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慰
(江蘇省中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29)
?腫瘤科護理?
肺癌患者使用靶向藥物不良反應的預防性護理
程 慰
(江蘇省中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29)
目的 探討肺癌患者使用靶向藥物不良反應的預防性護理方法與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診治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122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1例。兩組在化療基礎上均給予靶向藥物治療,對照組在治療期間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給予預防性護理,觀察兩組的效果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2.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0.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基于運動訓練的預防性護理在肺癌患者使用靶向藥物中的應用能有效預防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提高治療效果,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運動訓練;預防性護理;肺癌;靶向藥物;不良反應
化療為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但是持續(xù)效果不好。靶向藥物是當前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治療藥物,因良好的靶向和較少的副作用而被廣泛應用于晚期肺癌的治療中,但是在應用中也存在不良反應比較多等情況[1-2]。而隨著醫(yī)學模式和健康觀的改變,對肺癌患者的治療需要更加關注患者的不良反應[3]。本文具體探討肺癌患者使用靶向藥物不良反應的預防性護理方法與效果?,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診治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122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經病理確診,并且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排除標準:合并有心、腦、腎等其他臟器嚴重器質性病變患者;妊娠與哺乳期婦女。其中男62例,女60例;年齡41~74歲,平均年齡(63.58±4.97)歲;平均體重指數(22.48±3.19)kg/m2;臨床分期:Ⅲ期80例,Ⅳ期42例;平均病程(4.21±0.12)年。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1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與護理方法
兩組在化療基礎上均給予靶向藥物治療,靶向藥物為吉非替尼,治療觀察3個月。
對照組在治療期間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給予預防性護理,主要為積極進行基于運動訓練的優(yōu)質護理干預,主要包括縮唇呼吸、體位指導、腹式呼吸等,其中體位指導從術后第1天開始實施,側臥位要求患側在上側臥,屈曲雙膝關節(jié);半仰臥位取患側在上的半仰臥位,上肢自然落向后方,每個體位持續(xù)20 min,2次/d。在腹式呼吸和縮唇呼吸中,協助患者制動胸廓運動和腹部加壓,指導進行腹式呼吸和縮唇呼吸,20 min/次,2次/d。
1.3 觀察指標
(1)療效標準。完全緩解:患者的所有病灶全部消失;部分緩解:患者的基線病灶長徑總和縮小≥30%;穩(wěn)定:患者的基線病灶長徑總和增大<20%,或縮?。?0%;進展:患者出現新病灶,或是腫瘤體積增大≥20%??傆行?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2)記錄與觀察兩組治療期間出現的心臟毒性、胃腸道反應、皮疹、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擇SPSS 20.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總有效率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2.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0.8%(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n,%)
2.2 不良反應情況
觀察組治療期間心臟毒性、胃腸道反應、皮疹、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1.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7.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n,%)
目前肺癌主要的治療方法有手術、化療、放療及生物治療等,其中靶向藥物治療為生物治療的一種,吉非替尼的應用能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但是也存在比較多的不良反應,對于護理的要求較高[4]。
在基于運動訓練的優(yōu)質護理干預中,腹式呼吸和縮唇呼吸可使肺部充分充氣,有利于肺部擴張,增進肺功能,避免痰在肺內堆積,幫助肺泡和氣道中微小分泌物排出體外,減少患者的痛苦[5]。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2.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0.8%(P<0.05)。
在當前肺癌護理干預措施中主要包括營養(yǎng)指導、運動訓練、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及行為干預病情評估等,其中運動訓練是康復的核心。腹式呼吸鍛煉能有效的增強和鍛煉膈肌和下胸部肌肉的活動,改善全身缺氧的狀態(tài),提高氣道內壓力;運動訓練干預也能夠促進全身和局部的血液運行,促進了各器官、系統(tǒng)功能的協調[6]。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期間心臟毒性、胃腸道反應、皮疹、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1.5%,明顯少于對照組的27.9%(P<0.05)。
總之,基于運動訓練的預防性護理在肺癌患者使用靶向藥物中的應用能有效預防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提高治療效果,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1] 余 虹,邱昕光.老年綜合評價體系對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個體化治療的指導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2(13):387-389.
[2] 吳 晶,李盼盼,徐 艷,等.音樂放松療法在肺癌患者氬氦靶向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16,11(01):80-81.
[3] 李 靜,黃李華,俞 瑛.肺癌患者靶向治療期間健康教育內容需求的調查[J].上海護理,2016,16(06):5-8.
[4] 薛海蓉.分子靶向藥物治療肺癌的皮膚不良反應預防及護理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6,35(10):169-170.
[5] 沙永生,孔輕輕.肺癌靶向治療不良反應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05):420-423.
[6] 徐國英,鄭國平.系統(tǒng)性護理在緩解肺癌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5,21(6):133-135.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28.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