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超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建筑事業的發展速度正呈現指數級增長。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工業建筑數量的增長,都催動著建筑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土建結構的耐久性決定了建筑質量的優劣,要滿足國家建設需求與人民生活需要,工程建設部門應當積極提升土建結構的耐久性以及其安全系數,從而送到我國現代化建設的質量標準,為國家建筑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本文通過對土建結構耐久性現狀的調研與分析,發掘了影響土建結構耐久性的一些因素,并探討了相關提升措施,希望能夠為解決當前存在問題、促進土建工程研究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助益。
關鍵詞:土建結構;耐久性;提升措施;因素分析
我國正處于經濟騰飛、各行各業蓬勃發展的關鍵時期。城市化進程加快、公共建筑需求增大、工業企業迅速擴張等問題,催動了對建筑行業的旺盛需求,也對建筑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建結構耐久性決定了建筑質量的優劣,是提高建筑利用效率的關鍵性因素。同時,我國面臨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占有量低的嚴峻現狀,為解決當前存在的嚴重浪費與污染問題,我國順應時代需求與全球環境發展趨勢,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建筑行業作為高能耗產業,應當正視自身的責任與問題,在節約低碳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指導下進行改革創新,嚴格保障建筑質量、提升土建結構耐久性,為國家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一、土建結構耐久性現狀
土建結構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結構在各方面因素如自然因素、使用因素或材料因素等的干擾下,能夠滿足目標使用期限內的安全使用和低成本加固處理,在安全、功能與審美上都能夠達到一定標準,從而實現了結構的耐久性。耐久性與時間的關系密不可分。好的建筑應當能夠在目標使用時間內保障正常安全的使用,并不影響其本身具有功能與美觀性,而質量劣質的建筑則難以保障標準要求的耐久性,從而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不僅難以保障了建筑的正常使用,還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隱患。
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目前的土建結構耐久性現狀不容樂觀。大部分建筑存在構件壽命短、受環境影響大等問題,建筑的普遍大規模整修時間點為18至25年左右,基礎設施工程的使用年限則更短。很多基礎設施工程由于地域及環境等因素,短短幾年間便經受不住時間的考驗,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耐用性問題,如混凝土開裂、表面剝蝕等情況。這些情況的出現提示我們目前土家結構耐久性的問題亟待受到關注和重視,國內建筑行業對材料性能與結構構造的質量要求應當進一步提高,相關設計部門對自身的業務標準應當嚴格要求,相關質檢部門對建筑工程需要加強監督檢查力度,以促進土建結構耐久性的進一步改善。
二、影響土建結構耐久性的因素分析
(一)結構設計存在不合理
土建的結構設計決定了整個工程的質量與標準,不合理的結構設計不僅會造成材料的浪費,容易增加施工人力與物力的極大浪費,更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建筑質量問題。因此在進行土建結構設計時,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設計標準,依據科學數據進行結構的推算與規劃。首先,設計者需要在設計之前進行周密的計劃安排與方案規劃,經過研究和討論制定較為周密科學的設計模型;其次設計者需要嚴格按照設計流程推進工作,先對隔熱層、分隔層、伸縮縫等予以合理的考量和安排,而后針對施工地基的環境布置合理的改善措施,最終完成配筋比例等其他相關問題的測算與籌劃;最后,在設計方案成型后,設計者應該根據相關標準與數據對整個設計圖紙進行從新推演,并結合相關類型案例與實際項目的特殊因素進行合理調整。
(二)相關流程施工不當
土建結構耐久性的提升,不僅需要設計者對設計圖紙的嚴格要求,還需要與合理的施工方式、流程相配合,才能夠真正提高建筑質量,達到土建機構耐久性標準。
在土建結構設計完成后,需要根據圖紙進行土建結構施工,這部分施工流程決定著后期工作的順利推進與整個建筑的質量優劣,如果存在施工不當、偷工減料等問題,就會嚴重降低土建結構耐久性,造成嚴重安全隱患。混凝土的澆筑能夠提升內部鋼筋與構建的使用年限,保障整個建筑對目標使用壽命的完成。混凝土施工中,應當注意對含水量的控制,提高澆筑質量、保障混凝土施工效果,從而提高土建結構耐用性。
三、土建結構耐久性提升措施
(一)減水劑與高效礦物質的使用
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對減水劑的使用,能夠極大提高混凝土腳注質量,降低混凝土含水量,將水灰比降低到合理水平,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澆筑密度以保障工程質量。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提高,直接影響了結構壽命的延長,并提升建筑的防潮防水能力,為提升土建機構耐久性打下堅實基礎。
高效礦物質主要包含沸石粉或硅灰等材料,這些材料的填充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度與強度,能夠有效的避免混凝土內部出現空間,強化土建結構與性能,保障整個建筑的強度需求與質量達標。
(二)嚴把材料質量關
結構的設計是建筑施工的框架基礎,而材料的質量達標則是建筑施工的物質基礎,只有嚴把材料質量關,才能夠保障整個施工效果的達成,提高建筑成品的使用壽命,提升土建結構耐久性。嚴把材料質量關,需要有關單位嚴抓材料引進渠道,對材料進行嚴格的審查與抽樣檢驗,并且有效避免施工過程中出現偷工減料等情況。同時,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材料市場的整頓,避免不合格產品流入建筑施工市場,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隱患。
四、結語
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工業建筑數量的增長,都催動著建筑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土建結構的耐久性決定了建筑質量的優劣,要滿足國家建設需求與人民生活需要,工程建設部門應當積極提升土建結構的耐久性以及其安全系數,從而達到我國現代化建設的質量標準,為國家建筑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