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箐
(深圳圖書館,廣東深圳 518000)
工作方法研究
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編制與實施實踐研究
——以深圳圖書館為例
蔡 箐
(深圳圖書館,廣東深圳 518000)
在強調戰略規劃重要性的基礎上,詳述了深圳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的編制和實施過程,包括前期調研、環境掃描、戰略分析、撰寫修訂等編制環節,以及戰略目標分解、目標落實機制、評估指標體系的擬定和績效監測等實施環節,并解析了深圳圖書館“十三五”規劃體例與內容重點,總結戰略規劃對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導向性作用。
戰略規劃 十三五規劃 戰略分析 戰略實施 深圳圖書館
圖書館的科學發展離不開戰略規劃與管理,國外發達國家公共圖書館非常重視戰略規劃,早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將戰略規劃原理引入圖書館,從初期的理論探索、標準研究到后期的實踐應用,戰略規劃已納入諸多圖書館的常規工作。國內圖書館界近年來通常以五年為一個周期,編制并實施“×五(發展)規劃”,將戰略規劃與業務流程緊密結合,通過戰略規劃指導圖書館未來發展。
深圳圖書館于2016年榮獲深圳市政府設立的最高質量榮譽——“市長質量獎”,依據《深圳市市長質量獎評審指南》(SZDB/Z 40-2011)和《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實施指南》(GB/Z 19579-2012),“戰略規劃制定與實施”是評價體系中的關鍵要素,也是基于PDCA*PDCA循環又叫質量環,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構想,后來被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來,是指質量管理活動中四個環節的循環運動,即:Plan(計劃)、Do(實施)、Check(檢查)、Action(糾正)。其中P就是指方針和目標的確定,以及活動規劃的制定。的圖書館質量管理的重要基礎環節。
本文以深圳圖書館“十三五”規劃編制與實施實踐為例,描述戰略規劃制定的思路、方法與流程,解析規劃內容的重點,剖析戰略部署與實施過程,以及戰略規劃的績效評估等,以期為圖書館制定戰略規劃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長期或短期的戰略規劃就已成為發達國家公共圖書館管理的重要工具。1980年,美國公共圖書館協會組織編制《公共圖書館規劃程序》,論述了戰略規劃制定的內容、步驟以及調查方法等內容[1]。戰略規劃對于公共圖書館最顯著的價值在于引導圖書館應對變化、把握未來,規范組織行為、增強組織活力,同時為管理者提供科學決策,成為圖書館彰顯自我價值、爭取經費和社會捐贈的重要手段[2]。
國內公共圖書館界的研究和實踐起步較晚,但受到圖書館界的普遍重視,通過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引入戰略規劃理論和工具,針對圖書館事業制定不同時期的戰略發展規劃。《中國圖書館事業發展報告2009》提出要重視圖書館的戰略規劃,“未來,圖書館事業將在戰略規劃、圖書館體系建設、大眾閱讀服務、事業發展保障機制等方面加強建設”[3]。柯平教授也曾在有關會議中提到“第三代管理的到來——圖書館規劃與戰略管理”[4],充分肯定了戰略規劃對于圖書館管理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自2003年啟動“圖書館之城”建設以來,作為“圖書館之城”的龍頭館和中心館,深圳圖書館在市委市政府的戰略框架下,從戰略規劃層面推進“圖書館之城”建設,根據“圖書館之城”各時期的背景與特征加強總體規劃,持續制定戰略目標和任務舉措,包括“圖書館之城”建設的《(2003-2005)三年實施方案》和連續兩個《五年規劃》,確立了各個時期的發展方向、主要目標與主要任務。在十余年的戰略規劃編制實踐基礎上,戰略規劃意識不斷增強,并于2015年3月啟動深圳圖書館“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在科學的戰略分析基礎上,結合當前和長遠發展制定系統的戰略規劃,以戰略定位、戰略目標為核心,通過靈活有效的戰略部署、戰略評價與監測機制,保障既定目標的完成和業務績效的提升。
深圳圖書館采用科學的方法及流程,成立戰略規劃領導小組和起草工作組,明確主要參與者的職責分工,采取合作編制方式,通過協同合作研究,在前期考察交流、文獻調研和需求調研基礎上,由起草工作組充分醞釀起草、反復征求意見并修訂完善,制定立足于長遠和全局性的發展戰略。
