮抑郁強迫癥狀精神病灶研究組331.37±0.291.47±0.381.64±0.331.39±0.07參照組332.26±0.552.57±0.442.68±0.571.45±0.19 t 8.222710.86909.07073.0229 P<0.05<0.05<0.05<0.05
2.2 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滿意率和基本滿意率分別為66.7%、33.3%,護理總滿意率為100.0%;參照組滿意率和基本滿意率分別為48.5%、30.3%,護理總滿意率為78.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護理滿意度比較[n(%)]
2.3 生活質量評分
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參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n生理活力情感軀體研究組3379.59±1.2278.25±2.5580.22±2.1877.65±2.15參照組3371.33±2.1471.35±2.1573.25±1.2572.35±1.56 t 19.262511.883815.933311.4617 P<0.05<0.05<0.05<0.05
在人體生理功能中頭頸部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頭頸部腫瘤而言,放療一直是治療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多數患者在放療期間會出現多種心理障礙,從而降低治療依從性,在一定程度上對治療效果有著不利影響[5]。臨床路徑是全新的護理措施,通過對患者的病情了解,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實施護理,這樣不僅可以使患者的心理障礙得以改善,同時有助于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6]。此外,通過對患者實施臨床路徑,使護理活動變得有計劃性、預見性,變被動護理為主動護理,可以使治療效果顯著提升,縮短了患者的治療周期,使其生活質量明顯改善[7]。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接受臨床路徑,參照組接受常規護理,比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研究組焦慮、抑郁、精神病灶和強迫癥狀等心理狀況改善情況顯示,研究組均優于參照組,且生活質量也明顯優于參照組,護理滿意度(100.0%)明顯高于參照組(78.8%),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可知,在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效果理想,可以使護理效果顯著提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1] 梁素霞,陳雪麗,麥北梅,等.臨床路徑在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護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2):1099-1100.
[2] 楊 芳.臨床路徑在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10):1324-1326.
[3] 吳 沙.探討臨床路徑在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6):1149,1152.
[4] 程 菁.健康教育路徑在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20):13-14.
[5] 陳敏平.臨床路徑在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護理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19):2940-2941.
[6] 田相風.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護理中臨床路徑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3):390.
[7] 吳婷婷.對進行放療的頭頸部腫瘤患者實施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6):102-103.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30.1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