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玲
為了能有更多的時(shí)間陪父母,不讓自己有遺憾,無錫的錢育松辭職回鄉(xiāng),為父母建了一座獨(dú)一無二的花園。網(wǎng)友稱它為中國最美的 “孝心花園”。
今年37歲的錢育松老家在江蘇無錫市錫北鎮(zhèn)新明村。那是個(gè)靠山的小村落,村民多以種茶為生。父親錢金榮65歲,母親朱丹青67歲,老兩口閑不下來,也種了一畝多的茶。靠著家里種的這點(diǎn)茶,夫妻倆供錢育松和他大哥上了大學(xué)。
2001年,錢育松從揚(yáng)州大學(xué)電氣自動(dòng)化專業(yè)畢業(yè)。因放心不下父母,錢育松便回到了無錫,在一家外資企業(yè)做技術(shù)員。
2003年,錢育松結(jié)婚,并在無錫市濱湖區(qū)購買了新房。2005年,錢育松的兒子多多出生。有了孩子后,錢育松特意以孩子需要帶為由,把父母接到了自己家。可沒多久,父親便提出來要回去。
父親回去后,母親也閑不下來,她找來了幾個(gè)盒子,種上蔥、蒜,還有小青菜。一天,錢育松聽見母親在房間里給父親打電話:“今年茶葉冒的怎么樣?家里的雞下蛋了沒?你可得把它們侍弄好,我下次回去看,如果沒照顧好,我再跟你算賬。”聽到肯定的回答,母親卻嘆了口氣,似自言自語:“這城里啊,真不如家里敞亮。”
錢育松想了很久,同意讓母親回老家去住。母親聽到高興壞了,就像是一直被關(guān)著的鳥兒即將回歸自然,整個(gè)人都精神很多。
見母親這樣,錢育松心里很不是滋味。妻子拍拍他的肩膀,勸他:“你的孝心我懂,可真正的孝順應(yīng)該是順從父母的心意,我們以為把他們接到城里來是享福,可他們來了并不快樂啊。”
2010年春天,采茶的忙季。為了省錢,老兩口舍不得雇人采,兩人從早上忙到晚上,曬得黝黑。錢育松心里便有了不再讓父母種茶的想法。晚上回去和父母商量,母親一聽卻急了:“不種茶,這地荒著多可惜。”錢育松勸起了母親:“媽,你不是一直喜歡花花草草嘛,要不咱不種茶了,我們種花,如果把這一畝多地全部種上花,你想想看多好看。種花不僅能打發(fā)時(shí)間,還能愉悅身心,花苗也能掙錢,一舉三得。”
說做就做,錢育松馬上網(wǎng)查適合在無錫種植的花草,并且一一做了記錄。母親既然最愛月季和繡球,那就先從這兩種花開始種起。種花之前,需要做的是把地里的土翻一下,把茶樹鏟掉。很多年沒下地干活,錢育松做得很吃力。父親在前面教他,他在后面學(xué)。妻子在一邊打下手,兒子多多,則高興地在茶林里鉆來鉆去,地里一片歡聲笑語。
地騰出來后,便是引進(jìn)花苗了。錢育松把第一個(gè)要引進(jìn)的花種鎖定在了月季上。種好了月季,錢育松交給兒子一件事:每周都記錄月季的生長情況。一天,兒子急匆匆地跑來告訴錢育松:“爸爸,咱家的月季怎么開始掉葉子,葉子都黃了。”錢育松跑過去一看,葉子果然黃了,難道是生病了?一頭霧水的他來到了花鳥市場,找到一些花店老板取經(jīng)。“你是不是水澆多了?月季抗旱,怕澇。水澆多了,反而適得其反。”聽到老板的話,錢育松點(diǎn)點(diǎn)頭說:“這段時(shí)間天氣熱,我的確澆了不少的水。”回去后,錢育松控制了水量,幾天下來,月季果然有所好轉(zhuǎn)。
在錢育松的打造下,幾年下來,終于有了花園的樣子,果樹花卉應(yīng)有盡有。光月季就有幾十種,不管是哪個(gè)季節(jié),都是繁花盛開,美不勝收。錢育松為花園命名為“多多花園”。
2016年年初,錢育松想給兒子在花園里舉辦一場鋼琴演奏會(huì)。之所以有這個(gè)想法,來自于偶然。那天,他去花園里找孩子吃飯。母親躺在躺椅上,多多依偎在奶奶懷里,祖孫倆看著漫天的梨花,你說一句我說一句。“多多,奶奶還沒聽過你彈琴呢,如果在這個(gè)花園里彈琴,肯定很美。”
錢育松默默把這話記在了心里,他找到了多多的鋼琴老師,很快敲定了這次戶外演奏會(huì)。演奏會(huì)那天,花園里的美景迅速吸引了小朋友們的注意力,他們?cè)诨▍仓行χ[著。而耳邊,是多多動(dòng)聽的曲子,一切都讓人陶醉。
2016年6月,錢育松向公司提出了辭職。為了父母,他全心全意地侍弄花園。
2017年的夏天格外熱,錢育松總喜歡在傍晚搬一個(gè)小板凳坐在池塘邊,小荷尖尖,亭亭立于水面,隨風(fēng)搖曳。他偏過頭,遠(yuǎn)處兒子正附在母親耳邊說悄悄話,母親笑容滿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