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摘 要:電影的宣傳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就是電影海報,優秀的電影海報,即使語言不通也絲毫不會影響到宣傳效果。文章從電影海報設計中的和諧美、點線面的運用、版式的比例美、常用的表現手法四個方面去詮釋電影海報設計中的美學。
關鍵詞:形式美;點線面;比例美;構成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3-0048-01
自電影海報出現以后,就成為了電影宣傳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初期的海報設計方法基本都是手繪,現存作品已經寥寥無幾。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電影海報的藝術價值也越來越高。分析電影海報中的美學法則將會對電影海報設計產生一定的指導作用和借鑒意義。
一、電影海報設計中和諧美
電影海報中的設計元素有很多,如何將這些設計元素的形式和本質自然的結合在一起,如何達將這些設計元素和諧的搭配在一起形成渾然天成的視覺效果,和諧美成為了電影海報設計中的最高標準。例如,電影《讓子彈飛》的海報設計,畫面里面有三個人物的視覺形象組合在一起,三個人形疊加,非但沒有讓受眾感到混亂,反而給受眾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二、電影海報設計中對點線面的運用
點線面三種表現形式是設計中最常見、最基本、最初效果的表現形式。點線面的運用能夠很好的表達出設計師的感情。
點作為視覺形象的基本單位,具有比較、定位、形狀等特點,能夠對海報內容起到方向引導的作用。例如電影《冰川時代》的海報,畫面主要以點的形式來表現,畫面中間的松鼠看做是最主要的點,而周圍的魚群作為次要的點向中心靠攏。這種點的運用是觀眾的目光聚集在內容主題上,具有很強的方向感和強烈的引導作用。
線是由點構成,所以線條在海報中依然具有很強的指示作用。線條的長短、寬細、彎曲在線條的運用中是極其重要的。例如電影《碟中諜4》的海報就應用了線條的表現手法。電影的主要場景為迪拜大廈,設計師將迪拜大廈作為主體物,以線條的形式表現出來,形成導火線和大廈相結合的同構效果,將電影中時刻爆炸的緊迫感表現的淋漓盡致。
面的運用是近些年來比較常用的表現手法。面的運用能夠切割畫面,能在一個畫面中達到多個畫面的視覺效果,擁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例如《男兒本色》的海報設計,畫面中插入三個版面,分別是三個不同主角的面部形態。這就在同一個畫面中達到了三個畫面的效果,視覺沖擊力強,讓人很容易感受到電影中同一時刻三個主角的不同狀態。
三、電影海報中版式的比例美感
比例美在電影海報設計中是很重要的。比例就是海報中各個元素之間所占據的分量大小的對比,包括數量多少、大小關系、位置高低、顏色對比等。不同的比例會出現不同的效果。不管是繽紛多彩的浪漫主題海報還是壓抑低沉的恐怖主題海報,都有其不同的比例關系來達到主題效果。海報的版式是吸引觀眾的重要手段,就是將設計要素在數量、大小、位置、顏色上進行設計,達到最佳搭配效果。電影海報中的黃金比例為1:1.618,例如電影《荒野獵人》海報就運用了黃金比例關系。海報中將主角的影片形象和影片背景按照4:1的比例關系進行搭配,圖片大小和疏密搭配合理,形成了海報中辦事的比例美感。
四、電影海報設計中常用的表現手法
在電影海報設計的表現手法在海報設計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表現手法能夠起到不同的效果,不精通的表現手法結合電影的主題能更好地傳遞電影信息。主要的表現手法包括夸張、重復、比喻、等。
1.夸張。夸張是運用豐富的想象力,結合電影主題,對某一視覺形象有意的放大或縮小來增強表達效果,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動畫片《一拳超人》的宣傳海報就運用了夸張的表現手法。畫面中以主角琦玉為主視點,背景為另外一部動畫片中的主角被琦玉打到了另外一個星球的表面。通過這種對主角力量的夸張,極其形象地表達出了影片的內容,對影片達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2.重復。重復的設計手法能夠產生一種秩序美。運用重復的設計手法能夠不斷地對同一視覺元素進行強調,突出設計重點。在電影海報中運用重復的方法能夠發人深省,能夠加深觀眾對海報的理解和印象。電影《寒戰》的海報設計中就運用了重復的設計方法,在藍色的背景下重復排列多個人物形象,將主角形象放在中間,并對主角形象進行突出處理,將配角形象弱化。藍色背景和人形剪影進行搭配突出了了主角形象,讓主角區別于奇特人物形態。加深了觀眾的印象。
3.比喻。比喻的表達方法能夠將設計師的想法委婉的傳達給觀眾。電影《城中之城》的海報運用比喻的設計手法,將城市的高樓大廈比作棋盤,下棋者用手拿著樓房在下棋。海報運用比喻的設計手法生動地將城市操控者的形象傳達給觀眾,使觀眾對電影產生濃厚興趣,
五、結語
隨著電影事業的不斷壯大,電影海報對電影宣傳變得越來越重要,電影海報的是藝術價值也越來越高。電影海報設計中的和諧美、比例美、表現方法的運用能夠對今后設計師設計電影海報起到很好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時燕.廣告設計之招貼[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
[2]周靖明.版式設計實務[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
[3]黃志偉.波光波影[M].上海:科技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