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覺珵




編者的話:
最近在國內,“迷你 KTV”火了!在商場等人流密集地方擺放的這種像電話亭子一樣的設備,雖然最多只能容納下兩三個人,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KTV設備具有的功能這里都有,而且還能錄下自己唱的歌曲保存到手機發到朋友圈等,頗受年輕人喜愛。迷你KTV在今年的爆發式增長,使其成為不少投資者的青睞對象,甚至有分析稱,迷你KTV將是“共享單車”后的又一投資熱點。迷你KTV為什么會興起?市場對這一新投資熱點怎么評價?《環球時報》記者對此 進行調查。
在三塊玻璃圍成的2平方米空間內,一塊屏幕,兩把吧臺凳,兩支話筒,兩副耳麥,這就是共享經濟的新熱點——迷你KTV。這樣一個電話亭似的KTV,今年以來快速地占據一到四線城市的人流密集地帶,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將自己的碎片化時間投入到這一方小小的音樂天地之中。市場分析機構艾媒咨詢近日發布的《2017年中國線下迷你KTV專題研究報告》稱,今年中國迷你KTV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1.8億元,較2016年增長92.7%;2018年預計市場規模可擴大到70.1億元。
年輕人熱衷迷你KTV
《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前往北京朝陽區的大悅城商場,希望親身體驗一下迷你KTV。出乎記者意料的是,這里投放的多臺迷你KTV均“客滿”,還有幾名年輕人在周圍等待。
記者注意到,在小小的玻璃“電話亭”中唱歌的多是年輕人,有“自嗨”的,也有朋友一起合唱的。迷你KTV的操作也比較簡單,先用手機掃描屏幕付款,然后就可以戴上耳麥,舉起麥克風,跟著伴奏唱點好的歌了。
與女朋友一起來的胡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就住在附近小區,平時來逛商場時如果“心血來潮”就來唱幾首。胡先生表示,現在呼朋引伴去KTV唱歌時間成本太高,去KTV更多是為了社交,單純想唱歌來迷你KTV過過癮就好。
第一次體驗迷你KTV的蘇女士自稱是一名“麥霸”,平時就經常和好友閨蜜去KTV唱歌。她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迷你KTV的歌庫比較全,音響也比她想象的好,一個人能夠隨時唱確實很方便。“我覺得可能會成為這里的常客”。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迷你KTV的收費模式多樣化,可按照單曲收費,也可以按照時間收費,不同的品牌收費標準也不一樣。以迷你KTV友唱為例,在沒有打折活動的情況下,北京地區單曲收費8元,15分鐘收費20元,30分鐘38元,60分鐘58元。而在周末等熱門時段,一些迷你KTV也會像在早晚高峰打車一樣,臨時調高價格。用戶廉先生對《環球時報》表示,其實在迷你KTV中K歌并不便宜,非高峰期在一些大型KTV花幾十元就能唱3-4個小時,音響效果也比迷你KTV要好。
中國自動售貨機運營商友寶CEO、友唱創始人王濱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友唱的消費用戶以年輕客群為主,且年齡在16-28歲,女性用戶為消費主力軍。在商業綜合體和影院,主要以情侶、女性好友或閨蜜兩至三個結群進入友唱包廂消費為主,也會有兒童引領父母進入消費。
對于迷你KTV的興起原因,易觀國際互動娛樂分析師王傳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唱吧、全民K歌等便捷易操作的手機K歌APP,培育了用戶隨時隨地想唱就唱的娛樂習慣和音樂態度。此外,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基于移動互聯網自助式服務模式的興起,掀起了一股以共享和自助服務為切入點的創新熱潮。
帶火“孤獨經濟”
除了共享經濟的標簽,迷你KTV的興起帶動另一個概念——孤獨經濟。隨著大城市中獨居和單身人士愈來愈多,一人吃飯,一人看電影的情況更加普遍。而此前在網絡中流傳的“孤獨等級表”中,孤獨分為十個等級,最低等級是一個人去超市,最高等級是一個人做手術,一個人去KTV位列第六級。
