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9月14日文章,原題:更多自由和更大建筑——歐洲年輕建筑師選擇在中國生活到中國當建筑師的第一天,阿麗娜·瓦爾卡斯就為她從未聽說過的一座城市設計約158萬平方米的開發項目。當時她才24歲,其構思很快在競標中勝出。“我剛到達辦公室,他們就說‘這個項目歸你管了”,這位西班牙建筑師回憶說,“這簡直太瘋狂。我一年或許開發了20個項目。多用途建筑、配有酒店塔樓的購物中心、寫字樓——所有這些都是大型開發項目?!?/p>
瓦爾卡斯和大部分同學在畢業后都未能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她說,如今那些在歐洲工作的同學只能從事在她看來不太有趣或有挑戰性的工作:修復和設計基本的建筑。在她前往中國的2011年,歐洲正處于經濟嚴重衰退期,年輕建筑師缺少就業機會。然而就在這3年間,中國的建筑行業增長近90%。舉辦奧運后的中國正興起建筑熱潮,對外國建筑師的需求居高不下。歐洲的衰退促使新一代建筑設計畢業生紛紛奔赴中國碰運氣?!霸谖襾碇袊螅笈鷼W洲建筑師開始紛至沓來。(開發商)也在尋找外國人為他們的項目工作——他們想要一種他們認為當地建筑師無法提供的特別設計?!睂ΜF年31歲的瓦爾卡斯來說,這種“賭博”已經獲得回報。她正在從事她認為在歐洲不可能出現的更龐大和更雄心勃勃的項目。這包括最近為2022年冬奧會合辦城市張家口設計靈感源于滑雪斜坡的展覽中心等。
在37歲的在京意大利建筑師薩拉蒂諾看來,在中國工作還存在創意優勢,他發現在華享受更多自由?!叭藗儯ㄕ谥袊┙ㄔ煸谑澜缟先魏纹渌胤蕉茧y以建造的建筑”,他說,“這并非是因為造價更高,而是因為其建筑風格確實很大膽。世界各國的建筑師事務所都在前往中國,因為他們發現了在其本國不存在的機會。”盡管資金雄厚的開發商確實為他們提供某種程度的設計自由度,但薩拉蒂諾還提到中國相對寬松的規劃要求和對新觀念的開放態度?!霸谥袊?,我們能完全重新思考城市運轉模式”,他說。
與在中國成家立業的薩拉蒂諾不同的是,一些來華的歐洲設計師打算回到歐洲發展。瓦爾卡斯認為這是由于中國市場的兩個轉變引起的。“當我剛到這里時,客戶要求任何大型項目都要有外國人”,他說,“但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學習建筑學并在學成后回國,他們能力十分突出。中國公司已不再那么迷信西方人?!贝送猓袊陙碚匦乱胂鄬鹘y且更具歷史內涵的建筑風格,以應對10年前出現的過多現代建筑元素,歐洲設計師在這方面并沒有顯著的優勢。▲
(奧斯卡·霍蘭德,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7-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