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旨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遏制領導之秘書崗位的負面影響——秘書腐敗。領導之秘書崗位是指專門為特定領導人提供公務服務的專職秘書崗位。領導之秘書崗位的雙刃性是指該崗位具有正面效應,也具有負面影響。其負面影響源于秘書系統具有中介性性質而產生假借性以及對假借性的失控,導致秘書產生腐敗。秘書腐敗主要表現為秘書干預決策、以權謀私、與領導共謀私利等。其主要原因是秘書角色錯位、選拔晉升制度不規范、監督機制不完善等;防治秘書腐敗應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從個人自律、法律懲戒、制度約束等方面入手。
關鍵詞:領導之秘書崗位;雙刃性;假借性;腐敗;防范
近幾年,隨著一批高官的秘書因貪污腐敗而紛紛落馬,秘書特別是高官的秘書被稱為腐敗的高危人群。據新浪新聞中心報道,“2014年以來28名秘書長落馬”。[1]還有“河北第一秘”、“上海第一秘”、“秘書幫”、“秘書黨”、“秘書部落”等[2]字眼漸注于人們的視野,秘書腐敗一時間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據統計,截止目前為止,中國知網期刊數據平臺共收錄關于秘書腐敗問題的論文96篇;報紙類文章4篇,[3]人們從不同視角、不同層面分析秘書腐敗的成因,探討治腐方略。筆者在閱讀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另辟蹊徑,以領導的專職秘書為立足點,以其崗位雙刃性為突破口,在充分認識其雙刃性的基礎上,從哲學、秘書工作的特點等方面分析其雙刃性產生的根源,進一步挖掘該崗位負面效應——秘書腐敗的表現及成因,探求防范措施。
一、領導之秘書崗位的雙刃性概念界定
(一)領導之秘書崗位
領導之秘書崗位,是指專門為特定領導人提供公務服務的專職秘書崗位。1980年,中辦發布《關于中央領導同志機要秘書工作的暫行規定》明確,“正省部級以上領導可以配專職秘書。”[4]
領導之秘書崗位的特征:“服務對象的特定性,主要為特定領導人服務;主輔配合的對應性,其業務范圍對應于特定領導人的職能范圍,該崗位要求秘書人員在知識、能力方面與特定領導人的需要相匹配;該崗位秘書人員承擔不同的職位,有的在秘書機構或政府機構掛有頭銜,有的在受權處理特殊任務時稱之為首腦的“個人特使”,但大多數稱為某某領導人的秘書。他們的編制一般納入公務員范疇;該崗位人員在決策過程中有參與謀劃的權責,并在領導人授權下有一定指揮、協調、監督、控制權;在工作內容上參謀輔助、參與管理、事務協調及溝通方面的任務多,操作性服務任務少;該崗位人員與特定領導人的關系更為貼近,并與特定領導人構成主輔配合一體化關系”。[5]
(二)領導之秘書崗位的雙刃性
雙刃,也稱雙刃劍(Double-bladesword),來自古希臘羅馬神話,原來叫達摩利斯之劍。“雙刃劍”的意思是兩面都有刃的劍。當人們使用它的時候,如果一面對著敵人,那么另一面就會對著自己。雙刃劍隱含的意思就是說這個東西是有兩面性的,既可以傷敵,又可能傷己。雙刃性是雙刃劍的引申義,是指一件事物的兩面性,對特定事物產生正反兩方面的影響,既有利也有弊。[6]
領導之秘書崗位的雙刃性是指該崗位具有兩面性,即具有正面效應,也具有負面影響。領導之秘書崗位是伴隨領導崗位而產生,其工作具有輔助性、從屬性、服務性。該崗位的秘書雖然沒有職權,但他們在為領導辦理公務時,往往可以假借領導的權力行事。該崗位的秘書人員有知識、能力強、水平高,與領導工作上有良好的配合關系,經常為領導出謀獻策,深得領導的信任,經過歷練容易被培養為某部門負責人。同時,由于長期服務于領導的權力邊緣會面臨各種誘惑,容易失德失范。
領導之秘書崗位雙刃性主要體現:一方面服務于該崗位的秘書一般都具有卓越工作才干和較高文化素養;在工作中長期與領導配合,可積累豐富的管理與辦理事務經驗,成為領導的得力助手;又由于與領導屬首屬關系,容易被領導提拔重用。另一方面容易出現越權越位、貪污腐敗。
二、領導之秘書崗位雙刃性產生的根源
(一)從哲學的角度分析
