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成城
摘 要:塞尚用獨特的繪畫風格徹底顛覆了傳統的西方繪畫方式,從色彩到結構,從觀察到技法無一例外。他不僅用一個蘋果征服了巴黎,還征服了世界。
關鍵詞:塞尚;靜物藝術;風格特征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3-0148-01
一、浪漫主義時期(1861-1870年)
塞尚初到巴黎學習繪畫的時候,因為沒有扎實的功底和嫻熟的技巧,所以即使他對古典主義的嚴整和浪漫主義的激情滿懷崇拜,那也無法用優美的筆觸畫出他豐富的感受,他筆下的形體“粗劣”而“生拗”,自己都不能滿意。雖然這樣笨拙的筆觸算不上優美,卻反而彰顯了他的獨特個性。由于浪漫主義的影響和他不善表達的孤僻性格,他早期靜物畫呈現的多是陰郁不安和悲哀,然而古典主義結實的形體又讓他深切迷戀,塞尚就這樣在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之間搖擺不定,但他并不滿足于畫好一幅含有任何主義色彩的畫,他所追求的是在兩者之中達到新的平衡,可以把它們統一而和諧的結合在一起。因此,他在質疑傳統繪畫的同時也在反思自己的創作方式,直到他開始重視被以往畫家所忽視的繪畫獨立性,繪畫不是文學的奴隸,而是一種光學,它與其他獨立的學科一樣,應該有自身標準的審美與魅力,而不是附屬于其他任何一門學科,并被那種學科的審美標準所限定。塞尚曾經說過“對于畫家,只有色彩是真實的。一幅畫首先是,也應該是表現顏色。藝術家應防衛自己勿傾向于‘文學的東西,這個傾向常常是畫家離開真正道路的根源,這道路是具體地直接地的鉆研自然”。
二、印象主義時期(1871-1874年)
通過馬奈的引薦,塞尚與巴黎當地的印象畫派交往繁多。在與畢沙羅結識之后,聽取了他多去戶外寫生的建議,由此繪畫風格產生了較大改變。走出畫室的塞尚感受到了與室內完全不同的光線與色彩,也逐漸理解了印象派發展出來的色彩與光線理論并嘗試著運用到自己的靜物畫當中,這些改變對他的觸動很大。“藝術不和自然接觸便不能有所發現”,這是塞尚在這一時期的感悟。他對大自然的態度是恭謹謙遜的,在自然光的指引下嘗試協調空間、體積、色彩的關系,畫面明朗、上色平整、形體和諧,這些都是塞尚在這個階段的突出特點,他不再一味模仿德拉克羅瓦式技法,而是在取其精華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去掉了靜物邊緣濃重的粗黑線條,下筆簡練而準確,終于在不懈的探索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作畫方式。問題的解決與產生總是如影隨形,他發現純粹的原色固然明朗透亮,但是缺乏空間感,不能產生縱深性,使得畫面不真實,很平面,這讓他再一次陷入矛盾之中。必須在色彩和結構之間找到聯系兩者的關鍵,畫家對靜物的感知就體現在協調兩者的畫面當中。“在室外借助于色彩和光線,畫一幅生氣勃勃的普桑的畫”,這就是他新的目標——用色彩重塑自然。塞尚在這一時期對靜物的理解是本質的、深刻的,是由客觀到主觀、由感性到理性的過渡結合。
三、塞尚風格形成時期(1875-1887年)
這是塞尚一個相對平靜的時期,他從巴黎回到了普羅旺斯,決心要創造“真實”和“絕對”的靜物繪畫藝術,要在自己的觀察和審視下重新安排視覺景象。這在當時是其他畫家很不能理解的事情,因而他的作品像迷一樣不被眾人接受。他認為“畫家對自然不能太拘謹,太老實或太順從,他多少總是對象的主人,尤其首先要掌握表現的手段”。在這一階段,塞尚不落俗套,發起了對西方藝術顛覆性的改革創新,他也是首個把繪畫從對自然模仿中解放出來的畫家。從此,繪畫不再被動的受自然景物所牽制,而是指導物象如何在作畫過程中更好地表現出來。他率先采用的多點透視法對傳統繪畫向現代藝術的過渡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他所倡導的用“色彩造型”就是指用色彩代替線條填充出體積感,用顏色之間的冷暖純濁表現明暗變化,再把所有的顏色協調融合在同一個畫面,效果就顯而易見了。
四、塞尚風格成熟時期(1888-1906年)
1888年后塞尚的靜物創作特征鮮明,理論的完善和畫面的協調都標志著他的藝術風格漸趨成熟。他反復研究和尋找水果靜物中的內在結構,并嘗試利用色彩的變化加以表現。在他看來只有抓住了描繪對象的本質并用有序的色塊表現出來,有結構、有色彩、且和諧,這樣的繪畫才具有獨立存在的意義。然而難處也就在“對象的本質”這一點,它即沒定性也不容易把握,需要畫家有敏銳的感受力和執著的觀察力,塞尚就是這樣不厭其煩在同一靜物的不同階段體會色彩和結構之間的細微變化,才得以抓住繪畫對象的本質,領悟到線條、色彩、調子的有序調整就是表現自然法則的重要因素。他一生就是在這樣的觀察、領悟與創造中曲折前進,這樣的經歷體現了塞尚過人的耐力和對藝術的狂熱。至1904年他終于得到了普遍的認可,“現代藝術之父”的名望人盡皆知,他總算用自己一生的付出得到了相應的回饋。
在西方美術史存在這樣一種說法,即“塞尚以前”和“塞尚以后”,他們認為塞尚在傳統繪畫和現代主義之間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可見他對藝術發展史的影響之大。塞尚利用顏色之間的冷暖對比和顏色自身的純度變化巧妙地表現出畫面的空間關系,并把這種空間關系和自身感受融合在一起,他用色彩結構強調感受的理論是現代派畫家藝術創作的源泉。
參考文獻:
[1]王臨潼.塞尚色彩的理性主義及其實現[J].大舞臺,2010(03).
[2]李賓.塞尚:結構與色彩的交響[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