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鏡
摘 要:漸江的藝術風格不同于其它的畫家,他有一個獨特的構圖,空靈的意境和留美的線條等。漸江師承倪贊而高于倪贊,學于宋人等傳統經典畫作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開一代文人畫之新風,漸江作為新安畫派的領袖人物,對當時安徽經濟文化起到了很大的影響。漸江多變的構圖和章法,每幅作品都給我帶來了極大的創作欲望,對我自己的創作風格也起到了很大的啟示。
關鍵詞:漸江;藝術風格;創作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3-0165-01
一、漸江山水畫的藝術風格特征
漸江對倪瓚的畫風非常贊賞,在眾多學倪瓚的人中唯獨漸江最為突出,漸江在吸取倪瓚“逸筆草草,不求形似”的基礎上,雖然也是那種極簡極寒的效果,但漸江的畫面里卻有種倔強、雄強之意。線條剛硬,筆意蒼勁,淡墨暈染極顯寒意,很少皴,大多是用線來勾勒結構。在構圖上漸江多采用高遠法,以“蒼”“勁”“疏”“遠”為漸江畫面美的評判標準。倪瓚的“一河兩岸式”在這幅畫中得到了借鑒參考。中間一段河水把畫面分開,上段為遠山層疊連綿在一起,顯得虛靜高遠。下段是相接的坡岸、大石、水口、樹木、房屋,用筆簡勁有惜墨如金的感覺但其簡單的用筆卻很清晰地表達出一種荒寒蕭寂的境地。用極少的筆墨表達相當清冷荒寒的效果。
漸江的畫面大面積留白,有很多畫作都吸取了馬、夏的邊角構圖,用筆簡單、但是線條蒼勁有力、多采用以線勾為主的方式,少皴多染保存著畫面整體的空靈質感,整幅畫面簡練清寧,也體現出漸江這種對待人生的態度,在作者的畫面中得到了很好地闡釋。
漸江更加注重傳神,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幾根簡簡單單的線條表現出了不同的韻味,他的山水極簡,下部幾間茅舍、橋梁、人物再加幾棵古松就構成了一個完美的意境。山水畫傳神之根本是在氣勢和韻味,漸江打破了明末以來傳統的形式化創作風格,主張師法自然,主要也寫生黃山,表達出類他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提升中國畫的精神內涵,給中國畫的精神內涵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血液,他將倪瓚山水極簡的山水畫形式吸收,并且自己也在不斷研究黃山題材,從大自然中在汲取營養,最終形成類自己的風格面貌。
漸江作為新安畫派的領袖人物,山水畫有其獨特的意境, 他澄凈自己的內心,讓自己變得空曠靈性,作品大多表達自己心靈體會,寫自然之靈,自然之趣,得山石之真性情。作品將“孤”“靜”的發揮到了極致,在畫面中彌漫著一種荒寒的凄涼之感但卻又能發現其中的生機。
二、漸江山水畫藝術風格對自己創作的影響
以前在云南師范大學學習的時候,在老師的幫助下,學到了很多的專業知識,從那時起開始對中國畫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在最初也不懂只是臨摹一些自己喜歡的畫,沒有進行一個系統的學習,但是整個臨摹的過程是開心的,雖然有遇到很多難題,但是每一次難題的解決都讓自己的內心沉淀許多。
在大量的臨摹練習中,我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繪畫風格,漸江的創作風格感動了我,漸江是新安畫派的領袖,繼承了元人的創作意境,加入自己獨特的精神世界,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在漸江充滿線條感的世界中,讓我感受到了中國畫中線條的力量,簡潔的畫面,荒寒的意境,多變的構圖,精彩的筆墨,精致的點景,每一筆都充滿了哲學性的思考,游走在漸江的藝術世界中,仿佛讓我找到了自己精神家園。漸江的每一幅畫,每一幅畫的構圖,每一幅畫所營造的意境,都對我的創作產生了很大影響。我在臨摹漸江畫作的同時,也在不斷思考,他本人在畫此畫的時候是怎么用筆的,是如何表達畫面的意境的。
漸江的繪畫作品中,皴法運用的很少,并且設色非常的單純,主要是用赭石和花青著色,無論是從構圖,筆墨,章法,設色,還是意境上可以學習借鑒的地方是非常之多,通過學習和感悟漸江的作品,讓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
我在學習他的作品時吸收最多的是他的用筆,及其構圖形式,因為他的構圖形式感雖然是由元人而來但又有所區別,有很大的研究價值。他的少皴多勾也讓我的構圖形式不那么死板,而在學習臨摹中大多關注這些問題,并不斷實踐于創作。
學習臨摹弘仁山水畫也經常在想,我學習的是他的筆墨精神,而不是單一的形,但在學習他筆墨精神的同時,我也想通過寫生的方法把自己所學來的東西真正轉化成自己的東西,慢慢的建立自己的語言,在以后的日子中,我會不斷專研思考,同時也會不斷學習傳統,不斷的吸取前人的東西,再來發掘自己。
參考文獻:
[1]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88.
[2]陳傳席.弘仁[M].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
[3]漸江.山水冊[J].中國書畫,2005(04).
[4]黃賓虹.漸江大師事跡佚聞[M].1984.
[5]漸江.畫偈[M].19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