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領導之秘書崗位具有雙刃性符合唯物辯證法對立統一規律。該崗位的雙刃性應該是由崗位的重要性和假借性決定的。一方面在這個崗位中的人員,崗位迫使秘書應具有很高的水平和能力;又由于跟隨領導,可在服務領導中學到許多領導、管理知識和水平、提高各種能力,他們接受鍛煉最快、見多識廣;還由于提拔升遷有領導的關照等,因而秘書成為我國仕途上升遷較快的主要途徑之一。例如:“黃華,原任葉劍英的秘書,曾任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郭開朗,原江澤民同志秘書,現任湖南省省長助理[7]等。另一方面秘書系統不是權力機構,秘書所做的事務,都是為領導服務的,必須假借領導的權力,這又極易使秘書假公濟私、徇私腐敗。例如: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河北第一秘”李真,曾任河北省原省委書記程維高的秘書,因受賂、非法所得等共計人民幣1051.09萬元,最終淪為人民的罪人。[8]
(二)從秘書工作的假借性特點分析
“秘書工作的基本屬性是領導近身綜合輔助性,這一屬性決定了秘書工作的一切內容都帶有鮮明的中介性,并在中介位置展開”。[5]秘書既是領導和被領導、管理與被管理、決策與執行的中介,也是信息的輸入與輸出、傳遞與反饋的中介,是領導上情下達、協調內外、溝通左右的“紐帶”和“橋梁”。“秘書的中介性特征決定了秘書系統是一個非獨立的輔助管理系統,它只能圍繞領導系統的目標和需求、根據領導系統的授權和意圖開展活動,無獨立的決定權和指揮權”。[9]為了更好地服務領導,由此派生出秘書工作的假借性。
秘書工作的假借性是指“秘書系統作為一個開放的中介系統,需要不斷與外部系統發生交往和聯系。但是這些交往和聯系只有在領導的名義下進行,或者在授權對外代表領導時,才具有法律或行政上的效力”。[9]
假借性是秘書工作的特有屬性,它是由秘書的輔助地位和參謀助手功能決定的。領導之秘書崗位服務的對象都是高級領導干部,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中,由于領導知識、能力、時間、精力有限,不得不把部分本屬于自己承辦的工作,授權讓秘書辦理。“秘書以領導的名義辦理事務、處理政務,是領導工作的擴展和延伸的重要形式,是領導高度信任秘書的體現。”。[5]假借性在領導之秘書崗位工作中的主要體現:
1.假借性在秘書事務工作中的體現
一方面領導之秘書崗位的人員假借領導名義在辦文、出席會議、接待來訪人員、協調各方面關系等一系列公共事務的辦理中,根據領導的意圖,按照領導的授權范圍,以領導的身份,用領導的思維,從全局出發,堅持事業整體公利,堅持原則,又不失秘書的本分,盡職盡責、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不僅能為領導分憂解難,贏得領導的器重與信賴,還能提搞自身的辦事能力和水平,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有利于自身的成長發展。另一方面秘書假借領導的名義辦理事務,控制不好,極易產生腐敗。
2.假借性在秘書輔助決策工作中的體現
一方面領導之秘書崗位的秘書雖然沒有決策權,但卻假借領導的名義參與了決策的全過程。“決策前,為領導者提供各種信息,提供備選方案;在決策執行過程中,收集反饋信息,監督執行,進行溝通和協調,及時提出調整或補充性意見等。在決策貫徹執行后,又要負責工作總結”。[10]輔助領導決策,秘書想領導之所想,謀領導之所謀,自覺、主動地與領導在思想上同頻,在思維觀念、知識、能力水平上與領導同步,甚至還要超越領導。無論是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還是重大工程項目的決策,每項決策都凝聚了秘書的心血,展現了秘書的聰明才智。另一方面由于秘書經常在決策中為領導出謀獻策,深得領導的器重,會出現少數“秘書干政”、“秘書專政”現象;又由于秘書參與各項重大決策的醞釀產生過程,更加清楚涉及重大決策的核心機密,這就使他們有更多腐敗的權力資本。
領導之秘書的崗位的秘書人員在決策輔助中出現越權越位、貪污腐敗現象,也是由于秘書在決策輔助過程中假借領導的權力和缺乏自律與制度約束所致。
