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娟,師艷花,王小艷*
(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消化科,甘肅 蘭州 730030)
胃結腸息肉患者應用內鏡下切除的術后護理
宋曉娟,師艷花,王小艷*
(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消化科,甘肅 蘭州 730030)
目的 探究胃結腸息肉患者應用內鏡下切除的術后護理措施。方法 以來我院就醫的300例胃結腸息肉患者(2015年11月10日至2016年11月20日)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300例胃結腸息肉患者均接受內鏡下切除術,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對300例患者進行分組。普通護理組150例患者應用普通護理,整體護理組150例患者應用整體護理,研究對比兩組胃結腸息肉患者的舒適度評分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整體護理組患者的舒適度評分相比普通護理組明顯更高,且并發癥發生率相比普通護理組明顯更低,P<0.05。結論 對內鏡下切除胃結腸息肉患者采取整體護理效果明顯,切實可行。
胃結腸息肉;內鏡;切除;術后護理
胃結腸息肉屬于消化道的常見疾病之一,目前,臨床治療該疾病主要對患者實施內鏡下切除治療[1],但研究發現,部分患者在術后易出現出血、穿孔等并發癥,對手術治療效果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為保證手術切除效果,有必要對患者實施術后護理干預[2]。我院對內鏡下切除胃結腸息肉患者分別實施普通護理、整體護理,以探究胃結腸息肉患者應用內鏡下切除的術后護理措施,見如下報道。
1.1 資料
以來我院就醫的300例胃結腸息肉患者(2015年11月10日至2016年11月20日)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對300例患者進行分組。
普通護理組150例患者年齡均數為(42.69±2.69)歲,男女分別為95(63.33%)、55(36.67%)例;息肉直徑為0.4至2.6mm,平均為(0.79±0.16)mm。
整體護理組150例患者年齡均數為(42.70±2.71)歲,男女分別為90(60.00%)、60(40.00%)例;息肉直徑為0.6至2.5mm,平均為(0.73±0.22)mm。
普通護理組和整體護理組患者的資料經統計發現無明顯區別,P>0.05,組間可對比。
1.2 方法
普通護理組150例患者應用普通護理,術后,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基礎生命體征指標進行監測,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相關的注意事項,結合患者的飲食喜好給予相關的飲食建議等。
整體護理組150例患者應用整體護理,具體干預措施為:(1)并發癥護理:為減少患者發生術后出血、穿孔,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加強巡視,對患者的大便顏色、量及性質進行記錄,并認真詢問患者是否存在腹痛、壓痛及反跳痛等現象,若有異常,應及時向主治醫師報告,并作出對應的處理措施。(2)飲食干預: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息肉直徑的大小給予患者相關的飲食建議,例如對于直徑小于1厘米的患者,可囑咐患者術后禁食6 h,若術后6 h無明顯異常情況,可給予患者流質飲食,術后第2 d改為半流質飲食,術后第3 d改為普食,注意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切忌進食粗糙及刺激性食物。(3)生活護理:術后,囑咐患者臥床休息6 h,對于息肉創面較大的患者,可囑咐其臥床休息5 d;術后2周內,囑咐患者避免長時間下蹲、熱水沐浴、重體力勞動,禁止劇烈活動;術后6周內,避免持重物和長途步行。(4)出院指導:由于息肉較易復發,且被認為存在癌變傾向,因此,于出院前一天,囑咐患者按照醫囑定期復查,若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回院復診。
1.3 評估指標
研究對比兩組胃結腸息肉患者的舒適度評分(采用舒適狀況量表[3]評估,總分為28~112分,得分越高,舒適度越高)及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整體護理組患者的舒適度評分相比普通護理組明顯更高,且并發癥發生率相比普通護理組明顯更低,P<0.05,如表1:

表1 比較兩組胃結腸息肉患者的舒適度評分及并發癥發生率
目前,臨床還尚未完全明確胃結腸息肉的發病原因,但較多研究顯示,胃結腸息肉的發生、發展和感染、不良生活習慣以及遺傳等因素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內鏡下切除術治療胃結腸息肉已成為臨床常用的方法之一,效果較顯著,但臨床發現,部分患者在術后由于各種原因易出現出血、穿孔等并發癥,對患者預后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對該類患者實施術后護理干預十分重要。本研究對內鏡下切除胃結腸息肉患者分別實施普通護理、整體護理,整體護理干預主要是指對患者實施并發癥護理、飲食干預、生活護理及出院指導,通過研究發現,對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可顯著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助于促進患者術后恢復,相比于一般護理,整體護理的護理效果更明顯。
對此次研究結果進行比較發現,整體護理組患者的舒適度評分相比普通護理組明顯更高,且并發癥發生率相比普通護理組明顯更低,這提示相比于普通護理,應用整體護理干預內鏡下切除胃結腸息肉患者有助于降低患者發生出血、穿孔等并發癥的機率,增加患者的舒適度,從而可使患者以一種較好的狀態接受后續治療,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治療效果。
綜上所得,對內鏡下切除胃結腸息肉患者采取整體護理效果明顯,切實可行。
[1] 周 艷,邵月春.結腸息肉患者行腸鏡下高頻電凝電切除術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3):40-41.
[2] 李 萍,邱忠偉.圍手術期強化護理對內鏡下高頻電凝切除結腸息肉患者術后的影響[J].微創醫學,2015,10(4):560-562.
[3] 徐 麗,謝志華.內鏡下32例結腸息肉切除術的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24):172-173.
本文編輯:劉帥帥
R730.69
B
ISSN.2096-2479.2017.29.43.02
王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