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露露
(江蘇省中醫院手術室,江蘇 南京 210000)
手術室優質護理對手術患者生理、心理的影響
鐘露露
(江蘇省中醫院手術室,江蘇 南京 210000)
目的 探討手術室優質護理對手術患者生理、心理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進行手術的患者144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給予手術室優質護理)與對照組(常規護理模式),各72例,比較兩組滿意度、術后14天的心理與生理舒適度評分。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滿意度分別為100.0%和90.3%,觀察組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14天的心理與生理舒適度評分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優質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能提高手術患者的滿意度,改善患者的生理與心理狀況,有很好的應用價值。
優質護理;手術室;生理;心理;滿意度
手術室是提供治療、診斷及搶救的重要基地,也是決定患者預后的關鍵場所。同時手術室的醫護人員與患者都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中,為此對于護理的要求表高[1]。手術室護理是針對手術和麻醉對患者造成的身心紊亂而采取的各種護理措施,其中優質護理的要求是從人的本性出發,注重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礙,確保麻醉和手術效果,減輕患者的手術應激反應[2]。本文具體探討了手術室優質護理對手術患者生理、心理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進行手術的患者144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神志清楚,聽力完好;小學及其以上文化水平,知情同意本研究;年齡20~80歲。排除標準:合并精神疾病;妊娠與哺乳期婦女。其中男70例,女74例;年齡24~78歲,平均年齡(42.61±15.06)歲;平均體重指數(23.24±2.15)kg/m2;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4.29±4.24)年;麻醉方式:全麻44例,局部浸潤60例,硬膜外阻滯40例;疾病類型:普外科40例,泌尿外科40例,五官科30例,婦產科20例,骨外科14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7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采用我科室一般護理模式。觀察組在一般護理模式基礎上給予手術室優質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術前人性化護理:術前1天手術室巡回護士訪視患者,向患者積極介紹病情與手術相關知識,糾正錯誤認識并調整其對手術的期望,幫助患者消除不必要的心理障礙,滿足其心理舒適要求。(2)術中人性化護理:調節手術室的溫濕度,每隔30 min巡回護士給予適當行為護理,增加舒適感。(3)術后人性化護理:積極對患者說明手術很成功,平穩地將患者送至病房,術注意保暖,做到主動、熱情、真誠。
1.3 觀察指標
(1)舒適度:在術后第7天進行舒適度的調查,從心理、生理兩個方面來自評其舒適度,分為0~50分,分數越高,舒適度越好。(2)滿意度調查:在術后第7天進行滿意度調查,內容包括對護士服務態度、操作技術等進行綜合評價,滿分共100分,80分及其以上為非常滿意,60~79分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 14.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滿意度分別為100.0%和90.3%,觀察組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滿意度對比(n,%)
2.2 舒適度評分對比
觀察組術后7天的心理與生理舒適度評分為(47.34±2.44)分和(48.13±3.10)分,都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1.03±3.29)分和(40.14±3.29分),(P<0.05)。見表4。
表2 兩組術后舒適度評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術后舒適度評分對比(±s,分)
組別 n 心理 生理觀察組 72 47.34±2.44 48.13±3.10對照組 72 41.03±3.29 40.14±3.29 P<0.05 <0.05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醫療質量和醫護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手術室是患者接受治療的重要場所之一,護理管理的水平直接影響手術質量與患者的預后康復[3]。優質護理是近些年來逐漸發展并成熟起來的護理模式,其是使患者獲得心理、社會、生理和諧統一的一種最佳有效途徑,具體體現在能根據患者的病情與個性特點方便患者,能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使患者在身心上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4]。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滿意度分別為100.0%和90.3%,觀察組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手術室的護理行為與手術的順利進行和手術質量的提升有明顯相關,舒適是指沒有病痛折磨、心情愉悅、精神放松的良好體驗,任何破壞這種狀態的因素都可以造成舒適度不佳[5]。特別是在手術室內,患者心理心理上的恐懼和緊張會造成或加重其心理和軀體的不適。優質護理注重全流程護理,核心在于從人的本性出發,主要予以適當的鼓勵和安慰,滿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注重每一個環節的護理及問題的解決,可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完善過程管理。其也注重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礙,增加患者的手術配合度。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術后7天的心理與生理舒適度評分為(47.34±2.44)分和(48.13±3.10)分,都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1.03±3.29)分和(40.14±3.29)分,(P<0.05)。
總之,優質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能提高手術患者的滿意度,改善患者的生理與心理狀況,有很好的應用價值。
[1] 李 鳳.手術室無痛護理對非全身麻醉手術患者術中舒適度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刊,2015,42(4):109-111.
[2] 蔡建芬.全程護理對手術室患者術中應激性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6):129-131.
[3] 許 丹,王錦艷,劉 艷.情緒調控在氣管鏡引導下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藥,2015,22(2):312-314.
[4] 沈清峽.手術患者對手術室護理質量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實用醫刊,2015,42(10):77-78.
[5] 孫彩霞,余麗麗,楊金芝,等.舒適護理在直腸癌 Miles 術患者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11(7):1448-1450.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2.3
B
ISSN.2096-2479.2017.28.1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