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坤
(遼寧工業大學醫院,遼寧 錦州 121001)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李淑坤
(遼寧工業大學醫院,遼寧 錦州 121001)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聯合采用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糖尿病相關知識的總評分。結果 觀察組糖尿病相關知識總評分的優良率為93.33 %(28/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0%(21/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糖尿病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可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識水平,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健康教育;糖尿病;護理效果
糖尿病是一種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因內分泌系統發生代謝障礙而導致的慢性終身疾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能引起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及泌尿系統等多種系統發生慢性損傷[1-2]。糖尿病健康教育是一種重要的基本治療措施,也被公認為治療糖尿病成敗的關鍵。本研究主要探討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4~83歲,平均年齡(4.75±11.24)歲;病程6個月~12年,平均病程(3.85±1.43)年;體重41~79 kg,平均體重(46.54±5.27)kg;空腹血糖水平(8.53±1.72)mmol/L。對照組男1 7例,女1 3例;年齡4 3~8 3歲,平均年齡(5 4.8 3±11.2 5)歲;病程6個月~1 2年,平均病程(3.64±1.47)年;體重41~79 kg,平均體重(46.29±5.65)kg;空腹血糖水平(8.43±1.38)mmol/L。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聯合采用健康教育,內容主要包括:根據患者個體情況的差異,從糖尿病的發病原因、藥物服用方法、適量體育鍛煉、飲食指導及低血糖處理等方面制定健康教育的方案;定期請醫療專家為患者講解關于糖尿病相關的知識;糖尿病的藥物、飲食及運動治療的方法;并發癥防治方法;尿糖監測以及血糖監測方法;自我保健常識;日常注意事項等。指導患者制定自我護理以及運動計劃,主要包括足部護理、預防感染及運動計劃等。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糖尿病相關知識的總評分。采用我院自擬的糖尿病知識測試題,內容主要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識、糖尿病診斷、糖尿病治療方法、血糖正常值范圍、尿糖和血糖監測、胰島素治療理論、自我護理知識、糖尿病的并發癥和預防等。評分分為4個等級:90分以上表示優;70~89分表示良;60~69分表示中;60分以下表示差。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糖尿病相關知識總評分的優良率為93.33%(28/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0%(21/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糖尿病相關知識的總評分對比[n(%)]
國際糖尿病聯盟推薦的治療糖尿病的方法為綜合療法,主要包括飲食、健康教育、運動、自我監測以及藥物治療五個方面[3-4]。健康教育是治療糖尿病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糖尿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而治療率低、知曉率低、控制率低的特點。糖尿病作為一種病程長、病因復雜以及并發癥多的慢性疾病,患者普遍缺乏對糖尿病危害性的認知,需要開展健康教育,使患者重視對糖尿病的預防、保健和治療[5-6]。本研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聯合采用健康教育,結果發現,觀察組糖尿病相關知識總評分的優良率為93.33%(28/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0 %(21/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對糖尿病患者開展健康教育,使其提高對疾病的認識,可以有助于提高其疾病知識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激勵患者積極參與維護健康,有效控制血糖、降低或者避免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可以有助于提高其疾病知識水平,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 劉國榮,高素玲,張 江,等.老年高血壓缺血性腦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6):607-610.
[2] 李 蒙,李 婷,施秉銀,等.動機性訪談對長期血糖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及其相關因素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1):6-10.
[3] 唐峻嶺,馬曉靜,陸惠娟,等.糖化血清白蛋白檢測在糖調節受損及新診斷糖尿病人群中的臨床意義[J].中外醫療,2015,24(9):630-632.
[4] 徐 瑜,畢宇芳,王衛慶,等.中國成人糖尿病流行與控制現狀-2010年中國慢病監測暨糖尿病專題調查報告解讀[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4,30(3):184-186.
[5] 嵇加佳,劉 林,樓青青,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血糖控制現狀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5):617-620.
[6] 趙曉霜,李春玉,李彩福.社區糖尿病患者健康素養和自我效能對健康狀況影響的路徑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63-65.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8.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