2.1 前期調研
規劃編制前期的重要工作是進行內外環境的調研,了解全球圖書館的發展態勢,把握全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方針政策,主動了解兄弟圖書館近年來發展的長處、經驗與可資借鑒之處,做到情報先行[5]。除了前期的實地考察和調研交流外,還包括全面的文獻調研和讀者需求調研。
2.1.1 實地調研
編制組在“十三五”規劃啟動前期,組織召開深圳圖書館“十三五規劃”專家咨詢會,借智專家學者,對公共圖書館事業未來五年的發展進行思考和規劃,獲取有價值的參考性建議[6]。并分赴華中、華東、華北、華南等重點片區公共及高校圖書館調研交流,了解各地區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狀況和“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在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同時開闊了視野,為戰略規劃的編制提供了豐富的借鑒。
2.1.2 文獻調研
編制組收集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法國等發達國家以及國內香港、臺灣地區和其他城市公共圖書館的最新戰略規劃文本,學習借鑒其規劃編制經驗和體例框架,提煉內容要點,從愿景、使命、價值理念、發展目標與策略等方面進行分析,探究當前國內外公共圖書館界的研究熱點與發展態勢,為戰略規劃制定奠定豐富的理論支撐。
2.1.3 政策文件解讀
政策文件的搜集與研讀也是前期調研的關鍵一步。國家層面,黨的十八大報告、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有關文化領域的改革要求和發展戰略;地方政府層面,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的《廣東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綱要(2009-2020)》《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11-2020年)》《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促進條例》,以及深圳市委、市政府出臺的《深圳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07-2020)》《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3-2015)》等文件都納入資料搜集的范疇之內。通過對政策文件的研讀和領會,深入貫徹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如“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及國家、省市層面的文化新戰略,為規劃制定提供政策方針上的指引。
2.1.4 讀者需求調研
為充分摸清用戶需求和吸納讀者建議,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編制組研究制定了《深圳圖書館讀者調查問卷(2015)》,在“圖書館服務宣傳周”期間,采取現場、網絡、微平臺同步的方式發放問卷和收集數據,并邀請武漢大學研究團隊參與調查問卷的編制和數據統計分析工作,深入發掘不同用戶對館藏和服務的使用情況和期望,為戰略規劃制定提供有力參考。共發放紙質問卷500份,其中有效問卷446份,獲取網絡問卷311份,總有效問卷數量為757份。
2.2 戰略分析
戰略分析是規劃編制流程的關鍵環節,關系到戰略目標的選擇和策略的制定。編制組對深圳圖書館“十二五”期間已有成就進行回顧和總結,結合前期的調研數據和內容,并收集整理有關宏觀環境、行業環境和圖書館內部環境數據,運用多種戰略分析工具對圖書館內外部環境進行掃描分析。
2.2.1 外部分析