我們認識領導之秘書的崗位雙刃性目的是為了主張其正面效用,淡化負面影響。從以上論述中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該崗位之所以產生負面影響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假借性,服務于該崗位的秘書人員在假借領導權力辦理事務、處理政務過程中出現以權謀私等腐敗現象。因此要遏制該崗位的負面影響首先應根治假借性導致的秘書腐敗。
三、假借性導致秘書腐敗的表現、原因及對策
(一)假借性導致秘書腐敗的表現
英國歷史學家阿克頓勛爵指出:“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11]秘書腐敗歸根結底是權力的腐敗,秘書雖然沒有職權,但可以假借領導的權力,在缺乏自律和制度約束情況下,秘書腐敗在所難免。假借性導致腐敗的主要表現:越權越位,干預決策;濫用職權,以權謀私;與領導狼狽為奸,共同謀利。
(二)假借性導致秘書腐敗的主要原因
1.秘書角色錯位,“官”“職”不分
秘書和領導職責發生錯位。領導與秘書在工作職責上本應是主輔協同關系。現實中,部分領導與秘書在長期的工作中形成了特殊的人身依附關系,領導成了秘書的靠山,秘書成了領導的拐杖。有些領導工作中對秘書依賴嚴重,他們把大量的工作安排給秘書去操辦,把部分或絕大部分公共權力交給秘書去行使,因此,秘書擁有了巨大的隱形權力。一些秘書肆無忌憚,濫用領導的權力。
社會上人們對秘書角色的認知錯誤。目前,社會上有很多人都把秘書當成了“官”,也有人直接稱秘書為“二領導”、“二號首長”。秘書處于核心權力與實施對象之間的“關節”上,在一般人們的思維定式中,要想找領導辦事就要先打通領導的秘書這一關口,秘書成為一些人拉攏腐蝕的重要對象,如果缺乏自律和相應的制度約束,很容易滋生腐敗。
秘書自身角色定位錯誤。領導人的秘書屬于公務員編制,這使秘書自己也往往以官員自居。秘書可以代表領導受權理事,可以參與決策,這又強化了秘書對自身權力的認可。現實生活中,一些秘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嚴重扭曲,借用領導權力大肆牟利。
2.領導干部秘書選拔晉升制度不規范
秘書選拔任用制度不規范。我國尚無完備的秘書選拔任用制度,領導干部的秘書選配任用,很少由組織調配,大部分是領導干部自己選定,一般不經過民主推薦、民主評議等程序,組織人事部門履行手續也只是走個形式。有些領導干部履新也會帶走原來的人擔任秘書。領導干部自己挑選的秘書上任后,很容易形成由工作服務關系變成可怕的人身依附關系,把握不好,秘書就容易分享領導的權力。
秘書提拔晉升制度不規范。在當前的制度下,秘書的升職升遷主要有領導決定。為了晉升,有的秘書不擇手段取悅領導,淪為領導的“家奴”“管家”,如果領導干部腐敗,秘書也很難潔身自好或置身事外。[12]
3.秘書監督機制不完善
目前,我國對秘書的監督管理還不規范,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很少涉及,也沒有專門的秘書監督部門,對民主與輿論監督還重視不夠。對秘書的監督主要由領導負責,由于秘書與領導是俱榮俱損的一體化關系,這樣的監督只是流于形式,沒有實質性的意義。[13]又由于秘書被看做是領導的身邊人,得罪秘書就會遷怒其領導,有關部門和人員或不愿監督、或不能監督、或不敢監督,這樣使秘書群體處于監督的“真空地帶”,對秘書的權力運行無法起到制約作用。
(三)假借性導致秘書腐敗的防范策略
秘書腐敗并非我國專利,國外也時有發生,國外懲治腐敗的經驗值得借鑒。在德國、日本等國,為防止秘書腐敗,這些國家對秘書這一職位做了各種法律與制度上的嚴格限制。
在德國,秘書被看成是政府機構的“看門人”,屬于公務員系列。為了防止秘書一類公務員的腐敗,國家制定了一套較完善的法律體系,主要有《聯邦公務員法》《聯邦懲戒法》等;各地政府也制定了相應的公務員準則,如柏林制定了公務員收受禮品和酬金的準則。德國有關法律準則規定,秘書接受禮物的價值超過10歐元就算違法;秘書被解聘后,必須經過一年“等待期”才能到企業擔任高管;秘書的個人財產情況必須定期公布等等。此外,德國還制定了嚴格的法規約束秘書行為,因此,很少出現秘書貪污腐敗現象。[15]
在日本,秘書行業已步入職業化,秘書成為了一種社會職業,日本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中的秘書,一般終身從事秘書職業,很少出現跳巢、轉崗或突擊提拔等情況。對擔任國會議員的秘書,日本制定了更為嚴格的管理制度,其中“連坐制”最為著名。日本的《公職選舉法》251條明確規定,國會議員在選舉期間如果發現其秘書有過違紀違法行為,就會被取消其議員資格,并且連續5年內不能再參加選舉。除此之外,秘書如果出現貪污腐敗等問題,議員和大臣還要承擔不可推卸的連帶責任。[14]
