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艷君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南山分院,山東 煙臺 265706)
?外科護理?
手術室護理中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優越性分析
遲艷君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南山分院,山東 煙臺 265706)
目的 分析手術室護理引入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間進行手術的患者50名,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25例患者,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施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護理方式基礎上增加術前訪視與關愛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適應性、配合性評分以及對護理的滿意程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適應性、配合性評分對照組,護理滿意度也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手術室護理中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有助于提升患者心理素質,安撫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能夠在臨床上發揮重要意義。
手術是護理;快速康復外科;優越分析
傳統的手術室護理方式主要是護士與醫生相互配合,在患者進入手術室期間,做好一系列交接的工作,通常只完成了手術室中的各項配合任務,護理措施較為單一。患者在這種護理方式中,容易產生術中或術[1]后的應激反應,受到的心理刺激教導,從而導致生理或心理出現不良反應,所以護理效果欠佳,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也不高。近年來,隨著科學水平的不斷發展,護理工作也在朝著更加人性化的方向發展[2],更加體現出了人文關懷??焖倏祻屯饪评砟钜呀洺蔀榱艘豁検中g室護理中的必要舉措,通過引入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可以對患者的具體病情變化進行實時掌握,并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應對手術,從而降低患者術中或術后應激反應。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間進行手術的患者50名,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25例患者,所有手術均為常規外科創傷手術。對照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齡23~64歲,平均年齡(36.7±8.6)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22~67歲,平均年齡(38.4±10.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沒有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配合方式進行術前護理,并告知其手術注意事項。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加入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具體方法如下。
護理人員在開展護理工作之前應當對患者病歷進行了解,掌握患者具體病情。在手術前一天到病房對患者進行訪視。首先向患者進行自我介紹,并告知其手術環境、相關工作人員等手術室情況,并詢問患者有何疑慮或焦慮,耐心傾聽患者的訴求,并針對其心理波動給予解答和安撫工作,實行相關的心理疏導,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擔心。護理人員在進行術前訪視與關愛護理時,應當保持態度和藹可親,語速適中,并注重自身儀表,避免患者對護理人員產生防御心理。同時在進行訪視時,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說明手術期間的不適感和不良反應,并告知患者這些情況都為正常情況,從而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1.3 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手術適應性、手術配合性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記錄,并對比結果。同時,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估患者護理滿意度,100分為總分;疼痛感評價為1~10分,得分越高疼痛感越強。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適應性、配合性評分對照組,護理滿意度也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結果比較
隨著近年來快速康復外科的不斷發展,現代的許多護理人員均將快速康復護理方式應用到臨床護理中[3]。而將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到臨床手術治療中,能夠有效提高醫療人員以及患者家屬對患者術后康復的參與率,其人性化的特性得到了有效體現。快速恢復護理從患者的飲食、心理、疼痛感等方面對患者進行護理,提高了患者的恢復感受,改善了患者的術后不適感。
本次研究中選擇我院中收治的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快速康復外科的應用效果。觀察組患者在各項指標上均優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將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到臨床手術室護理中,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術后不適感和術后應激反應,明顯提高患者的術后康復速度,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 單葵順,鄧晨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廣東醫學,2014,35(4):637-639.
[2] 何倩婷,龔艷霞.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廣州醫藥,2015,46(6):86-88.
[3] 孔 煜.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231-232.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
B
ISSN.2096-2479.2017.29.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