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芳+莫大尼
摘 要:“斜開唱法”是南京藝術學院徐元勇教授首先提出的針對流行歌曲演唱的方法。這種提法是以美聲唱法(豎開)以及民族唱法(橫開)為背景的前提下提出來的。從演唱實際要求上,更接近民族唱法的橫式演唱,這種演唱方法是我國學術界在流行歌曲演唱領域的一次理論創新,本文將圍繞這一概念進行系統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流行歌曲;斜開唱法;發聲技巧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3-0079-02
一、“斜開唱法”的理論分析
“斜開唱法”是我國著名流行音樂學者徐元勇教授于21世紀初首先提出的,是一套專門演唱流行歌曲(通俗歌曲)的聲音訓練方法。這個唱法的提出使得學術界一片嘩然,贊同聲和爭議聲均有。贊同聲基本上是對流行音樂學者的創新精神表示肯定,認為學術界同仁對流行音樂的研究應該持有寬容態度,應該給予更多的鼓勵,對于“斜開唱法”本身而論處于一種顧左右而言他的狀態;爭議聲往往決定這種提法,有標新立異、牽強附會之嫌,理論深度不夠。筆者對于以上這種反響并不感到意外,因為“斜開唱法”這個名詞的產生就顯得很勉強,根據徐元勇教授在專著中談到:“‘斜開就是歪著嘴打開。嘴向左或右單向的斜,口向一邊打開,就是嘴歪向一邊并打開……如果,兩邊嘴角分別同時向兩邊斜就正了,既雙斜為正……·因此,正常、完整的斜開闡釋就是:在歌唱時有意識地使勁讓兩邊嘴角往兩邊展開,口張開向下用力,面頰著力于下顎骨、腮幫部位的一種發聲方法。①”這個表述其實有兩個突出問題,首先,看了前半段表述后給讀者的感覺就是“斜開唱法”就是斜著嘴、歪著嘴唱歌,先不說歪著嘴的情況下還能不能唱歌,光那個樣子就不好看,像極了面癱病人的形象;其次,表述的后半段又說到“雙斜為正”,既然正了又何談“斜開”呢?綜合看該表述,整個“斜開”的動作,其實就是張大嘴巴或者說是咧開嘴巴的動作而已(至少在表述上是如此)。因此,以上這兩個疑問是導致學術界對“斜開唱法”不置可否的最為關鍵的原因。
二、“斜開唱法”的技術原則
首先,徐元勇老師所倡導的“斜開唱法”在發聲時演唱者所需要追求的發聲感覺與傳統美聲(或民族)唱法有所區別。美聲唱法在發聲時需要尋找聲音在“點”上的共鳴;而“斜開唱法”則需要歌手尋找聲音在“面”上的振動。這與美聲唱法的發聲就有著較大的差異!這種“面”的感覺是咧嘴的動作(即斜開)造成的,在這個“面”上的振動,就會使得中低聲區的演唱更接近說話,更加自然,眾所周知的“氣聲唱法②”就是在這種狀態下發出的。但是,我們需要重視的是,這種聲音在“面”上的振動,當歌手演唱到高聲區時,就必須要振動出“芯”來,這是流行演唱水平高低的試金石;這個所謂的“芯”指的就是聲音的明亮、清脆的音色,美聲唱法領域稱其為“金屬聲”。但是,“斜開唱法”也強調這種“芯”不能從頭到尾出現在歌聲之中,只能在個別閉口音(如:i、ei、en等)、個別音域(比如換聲區附近及高聲區)間歇性的出現,它是一種歌唱的調味劑,絕不能當成主材而濫用!此外,徐元勇老師對于如何獲得“斜開唱法”的“共鳴面”也給出了解釋,他認為利用生活中女性(或幼童)撒嬌發嗲的發聲感覺就能最快的找到聲音的“共鳴面”。
其次,“斜開唱法”講究真聲演唱,假聲輔助的基本原則。這里提到的真聲指的是強真聲,假聲指的是弱真聲。這是“斜開唱法”一個十分重要的技術原則。在演唱中必須時刻保證聲帶是充分振動的(不同音域振動的部位不同),時刻保證有真聲的色彩。徐元勇老師將聲音的概念劃分為:強真聲、弱真聲和混聲三個形式。他主張用強氣息吹動聲帶振動進行聲音訓練,加強歌手發聲的能力培養。
再次,“斜開唱法”的觀念里沒有聲部的劃分,這點不同于傳統的美聲唱法領域。但是,卻有著歌手類型的劃分。大致分為以下三種:(1)“尖”、“亮”、“細”型音質的歌手,比如:張信哲、張雨生、林俊杰、林志炫、韓紅等;(2)“豎狀”音質歌手,比如:毛阿敏、韓磊、那英、田震、黃綺珊等;(3)大眾普通型音質歌手,這類只要是偶像派以及創作型歌手居多,嗓音條件普通、音色也普通,但是往往要么形象俱佳,要么原創作品出眾,比如:陳奕迅、劉德華、李宗盛、羅大佑、齊秦等。筆者認為還應該劃分出第四類:個性風格型歌手。這類歌手以獨特的嗓音特質而聞名遐邇,比如:周杰倫(創作及咬字)、楊坤(沙啞音色)、迪馬西(海豚音)、伍佰(創作及咬字)等等。作為流行演唱的學習者而言,只有準確的認識到自身的嗓音類型才能最大程度的挖掘自身的演唱潛力,尋找到合適自己的作品進行演唱。
