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婷,魏 革,莊 艷
(解放軍第149醫院護理部,江蘇 連云港 222042)
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羅 婷,魏 革,莊 艷
(解放軍第149醫院護理部,江蘇 連云港 222042)
目的 探討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方法 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來我院內科接受治療的患者100名作為本次觀察對象,采用抽簽法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常規護理對照組的患者護理人員對其采取基礎護理措施,對觀察組的患者,護理人員對其加強護理干預措施,采用新型的護理干預模式,在優質護理管理模式下,觀察兩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評分。結果 優質護理管理觀察組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發生率(24%)明顯低于常規護理對照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70%),而護理滿意度評分(96.62±2.75)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評分(82.72±2.34),(P<0.05)本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內科護理管理采取優質護理管理模式,能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提升臨床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內科護理管理;臨床應用效果
內科是醫院極為重要的科室,它涵蓋了許多重要的科室,涉及的疾病種類極多,患者的年齡差異較大,對內科的醫護人員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患者在遭受疾病的折磨的同時,生理及心理都承受著極大的折磨,為了進一步促進患者的痊愈,多數醫療機構在科室實行優質護理管理模式,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降低科室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本次研究選取了100名在我院內科接受治療的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探討優質護理管理運用于內科護理管理中的臨床運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本次的研究觀察對象從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內科接受治療的患者中隨機抽取100名,其中男性患者49名,女性患者51名,采用抽簽法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常規護理對照組的患者年齡分布在16~70歲之間,平均年齡(43.63±4.74)歲。優質護理管理觀察組的患者年齡分布在16~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77±4.33)歲。所有的患者均對本次臨床護理研究知情,且均屬于自愿參與。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進行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護理對照組的患者護理人員對其采取基礎護理管理模式,對觀察組的患者,護理人員對其加強護理干預措施,采用優質護理管理干預模式,具體措施如下:(1)為了將優質護理理念在科室順利推廣,首先應對科室所有護理人員進行優質護理理念的培訓,提升護理人員對優質護理管理的服務意識,讓該理念貫徹落實至護理工作的方方面面。科室護士長制定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的標準,并將該標準納入績效考核,動員和鼓舞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遵循該標準[1]。(2)三級管理:護士長根據科室護理人員的工作年限,結合科室護理工作的重點,實行三級分管制度[2]。5年以上的高年資護理人員為一級責任人,1~5年工作經驗的護理人員為二級責任人,1年以下工作經驗的護理人員為三級責任人[3]。(3)護士長應負責協調各級護理人員在科室的工作,加強各級護理人員之間的工作交流,對于臨床工作中的缺陷與問題及時改進,讓所有護理人員遵循優質護理管理標準實施護理操作,定時定期對科室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考核[4]。一級責任人應劃分二級及三級護理人員職責,監督護理人員進行工作,指導其對不同的患者實施相應的優質護理。對于特殊疾病的患者,應采用針對性的生活護理及心理護理措施,促進患者疾病的好轉[5]。
1.3 觀察指標
在實驗研究結束后,護理人員對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進行評估,將自制的評分表發放至患者,評分越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越高。在患者即將出院時,對所有患者中不良事件的發生次數進行統計,再將評分表收回并對100名患者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實驗時間結束后,50名觀察組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發生率(24%)明顯低于常規護理對照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70%),而護理滿意度評分(96.62±2.75)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評分(82.72±2.34),(P<0.05)本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數據對比
內科疾病具有病情復雜、患者個體差異大等特點,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人們對于護理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之內科護理工作相對復雜,常規護理管理已經不能滿足內科護理工作,優質護理管理是有別于傳統的護理管理模式,該模式更加注重對患者個體差異,根據患者的個人需求,為患者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同時,將該服務標準納入護理人員的績效考核中,有效的將優質護理服務理念貫徹至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本次研究證明了對觀察組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管理,有效的降低了不良事件的發生次數,取得了良好的臨床運用效果。
綜上所述,在內科護理管理采取優質護理管理模式,能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提升臨床護理滿意度,值得在我院內科臨床進普推廣。
[1] 王月萍.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腎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9):66-68.
[2] 沈禮利,李華喜,黃素萍.淺析臨床護理保護在呼吸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1):261-262.
[3] 官明曉.優質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制度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7,4(11):2094-2094.
[4] 王 艷.心血管內科護理管理中風險因素分析與安全防范對策[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4,34(8):154.
[5] 黃國霞.全面護理風險管理在心血管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21(33):153-154.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1
B
ISSN.2096-2479.2017.29.1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