國外的成功經驗給我國懲治秘書腐敗帶來的啟示:秘書人員自律;法律懲戒;制度約束。
1.秘書人員加強自律
加強學習,提高素質。首先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和政治水平,增強敏銳政治觀察力和大局觀念,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在關鍵時刻不迷失方向,在是非面前立場堅定。其次要重視學習法律法規。增強法律意識,依法辦事,使秘書工作在法制和制度的軌道上正確運行。
認清角色,正確定位。關于秘書的角色,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秘書工作最突出的特征是當配角。我看這句話說得也對也不對。說得對,是因為秘書確實干的是輔助性、鋪墊性工作,是領導的助手。說不對,是因為秘書的活動面比舞臺上的配角更窄,它沒有臺詞,沒有亮相機會”。[15]秘書如何處理與領導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又指出“力求做到參與而不干預、協助而不越權、服從而不盲從”。[15]習近平總書記對秘書角色和秘書工作性質的詮釋,使我們認識到秘書工作是服務性工作,秘書扮演著服務者、參謀助手的角色,在整個行政管理活動中始終扮演著配角,既沒有顯性權力,也沒有隱性權力,更沒有特殊權力。秘書假借領導名義辦事,辦的是公事,絕不可以假借領導權力謀私。秘書在心里和工作態度上則要嚴守秘書角色的本分,努力做到“不自恃、不自負、不自詡、不自卑和不自以為是”。[15]
2.加快實現秘書職業立法
借鑒國外和我國教師、會計和衛生行業經驗,實行秘書職業立法。通過立法,使秘書行業成為一個獨立的職業體系,并通過法律形式確立職業規范,推進秘書行業法制化、規范化。在法律上明確“秘書”概念的界定、工作范圍和職責;規定秘書資格和獲得秘書資格的程序、秘書培養和培訓方法、考核與獎勵辦法;確定秘書工作人員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秘書的職級及晉升辦法、工資和福利待遇等等。通過秘書立法,“明確秘書的獨立主體地位,規范秘書的行為,賦予秘書相應的權力,使其在行使權力時有所依,使其從制度上擺脫對領導的人身依附”,[16]營造積極向上的秘書職業環境。同時,因有法可依,也可約束秘書的權力,使其在國家法律的框架內行使權力,不再盜用、濫用領導的權力,從而遏制秘書腐敗。
3.建立健全制約機制
(1)完善秘書選拔任用制度。規范領導干部專職秘書的配備標準,并嚴格按照標準執行,杜絕領導干部專職秘書配備的亂象。還要規范不同職務的領導干部專職秘書配備的數量,防止領導干部以各種名目濫配專職秘書。規范秘書選拔任用程序。選配領導干部秘書,應完全按照黨的干部選拔標準,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要充分發揮民主,在民主推薦與評議基礎上,由組織考察,最后經黨委集體討論作出決定;還可以采用公開招聘、競爭上崗選拔任用方式。建立秘書跨部門交流、崗位輪換制度。建議秘書服務某領導一般以一屆(五年)任期為宜,最多不超過二屆。改變秘書服務于某領導終身制的定式。建立秘書人員選拔任用失察問責制。凡秘書出現違紀違法行為,一經核實,不管相關責任人在職還是離任,都要根據有關規定追究其責任,這樣可以有效地遏制腐敗現象的發生。[17]
(2)健全秘書監督機制。懲治腐敗是一個艱巨復雜的工程,應構建一個全面、綜合和多元化的監督體系,做到對權力的上下和左右制約,以遏止腐敗現象的蔓延。對秘書監督主要從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政府機關的內部監督。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權力”的責任意識,在自己守住法紀底線的同時,確保“身邊人”不違法亂紀。對秘書的工作與行為表現,領導要定期檢查,凡發現秘書工作失誤或行為失范要及時糾正。在授權理事方面,既要規范明確秘書的受權范圍,還要對秘書權力的運行過程實施監督。