根據淘寶今年5月發布的《中國空巢青年圖鑒》,中國“空巢青年”人數已經超過5000萬,“空巢青年”已經不再是社會上的少數人群,而他們獨特生活狀況帶來的消費“蛋糕”,正是迷你KTV所關注的。
王濱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節奏越來越快的大環境下,人們在感到孤獨的同時,也開始接受和享受這種孤獨,而這種變化,勢必會帶來消費行為的變化。王濱認為,迷你KTV是當下消費升級的一個表現,代表了一種“只為一人服務”的個性化、碎片化的消費趨勢,這是未來服務行業的發展趨勢。
而在這5000萬名“空巢青年”背后,王傳珍認為,迷你KTV真正瞄準的是人們休閑購物或者等待的閑暇。進影院之前、排隊在熱門餐廳等位以及可支配時間不多卻又無處打發的時候,這些碎片化的時間如何有趣地消磨,成為迷你KTV行業所期望解決的“痛點”。
事實上,根據記者觀察,迷你KTV的用戶有的花幾分鐘錄一首歌就走,比較“麥霸”的也只會唱幾十分鐘,更多的消費者是為打發等待時間來“嘗鮮”。因此,迷你KTV布局的地點以商業綜合體、百貨、影院為主,學校、社區、辦公區域、機場和客運站等適合年輕人、人群聚集休息等候區之類的場所,也是可選擇的地點。
共享單車后又一投資熱點
今年2月,主打K歌社交軟件的唱吧宣布戰略投資迷你KTV品牌“咪噠”,將原有的“咪噠minik”升級為“咪噠唱吧”。5月,友寶以1.2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友唱所屬的前沿科技20%股份,交易后,友寶持有前沿科技100%的股權。7月,迷你KTV品牌“星糖”宣布,公司已完成天使輪、A輪和A+輪融資,總金額達1500萬美元。
在資本的催化下,行業估計全國迷你KTV投放量已達到3萬余臺。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前期快速地擴張布局已經使得市場出現飽和化現象。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資界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隨著入局的廠商和資本越來越多,迷你KTV也進入一個“轉型期”。迷你KTV的技術門檻不高,容易模仿和復制,能夠突圍的廠商一定是能提升用戶體驗,并提供差異化體驗的,如何保證用戶粘性依然是這個新鮮行業避免新鮮感消退的關鍵。友唱事業部總經理羅安武也表示,迷你KTV下一步的競爭一定是內容、體驗的競爭。
以目前市場份額最大的咪噠和友唱為例。咪噠選擇了與號稱擁有上億用戶的唱吧合作,希望借此打通線上線下的渠道。對唱吧而言,咪噠在各個城市的實體渠道可以被視為線上業務的延伸,有助于唱吧用戶下沉。反過來,唱吧可以將用戶導流到咪噠上,在與其他品牌的競爭中獲得用戶和品牌優勢。
友唱則是將其稱為“輕媒體”的營銷模式植入到迷你KTV中。不久前,《中國新歌聲》聯合友唱、美拍等線上線下平臺,傳播《中國新歌聲》的“戰車”概念,1.4萬臺友唱迷你KTV引入了“戰車”評分機制。王濱告訴記者,迷你KTV未來不會是單純的K歌空間,它會成為一個綜合娛樂消費場所,可以疊加廣告、售票、導購、直播等增值服務。
除了行業內部的激烈競爭,迷你KTV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若干問題:迷你KTV是否算娛樂場所、是否應控制未成年人入內、安全與衛生如何保證、歌曲版權問題等。今年7月,文化部印發《文化部關于引導迷你歌詠亭市場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地方文化行政部門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將迷你KTV納入管理視線,正式確立迷你KTV的文化行業地位。
羅安武表示,《通知》中,各企業比較關注的是要把全部已投入運營的設備報文化部備案,這個要求在技術上沒有難度,對企業來說,可以借此機會確認所有點位的設備狀態等信息。羅安武認為,《通知》也鼓勵和保護企業研發創新,提升迷你KTV的內容與設備品質,優化體驗和服務。一些制造不合格、運營不規范的迷你KTV會被市場淘汰,正規迷你KTV則會有更好的發展環境。▲
環球時報2017-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