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麗
【摘要】在高中語文學科的學習中,學生需要重點把握的知識,是其自身感悟力的提升與學科知識架構的完善。由于學生自身有著不同的學習傾向,使語文學習就有不同的個性化色彩。但在高考這一硬性標準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得不受學科標準化考試的同步制約。這種硬性統一的標準,限制了學生自我知識化結構的建立與個性化學習的發展,從某種教學意義上,可以說是扼殺了學生。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最具有普適性與高度自由的雙重屬性的知識板塊,即閱讀。因此,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開展個性化閱讀。本人就立足于此,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對此問題進行一個初步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個性化色彩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高中語文實施個性化教學的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積極地進行語文學科知識體系的構建,多閱覽學科知識;二是為提升學生自身的語文閱讀能力與文章分析能力,并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文化素養,養成較為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個性發展的前提下,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成績水平,并為學生終身閱讀與終身學習打造一個良好的基礎。做到這一點,即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進其可持續發展。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推進個性化閱讀
在實際語文教學中,形式上的課堂主體是教師,但實際主體則是學生。高中語文這一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并不是單純的學科技巧型教學,而是建立在學生學科知識架構基礎上的延伸教學。換言之,學生語文成績的高低,很大程度是由自己的知識儲備所決定的。教師在進行技巧教學之余,要重視學生知識儲備庫的建立。為了使學生自主自愿、高質量地提升知識儲備,教師要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自主需要,在合理范圍內,允許學生自主地選擇閱讀素材,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探究,以推動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和解題方法的優化。在這一階段進行教學時,我就沒有強制地要求素材種類,而是從學生學習需要出發,為學生制訂了閱讀進程計劃,開展一個閱讀總結會。在這一過程中,一位學生以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作為閱讀素材,從自己的人生閱歷出發,結合多個社會案例,在閱讀總結會上發表了自己對這一作品的看法。這名學生的了解雖然并不出彩,卻從文章內涵、時代背景、人物性格等多方面進行了有效分析,并折射了自己的家庭教育。這說明了當教師明白語文課堂學習主體是學生時,就會尊重學生的主體發展,同時,由于自身的思維發展受到了教學層面的重視,學生會不由自主地進行有效學習,相比于教師所進行的知識傳授,更具有吸收價值,且體現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二、教師指導閱讀,以提升閱讀的探究性
不論教學形式如何變化,高考始終是一門學科教學形式變化的風向標,受此影響,學生在進行閱讀學習時不由自主地會受到高考的影響。這就會造成學生在學習閱讀題型解題技巧與閱讀選材時,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側重于高考會考的內容。也正是如此,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要注重強調這一問題,即使是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選材及理解的個性化也不意味著學生可以進行“放羊式”閱讀。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建立一個閱讀層次與問題序列的架構,以在這一過程中形成自身的研究閱讀方法,使學生在面臨各類閱讀文章時,可以有章可循,使自身認知水平固定在一個較高的層次上。例如我在教學小說閱讀理解時,有一位學生就使用了《普希金中短篇小說集》作為閱讀素材,展開了自己的閱讀研究。這一學生在探究時,側重了小說的故事性,而忽略了小說背后的文化內涵,這自然是不正確的。因此,我就引導這名學生在進行閱讀探究時,首先要立足于這本小說集的時代背景,并要了解這名作家的生平,了解他的文化傾向,以此為基礎,挖掘小說深度內涵,并聯系以往閱讀經驗,延伸小說內涵。
三、推進學生交流評價,反饋閱讀價值
作為一個高中學科,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理論探究和知識技能,更為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一方面,這是學科建設與課程標準所要求的素質教育;另一方面,作為教師,要為學生日后的發展承擔一部分責任。從這一角度而言,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就不能單一地對學生進行技能使用教學,還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知識邏輯思維能力教學,這是符合高校教學平臺對學生基本素質要求的。具體到語文學科閱讀教學上,教師應該為學生的交流與評價構建一個合理的知識分享平臺,以小組或人員為單位,對某一類閱讀材料進行有效探討,并形成一個反饋處理機制。在這一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發言、互動、補充與反駁,這是一個良性的互動過程。教師應當在學生進行互動后,依據現實情況,合理地進行評價,對有疑問的知識點,與學生進行探討。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允許學生對知識進行質疑,教師要將此放到平臺進行討論。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閱讀學習質量。
四、結語
在個性化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一個具有決定知識正確性的裁決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由此,教師應該具有對復雜局面的掌控能力,并為學生構建一個開放、民主、合作的閱讀交流平臺。且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個性化閱讀教學是符合教學改革趨勢潮流的教學行為,不論是為了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都應重視個性化閱讀教學,使個性化教學符合實際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立英.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1).
[2]賴東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初探[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0(4).
(編輯:張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