最后,“斜開唱法”同美聲、民族唱法一樣也對脫離氣息的“白聲”嗤之以鼻。需要說明的是,站在美聲角度來看流行唱法,會覺得流行唱法是“白聲”,而實際上,流行唱法本身卻并不“白”,因為這個“白”指的是發聲和氣息脫節后的、近似喊叫般的發聲。而以“斜開唱法”為代表的流行唱法的發聲并未與氣息脫節,這是我們需要認清的。此外,單純的喊叫式的演唱在流行音樂領域也經??吹?,比如在搖滾風格的作品里,會經常聽到;我們應該知道,像那種喊叫如果是依托于氣息支持為前提,那是一種風格,是被允許的;即便是沒有呼吸支持的單純喊叫,如果是為了歌曲的特殊效果的需要,也是被允許偶爾出現的;唯一被禁止的喊叫是,通篇性的、從頭到尾毫無節制的喊叫式演唱,那絕對應該摒棄的!
三、“斜開唱法”輔助技能分析
流行音樂是人類近現代文明的產物,它伴隨著人類的科技進步而逐漸發展起來的,流行唱法也是如此。電子擴音器材的發明,錄音技術的誕生都對流行唱法產生關鍵性的影響,而后來隨著擴音器才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流行唱法慢慢形成了一種圍繞麥克風為核心的演唱技巧,“斜開唱法”也是如此,對輔助器材的使用直接關系到歌手的演唱效果的好壞。
首先,我們來分析麥克風的使用方式。麥克風是流行歌曲演唱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與發聲技巧息息相關。歌唱時歌手嘴部與麥克風的距離遠近、角度的區別、麥克風音量的大小、混響的濃疏都會對歌手的聲音產生直接的影響。我們在使用時,應該輕松的握住麥克風,而不能用力緊緊握住,那會導致肩部緊張,影響發聲;并且,歌唱時的氣流聲也要盡量避免。很多情況下,強烈的氣流聲會使得擴音設備發出氣流爆破聲,破壞演唱的情緒。所以,我們在演唱中要不斷根據歌唱的音高、情緒以及語氣來調整麥克風與嘴部的距離以及角度。由于流行演唱的音色受到麥克風的牽制,所以我們在演唱時要盡量使用優質的麥克風,因為品質不同的麥克風所擴出來的聲音有顯著差異的。
其次,我們來談談伴奏的問題。流行歌曲演唱的伴奏選擇也很有學問;同一首歌曲可以有不同音樂風格的伴奏形式,比如:爵士、布魯斯、搖滾等;而且也分有旋律伴奏和無旋律伴奏兩大種。歌手要根據自身的音樂修養和能力來選擇最為合適的歌曲伴奏。在確定好伴奏風格之后,還要確定一個合適自己演唱能力的曲調。把以上兩個要素都解決好了,才有可能獲得良好的演唱效果。
四、結語
“斜開唱法”作為一個我國流行音樂領域創新性思維的產物,盡管它在提法上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或考慮不周全,但是也值得引起我們學術界的重視和尊重。也許它就是一個超前的產物,是未來聲樂藝術的發展趨勢和方向。不可否認的是人類歌唱藝術的發展與人類科技文明的發展有著必然聯系,美聲唱法的發展軌跡就是摸索人聲最大共鳴和穿透力的過程,當電聲出現時,人聲的擴大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從某種意義上說美聲的共鳴體系基本上失去了大多數的存在意義,未來流行演唱也將逐步取代美聲唱法成為人類文明的主流歌唱藝術(該預判當前已經在很多層面上得到證實)。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6年湖南科技學院校級科研項目《流行歌曲“斜開唱法”之理論探析及運用》(項目編號16XKY017)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徐元勇.通俗歌曲演唱教程[M].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01).
②流行唱法的一種發聲方式,李谷一老師首次將該唱法引入民族唱法領域.
參考文獻:
[1]張燚.大學流行音樂鑒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徐元勇.通俗歌曲演唱教程[M].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3]李翔.流行唱法發聲技巧訓練[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5(10).
[4].郭鵬,吳寒冰.音樂劇與流行演唱使用教材[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