上級行政領導要對下級機關秘書人員的選拔晉升和權力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業務主管部門要對秘書的業務權限實施監督;單位應設立專門監督機構對秘書實行專業性監督。另一方面是外部監督。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對黨員秘書實施黨紀監督,對違反黨紀國法的給予黨紀處分。司法機關要加大對秘書腐敗行為的查處力度,對秘書腐敗形成巨大的威懾力。加強社會群體對秘書人員的監督。主要通過熱線電話、檢舉信、微信、微博等方式向監督機構進行舉報、控告等。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報道優勢,及時地向社會揭露一些秘書腐敗事件,對秘書腐敗形成警示作用。
綜上所述,領導之秘書崗位的秘書人員雖然沒有核心權力,卻接近核心權力,可以假借領導的名義行使權利,這給該崗位秘書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廣闊舞臺,同時也為其布滿了誘惑的陷阱。秘書尤其是領導之秘書腐敗會損害國家的公信力,危及國家的安定和社會的和諧,不容小覷。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在我國龐大的秘書職業大軍中,領導之秘書及其腐敗僅為少數。只要加強防范,就會使領導之秘書崗位這把雙刃劍發揮出最大正面威力,使秘書工作步入良性的發展軌道,從而走向職業化、科學化、社會化。
參考文獻:
[1]2014年以來28名秘書長落馬[EB/OL].
http://news.sina.com.cn/c/2015-05-08/183731810196.shtml
[2]盤點落馬的高官秘書[EB/OL].
http://news.163.com/special/gaoguanmingshu/.
[3]中國知網[EB/OL].
http://kns.cnki.net/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CJFQ.
[4]李展.新中國成立以來秘書工作制度的演變和發展[J].秘書,2016(3).
[5]方曉蓉,方國雄.秘書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6]什么是雙刃劍[EB/OL].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8499781.html.
[7]黨和國家領導人秘書政要一覽[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f160fc601012rqr.htm20l2-09-10.
[8]官員秘書成腐敗易發高發區[EB/OL].
http://shizheng.xilu.com/20150330/1000150003997424.html.
[9]向國敏.現代秘書學與秘書實務[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10]孔昭林.使用行政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1]轉引自[英]阿克頓.自由與權力[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12]汪文忠.秘書腐敗的原因與對策[J].秘書,2015(12).
[13]蒙娜.將秘書的隱性權力裝進“籠子”[J].秘書,2016(12).
[14]佚名.各國如何防止秘書成為“隱形特權階層”[J].秘書,2016,(2).
[15]習近平.秘書工作的風范——與地縣辦公室干部談心[J].秘書工作,2014(4).
[16]胡洪彬.近年來秘書腐敗問題研究述評[J].秘書,2015(1).
[17]李松.秘書提拔路徑隱患[J].瞭望,2010(45).
作者簡介:
張愛梅(1965—),女,河北省唐縣人,貴州省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秘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