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娟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友誼院區),江蘇 昆山 215300)
?兒科護理?
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護理
黃麗娟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友誼院區),江蘇 昆山 215300)
目的 總結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護理措施,探討具有臨床價值的急救護理方案。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8例高熱驚厥患兒,均進行急救護理,對其樣本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經相關急救治療與護理后,本組患兒體征均明顯改善,搶救成功,全部退熱,未出現并發癥及不良預后情況,均順利出院。結論 對高熱驚厥患兒實施全面急救護理,可確保患兒生命安全,促使其早日康復,值得臨床進一步關注與重視。
小兒;高熱驚厥;急救護理
驚厥是兒童一種常見急癥,多因突發高熱而導致,而長時間驚厥容易造成組織缺氧,損傷腦組織[1]。對此,全面的急救護理方案是抑制病情發展的有效方法,本研究為進一步探討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護理方案,回顧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8例高熱驚厥患兒的臨床資料,探討急救護理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8例高熱驚厥患兒,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齡1~7歲,平均年齡(3.9±0.5)歲;入院時體表溫度39.0~41℃,平均體表溫度(39.7±0.5)℃;發病原因:肺部感染16例,上呼吸道感染40例,感染性腹瀉12例。
1.2 急救護理方法
1.2.1 院前急救護理
保持沉著冷靜,保持患兒平臥體位,將頭部偏向一側,避免誤吸口腔分泌物,在必要的時候,采取注射器或者是吸痰器吸出,松解衣物,疏散人群,確保呼吸道通暢性。若患兒持續、頻繁抽搐,可將牙墊放在患兒口中,防止咬傷舌頭[2]。
1.2.2 降溫護理
合理選擇降溫藥物,按照醫囑,適量運用泰諾林、美林、小兒退熱栓或安乃近肌注,并配合物理降溫,如冰袋、毛巾冷敷前額、腋下,縮短病情持續時間及治療時間,降低并發癥反復發作的可能,確保治療效果[3]。
1.2.3 吸氧護理
驚厥患兒因呼吸不通暢,耗氧量大,容易出現組織缺氧現象,對此,需及時進行吸氧處理。采取面罩吸氧、鼻導管吸氧,如果患兒面色紅潤,可降低氧氣流量。如果患兒出現呼吸短暫停止,可采取簡易呼吸器方式,幫助呼吸,依據患兒年齡,合理選擇呼吸囊擠壓壓力,針對胸廓起伏,反復擠壓,確保呼吸通暢[4]。
1.2.4 病情監護
密切注意患兒病情變化,詳細記錄患兒口腔環境、皮膚色澤、意識狀態、瞳孔、體溫、血壓、嘔吐及呼吸情況等,若發現異常,要及時向上級醫師匯報,同時采取有關急救措施。
1.2.5 安全防護
當患兒抽搐發作時,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在病床周邊加防護欄,避免墜床、碰傷等,在必要時,約束患兒肢體。如果患兒頻繁抽搐,需安排專人護理,在患兒大小便后,及時更換尿布,及時清潔,防止帶來不必要的刺激[5]。
1.2.6 家長心理指導
患兒發生驚厥后,家長多表現為緊張、恐慌等情緒,對此,護理人員需積極安撫家長情緒。同時,以熟練的操作技術、體貼的話語,爭取家長的信任,并向其耐心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予以家長心理支持與疏導,改善家長負面情緒,促使其能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兒急救前后體征變化情況
經相關急救治療和護理后,本組患兒體征均得以明顯改善,如體溫、心率、收縮壓、脈搏等。見表1。
表1 患兒急救前后體征變化情況(±s)
表1 患兒急救前后體征變化情況(±s)
組別 n 體溫(℃) 心率(次/min) 收縮壓(mmHg) 脈搏(次/min)急救前 68 39.7±0.5 84.1±1.2 126.9±3.8 89.1±1.4急救后 68 36.5±0.3 71.8±0.7 110.2±0.8 69.7±2.7 P -<0.05 <0.05 <0.05 <0.05
2.2 患兒治療結局
所有患兒均搶救成功,全部退熱,未出現并發癥及不良預后情況,均康復出院,平均住院時間(7.1±0.5)天。
高熱驚厥是一種常見兒科神經系統疾病,多發生于6個月~3歲兒童,發病急驟,復發率高。若臨床救治不及時、不正確,易延誤病情,損傷顱腦,甚至發生窒息等不良事件,嚴重威脅患兒生命安全[6]。因此,對小兒高熱驚厥進行全面、及時的急救護理尤為重要。
在整個急診護理過沖,搶救時間至關重要,這需要護理人員需團結合作,熟練掌握急救護理技術,具備強烈責任心,準確找出病因原因,科學進行搶救與治療,積極控制高熱驚厥;嚴格按照醫囑,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實施高濃度、低流量氧氣治療,改善大腦缺氧正在,避免腦細胞死亡;密切監控患兒體征及病情變化,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向主治醫師匯報,降低術后并發癥及復發率[7-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患兒均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均康復,并順利出院。由此說明,全面急救護理對小兒高熱驚厥疾病恢復具有良好促進作用,可迅速改善患兒體征變化,治療效果良好,有效促使患兒康復,需進一步引起臨床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與關注。
[1] 魏志粦.小兒高熱驚厥的危險因素與預后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0(30):3697-3699.
[2] 章 秀.首次熱性驚厥患兒的復發率及相關因素研究[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18(9):2011-2012.
[3] 周 麗.153例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醫生,2012,47(20):1719-1720.
[4] 林梅芳,韓天娥,姚桃金,等.小兒高熱驚厥危險因素的探討及門診護理干預[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4):647-648.
[5] 李冬梅,陳楷珠,林金生,等.院前急救指導應用于小兒高熱驚厥治療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13(13):19-20.
[6] 杜月紅.導致小兒高熱驚厥復發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預防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1):526-527.
[7] 趙 芳,楊亞沁.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及護理[J].醫學臨床研究,2012,29(7):1412-1413.
[8] 張洪瑩,郭 麗,趙秀芹,等.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護理及出院指導[J].中國實用醫藥,2007,2(26):110-111.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28.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