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慕蕓
(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重慶 400042)
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治療中的應用
王慕蕓
(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重慶 400042)
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72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將臨床路徑應用于護理工作中,比較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費用、死亡率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費用及死亡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治療中使用臨床護理路徑,能有效控制病情,減少死亡率和平均住院時間,并提高患者滿意度。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臨床路徑;護理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AHNE)是一種以小腸為主的急性出血性壞死性炎癥。AHNE具有發病急驟、病情兇險及死亡率高的特點,患者臨床表現為嘔吐、腹脹、腹痛、便血及腥臭果醬樣便等,嚴重時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1]。早發現、早治療可提高AHNE患者康復及存活。臨床護理路徑(CP)是以時間為縱軸、以護理計劃為橫軸而制定標準化、規劃化、全程化的護理工作路徑圖或表格[2]。本研究通過對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治療中采取CP,取得較滿意效果,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患者72例。納入標準:①經病理學及影像學檢查確診為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②患者意識清楚可正常溝通;③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類疾病;②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礙。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6例。對照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10~45歲,平均年齡(34.45±7.32)歲;觀察組男19例,女17例,年齡12~49歲,平均年齡(33.72±6.5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治療期間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的CP,具體規劃見表1。
表1 AHNE患者臨床路徑流程表
1.3 評價標準
對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費用及死亡率進行統計;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評分調查問卷對生存患者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①非常滿意:得分≥9分;②一般滿意:7分≤得分<9分;③不滿意:得分<7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患者治療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費用及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費用和死亡率比較
2.2 生存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22%,明顯高于對照組滿意度75.00%,(P<0.05),見表3。
表3 生存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比較[n(%)]
夏秋季AHNE的發病率較高,目前對AHNE的病因尚未完美清楚,通常認為是由C型產氣莢膜桿菌對小腸及小腸壁產生毒素作用,從而使小腸壁的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導致腸黏膜下層水腫、炎性細胞浸潤及廣泛性出血壞死的變態反應,有時可累及結腸[3]。臨床上通常對AHNE患者采取禁食、胃腸減壓、營養支持、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廣譜抗生素聯合抗厭氧菌藥物等綜合保守治療。當患者出現腸管壞死、嚴重腸穿孔、腹腔內有膿性或血性滲液,保守治療無效且病情加重時,則給予手術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費用及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生存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生存患者,(P<0.05),這是因為通過臨床護理路徑,患者可了解診療護理計劃和流程,積極配合治療,并獲得規范化護理,確保治療的連續性,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從而提高患者滿意度。
[1] 張 喆,林連捷,陳少夫,等.成人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的臨床回顧性分析[J].國際消化病雜志,2016,36(3):174-177.
[2] 王 超.臨床護理路徑對風濕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9):1-2.
[3] 喻媛媛,董衛國,鄧 育.核桃承氣湯配合西藥治療急性出血壞死性腸炎的療效觀察[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6):814-815.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
A
ISSN.2096-2479.2017.28.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