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轉
摘 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各行各業也廣泛應用到新信息技術。在新課改的發展下,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改革迫在眉睫。“e學習”方式是原有傳統教學方式與新信息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因其在教學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受到許多高中物理教師的青睞。將“e學習”引入到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通過設定教學情境、開展探究式學習、發揮教師引導作用等措施,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本文主要就在“e學習”環境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施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e學習”;高中物理;課堂教學
一、“e學習”的含義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將網絡技術應用到日常生活與學習中。“e學習”就是依靠網絡技發展起來的一種學習方式,簡單地說就是指網絡學習,學生通過在網上查找學習資料,在教師的引導下正確學習。相對學生而言,不僅僅方便快捷,同時也使學生發揮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e學習”不僅突破了課堂教學的限制,而且最大程度上發揮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在“e學習”環境中開展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起到引導學生正確學習物理知識的著重要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e學習”環境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策略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e學習”這種學習方法更易于學生接受,而且方便、快捷,更大程度上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體作用,學生也不再僅僅是課堂的參與者。通過設定教學情境、開展探究式學習、發揮教師引導糾正作用等方式開展高中物理教學工作,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強化學生錯誤意識,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對提高學生知識水平和知識運用能力有很大作用,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1.設定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傳統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只注重書本、板書式教學,忽略高中階段學生的積極性,缺少課堂互動,導致學生學習物理興趣不高,學習物理效果不明顯。而“e學習”法與傳統物理教學相比更具吸引力,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主能動性。教師通過將“e學習”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借助多媒體、微課、視頻、動畫等輔助教學工具模擬與實際生活相切合的學習情境,并且按照教學計劃安排,組織學生在網上查找相關資料和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能夠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動性,從而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度。可見,教師通過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將物理知識講授給學生,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曲線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時安排,借助圓球、高臺、多媒體等輔助教學設施,并且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如“同學們注意觀看視頻中物體自由下落曲線,并且組織學生上臺進行實際操作”,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開展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與傳統高中物理灌輸式教學模式相比,“e學習”不僅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而且教學方法更具開放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師根據新課改的要求,結合“e學習”的特點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開展探究式學習。教師以學生現有知識為基礎,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對新知識的原理和規律以小組學習的形式進行探究分析,從多角度解決問題。以此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能力,增強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探究意識,進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生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
例如,在“萬有引力”相關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視頻、物體彈射發射器、小球等輔助教學設施,根據教學內容,開展探究式學習。如“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觀看離心率、蘋果自由落體等視頻,或者借助教學工具組織學生兩兩進行試驗,并且分組討論看看誰能從中發現問題?”,通過開展探究式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合作意識。
3.發揮教師引導糾正作用,引導學生認識錯誤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是組織者也是引導者。教師應該在學生自主學習、分組交流等環節后,根據教學安排,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理清知識點,對重難點進行著重講解。并且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及時引導和糾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正確查找學習資源、學習知識,培養學生在“e學習”環境下利用網絡資源豐富已知,了解未知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總結
在網絡信息時代下,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越來越離不開信息技術。將依靠網絡信息技術為基礎的“e學習”方式引入到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借助多媒體、網絡視頻、動畫等輔助教學工具,設定教學情境、開展探究式學習、發揮教師引導糾正作用,能夠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究合作意識,引導學生認識錯誤,通過這種新型教學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學質量,進一步夯實學生的物理學習基礎,從而實現學生的長遠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