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勇
【案例】2014年8月20日,王某的單位組織員工到某醫院體檢,經過檢查,醫院發現王某的左肺部出現感染,但并未詳盡告訴他病情,也未通知他接受治療,王某誤以為自己的身體沒問題。2016年5月5日,王某覺得身體不舒服,再次來到該醫院,醫生檢查后發現,王某左肺部有團塊狀陰影,判斷是炎性腫塊,建議藥物治療。王某經過近半個月的治療,其癥狀并未好轉。6月3日,王某來到某中心醫院,經過一系列詳細的檢查,并經專家會診,某中心醫院得出診斷意見:左鎖骨上淋巴結轉移性腺癌。雖經治療,但因病情過重,王某于2016年7月1日死亡。
王某死亡之后,他的家人認為王某的死亡與某醫院體檢后未詳盡告知病情,以致延誤治療有直接關系,于是多次找某醫院協商賠償事宜,但均未果。無奈之下,王某的家人一紙訴狀將某醫院告上法庭。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某醫院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點評】病人對自己所患的疾病依法享有知情權,醫生有義務將其病情如實告知。本案中,某醫院未履行告知義務,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首先,醫院未將王某的病情及時告訴他,侵犯了他的知情權。具體來講,王某在某醫院接受體檢,他完全有權取得檢查結論或報告,知道檢查結果。但是,由于該醫院的疏忽,雖然已經檢查出他肺部有問題,但并未通知他來取檢查結果,也未提醒他接受治療,王某誤以為自己身體沒問題,也就沒有再到醫院領取體檢結果。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一條的規定,醫院的行為侵犯了王某的知情權,并因其侵權行為延誤了他的治療時機,導致王某死亡,其家人可以要求醫院進行賠償。
其次,王某的死亡與醫院體檢并無因果關系。某醫院在對王某進行體檢時,其沒有疏漏檢查項目,全面地做了檢查并查出王某左肺部感染,還形成最終的書面報告,但某醫院并未通知王某來取。而王某患癌癥是一年多后在某中心醫院查出。因此,王某的死亡與某醫院的體檢并無直接的因果關系,所以,無權要求某醫院對王某的死亡承擔全部的賠償責任。
最后,王某的家人還可要求某醫院支付違約金。王某到某醫院接受體檢,和醫院形成了一種服務合同關系。根據這種關系,某醫院有為他做全面的身體檢查,并詳盡告訴他檢查結果的義務,但是該醫院只是對他進行了全面體檢,并沒有詳盡告訴他檢查結果和是否需要治療,其履行的義務并不完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某醫院構成違約。因此,王某的家人可以據此要求醫院支付違約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