運用PEST(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分析方法對外部環境進行掃描,包括政策法律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和技術環境。通過PEST分析可看出:國家到地方層面,黨和政府對文化建設以及全民閱讀的高度重視,為圖書館事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深圳市經濟發展增速穩定,政府對公共文化事業包括公共圖書館的投入逐年增長;科技與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為圖書館事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社會環境不斷優化,深圳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長導致文獻信息需求急劇增加,市民文化素養不斷提升,讀書求知的需求比較旺盛,全民閱讀氛圍日趨濃厚。據《深圳圖書館讀者調查問卷(2015)》的調研結果顯示,“影響讀者利用深圳圖書館的主要因素”中,“找不到所需文獻”和“文獻不足”排在前兩位;針對“深圳圖書館未來幾年的發展重點”,讀者勾選的項目中“紙質文獻資源建設與借閱”“數字資源建設及服務”和“閱讀空間打造”的得分依次排在前三位。這些為圖書館如何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滿足讀者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2.2.2 內部分析
通過內部分析梳理歷史和發展現狀,運用關鍵因素分析法與資源能力分析法,針對深圳圖書館的資源、技術、服務、管理等領域進行分析,總結其所具備的優勢及劣勢。
運用KSF(關鍵因素分析)工具,分析深圳圖書館的主要關鍵因素即資源、服務、技術、模式等的發展變化趨勢,其功能定位為:一流的多元的城市文化綜合體;推進公共圖書館一體化的城市中心圖書館;全國公共圖書館資源保障體系的重要城市節點;踐行“服務立館、技術強館”理念的城市圖書館標桿;促進全民閱讀、提升市民素養的重要文化空間和平臺。
運用資源能力分析法,從人力資源、文獻資源、館舍設施、資金投入、組織文化建設能力、技術開發應用、管理能力等方面著手,分析深圳圖書館的優勢與劣勢,諸如:作為大眾型、研究型、數字型三位一體的大型綜合圖書館,館藏資源豐富,擁有港澳臺、法律、東盟、服裝與平面設計、深圳學派等多種特色館藏,但人均藏書指標與香港等發達城市仍有一定差距;打造集傳統圖書館、自助圖書館、數字圖書館、移動圖書館為一體的多元化服務平臺,構建均等化便利化服務體系;創設不同類型的文化空間,開展專業、豐富、有特色的讀者活動,塑造了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閱讀品牌;技術研發與創新能力強,新技術應用領域廣泛;高學歷、中高級職稱人員所占比例較大,館員結構年輕化、后勁足;市政府全額撥款,資金保障到位,但文獻購置經費、服務推廣經費略顯不足;館藏空間面臨嚴重飽和,館舍建筑本體和設施設備逐漸老化,亟需更新和維護,等等。
2.2.3 SWOT分析
運用SWOT分析方法,結合內外部環境掃描,有效識別圖書館所具備的優勢(Strengths)和劣勢(Weaknesses),以及面臨的機會(Opportunities)與挑戰(Threats)。
通過SWOT綜合分析,大致形成以下戰略組合:擴大戰略、轉型戰略、多元化戰略、修身養息戰略。擴大戰略包括:深化“圖書館之城”建設,推動公共圖書館一體化管理與服務;推進調劑書庫項目建設,增加館藏存儲和調配空間,增設服務區域;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擴大圖書館的文化影響力和輻射力。多元化戰略包括:打造全媒體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多元化文獻保障體系;推行分類、分級、分眾閱讀推廣機制,滿足不同類型和層次的讀者需求。轉型戰略包括:從傳統的圖書館角色定位向多元的城市文化綜合體轉變,秉承“服務立館、技術強館”方針,向精細化、個性化、知識化、深層次服務轉變。修身養息戰略包括:增強組織文化建設,重視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完善內部管理機制,提高組織運行效能。
2.3 戰略制定
通過扎實的前期調研和科學的戰略分析,編制組在審視內外環境、把握自身優劣勢基礎上,結合經濟和社會環境的重大變化,圍繞城市發展定位,聚焦用戶需求,梳理和總結對公共圖書館未來發展起重要影響的關鍵因素,提出深圳圖書館未來5年的戰略發展定位和總體目標,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和擬定戰略規劃的總體框架。隨后由全館各部門充分醞釀起草重點業務領域的子規劃,再由編制組集中撰寫,反復征求業界專家、理事會成員意見并修訂完善,最后經深圳圖書館理事會審議通過。
3.1 體例結構
綜觀國外最新的發達城市圖書館戰略規劃,其內容和結構都比較規范,涵蓋使命、愿景、價值觀、重點戰略或目標、戰略實施、戰略控制、戰略評估等方面,既有宏觀層面的使命、愿景、目標,又有微觀層面的詳細具體的行動計劃[7]。國內公共圖書館界近些年的戰略規劃編制實踐也做了相應的參考,如廣州圖書館采取了“愿景-使命-目標-策略-行動方案”的編寫體例,東莞圖書館“十三五”規劃采用了“前言-愿景-使命-價值觀-環境掃描-戰略目標體系“的規劃文本結構[8]。
