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雙,安 曉
(陜西省寶雞市人民醫院,陜西 寶雞 721000)
心理護理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研究
劉 雙,安 曉
(陜西省寶雞市人民醫院,陜西 寶雞 721000)
目的 研究心理護理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 選擇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9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聯合采用心理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的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評分。結果 經過護理干預后,兩組的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護理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具有較好的臨床護理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程度。
心理護理;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臨床護理效果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在眼科中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疾患,其癥狀嚴重,患者的視力會出現急劇降低,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1]。心理因素不僅能致病,而疾病又可以反作用于人的心理狀態。本研究主要探討了心理護理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9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男20例,女25例;年齡27~73歲,平均年齡(59.42 ± 6.73) 歲;病程1個月~7年,平均病程(2.39 ± 1.45) 年;眼壓40~80 mmHg,平均(53.72 ± 12.38) mmHg。對照組男19例,女26例;年齡27~74歲,平均年齡(59.63 ± 6.57) 歲;病程1個月~6年,平均病程(2.46 ± 1.38) 年;眼壓40~80 mmHg,平均 (53.64 ± 12.27) mmHg。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聯合采用心理護理干預:患者由于擔心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極易出現焦慮、煩躁、恐懼不安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多對患者進行鼓勵以及安慰,向患者耐心介紹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相關專業知識,并且采用心理暗示、音樂療法以及病友分享等方法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和不良情緒,幫助患者保持心理平靜;針對患者的文化水平程度和病情進行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宣教,向患者講解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發病原因、發展過程、臨床治療方法等,以加強患者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認識,提高治療依從性;獲知患者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等基本情況,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利于開展治療和護理措施。
1.3 觀察指標
采用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程度越嚴重。比較兩組的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度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護理干預后,兩組的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對比(±s)

表1 兩組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對比(±s)
組別 n 抑郁自評量表評分 焦慮自評量表評分護理干預前 護理干預后 護理干預前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 45 49.67 ± 6.54 31.29 ± 5.65 50.43 ± 6.25 36.27 ± 5.64對照組 45 49.28± 6.37 45.42 ± 6.37 51.46 ± 6.39 45.38 ± 5.74 t -0.372 9.237 0.463 10.013 P -> 0.05 < 0.05 > 0.05 < 0.05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是由于房角關閉以及房水排出受到阻礙,造成眼壓迅速升高而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的眼科急癥[2-3]。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具有極高的致盲率,若患者未得到及時的治療,病情嚴重者在數天內即可失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因頭痛以及眼痛的臨床癥狀較為嚴重,且眼壓突然升高,出現虹視、視物不清、霧視,嚴重者視力會急劇下降,患者由于擔心失明,而極易出現緊張、焦慮、憂郁以及恐懼等不良情緒[4-6]。心理護理是主要通過利用人際關系或者行為對患者產生的影響,而改變其心理狀態的行為,從而可以有助于促進患者盡快康復[7-8]。本研究結果發現,經過護理干預后,兩組的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心理護理可以有效降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程度。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具有較好的臨床護理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程度。
[1] 李春霞,肖文瑋,陸 駿,等.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人工晶狀體植入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臨床研究[J].臨床眼科雜志,2013,21(1):58-60.
[2] 鄭 嶠.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聯合鞏膜隧道內小梁切除術治療合并白內障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療效觀察[J].河北醫藥,2013,35(3):418-419.
[3] 甘亞平.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護理[J].山東醫藥,2009,49(50):82.
[4] 劉艷艷,余 涵.原發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持續高眼壓狀態下行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療效分析[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5,32(2):160-162.
[5] 唐麗君.前房穿刺術結合小梁切除術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高眼壓持續狀態的臨床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9):680-681.
[6] 高玉蘭,高四華,熊紅喜,等.綜合護理干預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及疼痛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3,34(30):6343-6344.
[7] 李 倩.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術后近期恢復和遠期生存質量影響的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5):357-358.
[8] 孫曉敏,張楠楠.心理護理在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護理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5,28(7):213-215.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77
B
ISSN.2096-2479.2017.28.1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