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地理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們通過學習地理知識能夠了解我國遼闊疆土和特殊的地理環境,能夠探索自然與宇宙中的奧秘,如果說地理是一個新世界,那么地圖就是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地圖在地理教學中占的比重非常大,是地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加強教師對學生識圖能力的培養是上好地理這門課程的關鍵。
關鍵詞:地理教學;學生;識圖能力
一、引言
地圖作為學生學習地理的重要途徑幫助學生增長了見聞,了解了不一樣的世界,同時也是學生與外部世界連接的橋梁和紐帶。在地理教學中地圖能將豐富的空間信息用簡明扼要的形式表現出來,卻又不會省略其中重要的信息,能夠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信息與知識點,提高地理課堂的學習效率。教師要在教學時有目的性的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鍛煉學生讀圖、用圖、畫圖的技能,做到學以致用,才能打造成功的地理課堂。本文通過對培養學生識圖能力的重要性進行分析,針對當前地理教學中學生識圖能力的現狀提出幾點解決措施。
二、培養學生識圖能力的重要性
地圖被人們稱作地理的第二語言,由此看來,地圖在地理的教學過程中具有不可比擬的地位,只有培養學生高效的識圖才能,將學生的識圖能力充分融入到地理的學習過程中,才能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做到運籌帷幄。培養學生識圖能力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首先學生學會識圖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與地理課堂融為一體,例如,在地理教材中有一節專門講地圖知識,教師可以重點利用本節內容帶領學生深入探索和研究地圖教學。其次,提高識圖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地理學習方法,在地理課程上單純文字講解枯燥乏味,用地圖可以更加直觀的了解課程內容,提升教學效率。最后,地理作為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要求學生們將空間思維和邏輯思維相結合,加深內容的理解,才能有效的促進學生地理思維的發展。
三、當前地理教學中學生識圖能力現狀
(一)識圖能力的培養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地理課程安排時間較少,加之學生課業負擔繁重,識圖教學作為地理課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并沒有引起教師們足夠的重視。地圖在地理教材中占有比例非常高,涉及到的內容一般都是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只有會識圖才能掌握這部分內容,但是課程中關于如何識圖的內容極少,教師只有在用到地圖的時候順便講解識圖技巧,缺乏的對識圖的整體性的分析,對學生們養成系統的識圖技巧并沒有好處。
(二)沒有養成讀圖、用圖的良好習慣
一些學生認為地理課程屬于文科類的內容,只要死記硬背就能夠掌握知識點,這樣的認知誤區導致當前學生在學習地理時普遍缺乏對識圖能力的重視,難以養成讀圖、用圖的良好習慣。另外,在地理學習過程中,要想全面的講解地圖加深學生理解,教師要花費大量時間在黑板上描繪地圖,板書時間過長減少了學生自己讀圖畫圖的時間,不利于學生識圖習慣的養成。
(三)缺乏識圖技巧,識圖能力差
學生對地理的基本技能掌握還不全面,獨立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容易對教師產生依賴性。學生在學習地圖的過程中過分依賴教師的講解,缺少獨立的見解和思維習慣,很難形成自己的識圖技巧,從而加大了教師培養學生識圖能力的難度,造成學生學不會,不愿意學的現象,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當前地理教師的知識素養也對學生識圖技巧的形成有重要影響,由于地理涵蓋了自然,人文,區域等不同領域知識面較廣,要求教師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風趣的表達方式以及純熟的繪圖技巧,否則單一的授課模式很難引起學會說呢過的興趣。
四、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識圖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培養科學的讀圖習慣
地理不同于其他課程,在生活中對地理中知識點的運用十分普遍,例如我國主要地形分布規律,各種氣候的形成,地形雨鋒面雨的形成等都科學的解釋了各種現象的成因,學生正處于求知欲旺盛的階段,教師稍作引導便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此時利用學生的探究精神對學生的讀圖習慣進行科學培養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讀圖習慣首先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比例尺,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使地圖中抽象的距離在腦海中形成實際的概念。其次,學生要加深對地圖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記憶,為正確識圖打好堅實的基礎,以培養學生良好空間思維。最后,引導學生學會看圖例注解,帶有目的性的多聽、多看、多練,直到學生們能迅速正確的找到地圖所要傳達給我們的信息。
(二)善用不同的讀圖方法
單一的學習方式很容易使學生游離于課堂之外,各種讀圖技巧的運用也能引起學生興趣,提高識圖效率。首先,觀察形狀,培養圖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讓學生重復的接觸不同類型的地圖,特別是世界區域地形圖,學生在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之后即使地圖沒有標注具體位置,根據平時對地形輪廓以及人文概況的了解也能有條不紊的判斷出區域位置。其次,善于使用口訣記憶重難點,例如在學習俄羅斯的河流時,我們可以用“伏爾加畢業了”將知識點牢牢的記在腦海中,學生產生興趣的同時也加深了記憶。最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對不同地圖的對比和歸納區分相似地圖,用動態圖的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讀圖的準確度。
(三)利用地圖思維解決問題
識圖能力的培養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利用地圖思維來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盡量多用繪圖的形式來表達文字內容,將培養識圖能力作為目標貫穿于地理課程中,讓地理知識在學生頭腦中更加立體。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模仿心理用自身習慣來影響學生地圖思維的形成,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規范自己行為,提高繪圖用圖技巧,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地理思維的形成。最后,教師可以根據地圖設計綜合性較強的互動問題,及時觀察學生的表情,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來調整問題類型,從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圖中不同信息之間的聯系,在頭腦中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架構,從而提升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地理識圖能力的養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和學生在日常教學中的共同努力。地理教師要在教學中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與學生共同識圖繪圖,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識圖習慣,真正做到地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學以致用,為學生打開新世界的大門,進而學會用用科學的手段去探索未知世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