深圳圖書館在規劃體例上與國際接軌,采用愿景、理念、使命為前瞻性指引,總體目標、具體目標、分舉措和優先項層層細化落實的全新撰寫體例,勾畫了深圳圖書館在“十三五”期間的整體計劃脈絡,在資源、閱讀、技術、服務等領域提出了相應的創新、提升策略,共涵蓋21項發展舉措和63個優先項。規劃采取的體例結構立足現實,著眼未來,覆蓋主要業務領域,注重目標實現的路徑與措施,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鮮明的特點。
3.2 內容特點與亮點
戰略規劃內容體現了宏觀微觀相結合、兼顧前瞻性和務實性的特點,一方面通過愿景、理念和使命部分來把握前瞻性、引領更長遠發展,勾勒未來五年深圳圖書館的宏觀藍圖和戰略定位。諸如:提出了“城市文脈、信息紐帶、知識引擎、智慧空間”的美好愿景;在秉承“服務立館、技術強館”理念的同時,增加了“文化新館”理念,體現了圖書館與城市文化的密切關聯,“從源頭活水的文化中汲取智慧,不斷返本開新,使公共圖書館與城市文化一起脈動”;強調公共圖書館精神回歸,重申城市公共圖書館使命,“保護與傳承人類文化遺產,倡導和推動開放、平等、免費的知識獲取,服務并推動市民終身學習”。
同時,戰略規劃注重對發展路向的探究,體現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立足“創新型、智慧型、包容性、力量型”城市主流文化建設,提出深圳圖書館在“十三五”期間的總體目標是:建設世界一流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中心圖書館。通過“服務提升、閱讀推廣、資源發展、技術創新”的“四輪”驅動,圍繞“圖書館之城”和“調劑書庫”建設兩大中心工作,打造一流的城市文化綜合體,全面提升公民素養和城市文化品質,推動城市創新與發展。
規劃制定充分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文化發展戰略,轉化為“十三五”時期發展的科學思路和扎實舉措。融入了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等內容,秉承“共建共享”理念,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與均等化,還體現了對服務創新、服務效能提升的重視,深入思考了圖書館與社會的關系,對于圖書館如何引領城市文化發展等亦有所論及。
3.3 重點目標及提升策略
服務領域,以“全面提升效能”為目標,不斷創新服務手段,深化服務層次,延伸服務范圍,以“圖書館+”的理念,重點實施4個服務提升計劃,致力于打造多元化、全媒體公共服務平臺,持續優化服務空間,促使服務效能不斷提升。
閱讀推廣領域,發揮城市文化空間及思想文化中心的作用,以經典閱讀推廣、分眾閱讀服務與指導、公益培訓和社會教育、城市文化推廣、閱讀推廣聯動為發展重點,加強全市閱讀推廣活動策劃與組織,塑造提升閱讀品牌,建立閱讀推廣常態化、分眾化、合作化機制。
資源領域,以豐富文獻資源、優化館藏結構為目標,加強館藏資源尤其是數字資源的聯采聯建,完善城市數字資源服務體系;打造“深圳記憶”“世界文化”“兩岸四地法律文獻”等特色館藏資源,增強城市文化輻射力。
技術領域,聯合市、區圖書館加強全市公共圖書館“云平臺”規劃與建設,提升信息系統安全性和信息化服務能力;組建“數據館員”團隊,建立常態化數據挖掘和統計分析機制;研究、探索手機虛擬“讀者證”、“微支付”技術、“微”發現系統的應用,推進智慧圖書館建設。
繼續發揮“圖書館之城”龍頭館和中心館的作用,持續引領和推動公共圖書館一體化管理與服務,包括牽頭制定“圖書館之城”業務標準和規范,合作推進“深圳文獻港”項目的完善和持續發展,推動自助圖書館布點優化和設備升級等。
全力推進“調劑書庫”建設,在提供閱覽、外借、咨詢、閱讀推廣等服務的同時,研究與引進“智能立體書庫系統”和“自動分揀系統”,協調全市文獻資源整體布局,打造“圖書館之城”文獻保障中心和文獻集散中心。
圖書館戰略是一個涵蓋調研、分析、制定、實施和評價等環節的科學管理過程,戰略實施是戰略管理過程的行動階段,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比戰略制定更為重要。美國公共圖書館協會(PLA)組織編制的圖書館戰略規劃指南很重視規劃的實施和實現過程,并形成一個較為科學的控制和評價體系[9]。為避免普遍存在的重編制輕實施問題,深圳圖書館通過戰略目標分解、戰略目標落實機制、評估指標體系的擬定和績效監測等環節,從而實現戰略規劃對圖書館的管理成效。
4.1 戰略目標分解
