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銀鳳
摘 要:剪輯是影視作品制作中重要的二次創作,而在剪輯過程中,畫面的轉換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剪輯人員必須掌握必要的畫面轉換技巧。本文從電視畫面轉場的含義與作用、轉場的幾種手法及特點、常用轉場技巧的使用方法等方面,對轉場技巧進行分析,將理論論與具體的實例相結合,以便更好地闡述電視畫面轉場的技巧與運用。
關鍵詞:電視畫面;轉場技巧;剪輯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3-0106-01
一部影視作品由一系列相互聯系的情節段落組成,每一個情節段落都依靠一連串的畫面來講故事,要使電視畫面的敘述自然流暢;使畫面的組成條理清晰、邏輯分明;增強電視畫面的感染力,必需恰當地使用電視畫面轉場技巧。因此本文通過查找相關書籍與觀看各種影視作品相結合的方式,就各種電視畫面的轉場技巧的使用進行分析,將理論與具體例子相結合,希望通過實例分析,能夠真正地掌握及靈活地運用電視畫面轉場技巧。
一、電視畫面轉場的含義與作用
時間、地點、人物和情節是電影電視場面的四個主要要素。一個場面就是一段影視時空,所以,電視畫面轉場也就是轉換時空。是故事內容上看,是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過渡或轉換,從畫面內容上看,是場景與場景之間的過渡或轉換。畫面轉場,一方面使場面分隔開來,另一方面使時空的轉換連貫、流暢,使內容的展示條理分明,故事的闡術脈絡清晰,符合觀眾的視覺心理,使觀眾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轉場的幾種手法及特點
一般而言,一部90~100分鐘的電影,由90~120個以上的場景,600~700個以上的鏡頭組成。電視劇相對少一些:一集由40個以上場景,400個以上鏡頭組成。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如果低于這些場景和鏡頭,環境會顯得太單調,難以吸引觀眾的眼球。這么多的場面如何流暢的轉換,這就涉及到轉場方法的問題。轉場方法主要分為技巧轉場和非技巧性轉場兩大類。
(一)技巧性轉場
技巧性轉場的方式有很多種,常見的淡入與淡出、疊化、劃變、甩、定格、翻轉等等。淡入淡出是影視片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種轉場技巧,一般情況下是連在一起使用的可以體現場景段落的轉換,也可以表現情緒的延伸和節奏的起伏。例如在《小兵張嘎》中有一段,用的是“淡出、淡入”。上一個鏡頭是日景,內容是我方偵察員在敵人據點里和翻譯官談話,鏡頭結尾部淡出,下一個鏡頭慢慢淡入,畫面是黃昏,一隊滿載糧食的馬車迎面駛來。這兩個鏡頭是兩場戲,動作和內容截然不同。。兩鏡頭間用淡入淡出來實現轉換,變換了時間與空間,同時也省略了不必要的動作,簡化了過程,使故事情節連續順暢,不顯突兀。
疊化,即前一個鏡頭逐漸模糊,直到消失,后一個鏡頭逐漸清晰,直至完全顯現,大多表示一個在時間或空間上的較小的轉變,或表示在兩個地方同時發生的事情。如時間的推移,事件的進程,人物的回憶,環境的更替等。如一個人在某一地點長時間等待朋友,他一會兒坐,一會兒站,一會兒打電話,一會兒看手表,由白天等到晚上。用疊化的手法表現這一過程,能使人物的動作變化及周圍環境的更替顯得平緩、自然,還能延長了觀眾心理上的時間長度。
(二)非技巧性轉場
非技巧性轉場,是指用畫面間直接切換的手段實現轉場的方法。個人認為,無技巧轉場其實是包含了更多更高深的藝術技巧的。它不使用光學、數字特技術等技巧,而純粹考驗的是影視后期制作者對作品深入的理解、觀察、嚴密的構思和精巧的設計,抓住畫面與畫面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更能充分體現剪輯師的剪輯水平和藝術功底。非技巧性轉場過渡通常是靈活利用相似性、承接、反差、遮擋、聲音、特寫、環境空鏡頭等因素,實現自然流暢的轉場。
利用相似性因素是指是指使上下鏡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主體形象。用相似性因素轉場,可達到視覺連續、轉場順暢的目的。如韓國電視劇《藍色生死戀》第四集,尹教授一家要移民美國了,小恩熙得知這一消息后,一路追教授的車,希望能和爸爸媽媽還有哥哥再見一面,可是她最后還是沒能追上,只能站在每天和哥哥上學經過的隧道口目送車子遠去。在下一個鏡頭里,還是那條隧道,從隧道另一端緩緩走來的是八年后已長大成人的俊熙。導演利用同一條隧道實現了鏡頭內容在時間上的大幅度跨越,這樣的處理,方便簡潔而又符合人們的心理邏輯。
利用特寫轉場的特征是:無論前一組鏡頭的最后一個鏡頭的景別是什么,后一組鏡頭都是從特寫開始。運用特定鏡頭轉場,能夠暫時集中觀眾的注意力,使觀眾不至于感到太大的視覺跳動。特寫鏡頭是很好的轉場方式,對于跨越幾年甚至幾十年時光的轉場常常有著自然、濃郁的美學效果。如《海上鋼琴師》中,就應用了很多特寫鏡頭的轉場方式。男主人公結識了一生中唯一的朋友,號手。鋼琴師的故事就由號手的倒敘、回憶開始。從號手暈船在珍貴的中國瓷器里嘔吐開始,接著以一只腳為特寫,鏡頭從腳搖起,就出現了已經長成青壯年的1900了。一只腳的特定就完成了一個時空的大跳躍,跳躍了十幾二十年。
三、結語
作為剪輯人員,要在影視原素材的基礎上,靈活、合理地運用轉場技巧,既要承上啟下,又要使全片情節流暢連貫、節奏變化自然,層次分明、段落清晰。而一場戲里就有大量的鏡頭素材,而有些鏡頭是不同景別不同鏡頭內容的素材,怎樣接的順,怎么樣更好的利用景別表達人物情感,怎么樣能把這場戲的中心意圖表現出來,就成為剪輯時主要的指導思想。我認為在現代影視作品中,影視剪輯的過程也是 “二次創作”的過程,不能僅限于既定的模式,而是要充分把握作品的內涵,了解素材的內容和寓意特性,做到合理安排,才能有發揮有創新,深化主題,提高影片的藝術感染力,剪輯出獨具風格的作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