在“圖書館之城”發展規劃和深圳圖書館戰略發展規劃的框架下,研討并明確戰略規劃的總體要求及大體部署,將戰略規劃的目標策略分解、轉化為年度工作計劃和年度重點工作項目,由辦公室監控督導,并下達給各部門;各主要職能部門圍繞相應的職能分工和業務重點,在分管館領導監控督導下,積極制定各部門的年度工作計劃,進而展開戰略規劃目標的細分和落實,如下圖所示。同時,規劃的實施是一個動態連續的過程,需要實時監測和控制,必要時還需通過修訂年度工作計劃或其他專項規劃來調整、補充發展目標和戰略措施。

4.2 戰略目標落實機制
為保障戰略目標分解和落地實施的有效性,深圳圖書館采取了館領導負責制、職能部門承擔制、項目負責制和崗位責任制,建立了戰略目標任務層層分解落實的管理機制,以確保圖書館達到其預定績效目標,如下圖所示。依據深圳圖書館年度重點工作責任分工表,每項重點工作或項目都設有牽頭部門、參與部門、分管館領導和完成時間,以及相應的工作目標和行動方案。

4.3 戰略規劃評估監測體系
戰略規劃的最終目標在于實現圖書館社會價值,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其執行需要監督,價值的體現需要合理的評估體現[10]。除了年度總結和重點項目驗收等評價手段,定量化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至關重要。評估指標是對戰略規劃執行效度的檢驗,通過對各項執行任務的評估,達到監測和管理戰
略任務的目的[11]。因此,在制定戰略規劃的過程中,須加強評估指標體系建設,通過擬定和選擇可測度的績效指標,實現對戰略目標完成情況的衡量與監測。
(1)評估指標體系
深圳圖書館依據戰略發展目標和重點舉措,參考國際圖聯《公共圖書館服務發展指南》、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際大都市圖書館指標體系研究》、深圳市《“圖書館之城”建設指標體系研究》、文化部《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GB/T 28220-2011)、文化部第五次評估定級《省級圖書館評估標準》等標準,擬定了符合自身實際的《深圳圖書館發展規劃(2016-2020)》指標體系及說明文本。具體涉及資源條件、服務效能、影響貢獻三大模塊,一級指標下設二級指標9個,三級指標41個。每個指標均有詳細明確的指標說明、統計方法、數據來源和指標預測值(當前值/目標值),便于對戰略目標的定量評測和實施監督。
(2)績效指標監測體系
在戰略規劃實施過程中,結合所設置的評估指標體系,落實各業務部門在規劃期間及年度內的關鍵績效測量指標和目標值,建立重點績效測評體系(如下表所示),并將關鍵績效測量指標作為各部門的月度或年度績效考核依據,定期檢查,及時監測,進而提升服務效能,保障戰略規劃的有效實施。

維度重點績效指標監測頻率統計方法數據來源部門財務財政資金使用年度審計每年統計報表財務部讀者服務累計辦證量(萬張)每月統計報表讀者服務部文獻外借冊次(萬冊次)每月統計報表書刊借閱部進館總人次(萬人次)每月統計報表辦公室網站訪問量(萬人次)每月統計報表辦公室微平臺用戶數(萬個)每月統計報表數字圖書館部自助圖書館服務總人次每月統計報表讀者服務部舉辦讀者活動場次每月統計報表閱讀推廣部參與讀者活動人次(萬人次)每月統計報表閱讀推廣部統一服務持證率(全市)(%)每年統計報表讀者服務部 事業發展部統一服務文獻外借服務總量每月統計報表事業發展部圖書館之城統一服務加入圖書館數量每月統計報表事業發展部讀者滿意度(%)每年調查問卷辦公室 書刊借閱部等學習與成長中高級職稱及專業技術人員比例(%)每年統計報表人事部員工滿意度(分)每年調查問卷人事部學術研究成果數量每年統計報表辦公室
戰略規劃是關系圖書館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思維和遠見卓識,是謀劃未來發展的行動準則和決策依據。歷次“圖書館之城”戰略規劃和圖書館“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實踐,使深圳圖書館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較為科學的規劃編制流程、規范的戰略規劃體例和系統的戰略規劃內容,并強化了圖書館事業發展中規劃的導向性作用。戰略規劃已充分納入深圳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以規劃為指導開展工作,并依據規劃實施結果,不斷調整圖書館業務,及時把握未來發展方向,提升圖書館管理的規范化和專業化水平,從而實現有質量的穩定增長和可持續的全面發展。
〔1〕 Palmour Vernon E.,et al.A Planning Process for Public Libraries[M].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0:330
〔2〕 于良芝.戰略規劃作為公共圖書館管理的工具:應用、價值及其與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相關性[J].圖書館建設,2008(4):54-58
〔3〕 中國圖書館學會,國家圖書館.中國圖書館事業發展報告2009[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28-31
〔4〕 邁向權利保障時代——公共圖書館發展與廣州實踐[EB/OL].[2017-03-30].http://www.lsgd.org.cn/sybk/yjdt/251830.shtml
〔5〕 王世偉.公共圖書館是什么[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0:80
〔6〕 深圳圖書館“十三五”規劃“借智”武漢專家[EB/OL].[2017-03-30].http://gzw.lib.whu.edu.cn/pe/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955
〔7〕 陳鶴陽,侯汝秋.澳大利亞公共圖書館聯盟戰略規劃的實踐與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5):22
〔8〕 李東來,柯平,等.我國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的實踐論析[J].圖書館,2015(10):18
〔9〕 朱明,等.美國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指南述評與啟示[J].情報資料工作,2013(1):6-10
〔10〕 陳昊琳,等.美國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制定對我國的啟示:一種基于文本分析的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0(8):15
〔11〕 余倩,陶俊.國外最新圖書館戰略規劃體例評析[J].圖書館建設,2009(10):103-108
AStudyontheStrategicPlanningandImplementationofPublicLibraries——TakingShenzhenLibraryasanExample
Cai Qing
On the basis of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strategic planning, 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2016-2020 strategic plan of Shenzhen Library, including pre-research, environmental scanning, strategic analysis, drafting and revising, as well as strategic objectives decomposi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objective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monitoring, etc.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framework and content points of the 2016-2020 strategic plan of Shenzhen Library, and summarizes the guiding role of strategic planning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Strategic plan; 2016-2020 strategic plan; Strategic analysis;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Shenzhen Library
G258.2
A
蔡箐(1983-),女,就職于深圳圖書館,博士,已發表論文10余篇,參編著作3部,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課題3項,文化部科研課題1項,市級科研課題若干項,主持中國圖書館學會專項資金項目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