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軍



摘要:專用鐵路行車工作是國鐵的重要補充,其中50%的調車作業和80%的裝卸車作業均由專用鐵路來完成,一個專用鐵路線相關于一個小鐵路局,機車工電輛缺一不可,在日常行車工作中稍有不慎便會造成設備損壞和人員傷亡,行車安全隱患成為各專用鐵路的薄弱環節和重點防范環節。如何做好行車作業安全管理,直接關系到作業人員生命安全和運輸生產的正常進行。因此行車安全隱患這一問題成為黃陵礦業專用鐵路運輸工作的重要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專用鐵路;行車安全;
1、 行車安全隱患的分析:
1.1人員因素分析:
由于行車作業人員直接參與行車工作的全過程,因此,作業人員的自身因素成為導致行車事故發生的最主要的因素,作業人員的作業心理、安全意識、作業習慣、業務技能和身體狀況等都會不同程度的影響到行車作業的安全性。首先,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會使在作業過程中思想產生麻痹大意,對安全隱患不夠重視,其次對作業標準及安全規章不熟悉。第三作業標準執行不嚴,盲目求快。提高運輸效率是每個專用鐵路公司所要求的,但前提是要嚴格執行標準及保證質量的情況下,而一些工作人員只追求效率,而忽視了作業標準的執行,違反行車規章,致使安全事故發生。第四是作業人員精神狀態不佳及身體狀況或者班前休息不充分等因素的影響,一些作業人員出現疲勞作業,情緒波動較大現象,影響作業中的注意力,會對行車作業產生一定的安全隱患。
1.2作業環境影響分析
第一是國鐵先進設備的投入和日常保養。例如聯鎖設備的改造、TMIS、TDCS等先進設備的應用。第二是線路、站場的改造,如線路機搗、標準化站場改造等。第三是受天氣因素的影響,如雷雨雪天氣造成的滑坡、設備損壞等都會給行車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1.3管理因素分析
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對安全問題的宣傳不足,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對安全的隱患排查工作不到位,干部作風不實,檢查監督沒有落實,措施不仔細、不及時等。
2、 提高行車人員安全的措施
2.1對行車人員作業安全的培訓、教育力度的加強
2.1.1、提高教育培訓的時效性與針對性。
第一要加強職工安全規章、知識的學習與培訓,對職工的行車安全知識進行定期是培訓和考試。提高抗風險能力。第二對行車作業人員進行職業技能的安全培訓,針對具體作業環節制定具體的培訓細則,第三加強提職轉崗人員的培訓力度,尤其是對新人、新崗位要及時進行安全教育,嚴格考試制定,做到合格才能上崗,第四、加強非正常行車業務的培訓,提高行車人員突發事件處理能力。
2.1.1嚴格安全考試管理
由于部分職工平時對學習的不重視,造成對行車安全規章制度的不熟悉,加之考試制度的不嚴格,職工在學習時的認真程度也就松弛下了,造成職工考試依賴他人的現象發生。嚴格考試制度,不合格不上崗,并把考試成績作為評先樹優、提職的一項衡量標準。
2.2通過安全宣傳教育增強職工安全意識
安全教育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就是案例警示教育,黃陵礦業鐵運公司根據歷年的事故編制成的《警鐘長鳴》,是大家身邊或親身經歷的事故,讓職工在案例中認識安全的重要性,案例教育是把事故的原因教訓直接傳到到每一個職工,讓其領悟安全知識、規章制度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從沉痛的事故教訓中吸取經驗教訓,充分認清規章制度是安全的保障,是對自己、單位的負責,從根本上加強職工遵紀守規的自覺性和自我保護意識。
2.3引導行車人員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一是開展排查工作,找出各工作在日常作業中存在的不良作業習慣,一旦查出,要制定措施整改,甚至蹲點檢查,直至養成了良好作業習慣,比如鉆車,在2000年前是普遍存在的違章現象,通過公司及時制定措施,甚至一段時間將鉆車規定為事故危機,加大檢查、查處力度,目前基本杜絕了此類位置現象。二是加強人身安全的卡控,讓職工養成“多提醒一句”的習慣,例如開展班前安全預想,調車作業計劃中的安全注意事項等。三是加強互聯互控工作,行車工作是單一指揮,但上級下達指令后,其他的工種必須養成核對、確認的良好習慣,對不清楚或有疑惑的必須及時溝通,杜絕臆測作業發生。
2.4加強作業環境的整治
第一是作業現場的整治,站場環境的好壞關系到站場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站場作業人員要養成隨手清理廢棄物的良好習慣,做到不亂扔、不亂放,如貨運外勤加固后的鐵絲余尾、木杠都可能在我們行走中造成傷害,清掃員的丟棄的廢棉紗有可能造成道岔故障等;裝車點的作業環境要嚴格把關,清道距離、加固材料擺放必須達到規定要求,才能杜絕裝車和人身事故的發生。
第二是對行車設備的投入和改造,從設備上控制事故的發生。
自2005年鐵運公司對各站行車設備進行了技術改造升級,聯鎖設備由以前電鎖器聯鎖改造成計算機聯鎖,使以往落后的人工扳道、人工確認的作業方式改造成計算機排列進路,杜絕了錯扳、誤扳等情況發生,通過對歷年的事故統計,僅此一項行車設備改造,使行車事故下降了70%。
公司近幾年對行車設備設施的投入得到了重視,線路大修、P60軌的更換,線路質量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機車轉盤和不落輪璇修設備的投入,延長了機車走行時間,節省了由于外委維修造成的非作業時間,提高了機車運用效率。
2.5加強安全關鍵時段、關鍵人員、關鍵作業環節的控制。
2.5.1關鍵作業時段的控制
通過對公司歷年的事故進行分析,有70%以上的事故發生在惡劣天氣、交接班前后、后半夜、中午吃飯、特殊行車、施工等關鍵時間段,管理人員要強化對這些環節的監控與檢查,公司、段、站(工區)要在制度對關鍵作業時段進行明確規定,這些規定,國鐵各段、站(工區)都有很明確的規范的規定,我們只需要借鑒過來就行,形成機制,關鍵在于落實,公司對段,段對站(工區)層層監督,層層落實,直至常態化。
2.5.2關鍵人員的控制
新定職上崗人員、學員、精神狀態不佳人員、情緒波動較大人員、單崗作業人員等都屬關鍵人員。
加強對單崗作業人員勞動安全的控制,尤其是偏遠站點的單崗人員尤為重要,在以往檢查中發現這些崗位有極個別人存在當班飲酒等違章行為,可通過定時電話提醒和抽查相結合,并選拔自制力強,有責任心的員工擔當,以防止行車和人身事故的發生。
強化對新定職人員和學員的監控,新定職人員和學員經驗和安全意識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因此要強化對他們的監控,加強安全教育,將有經驗有責任心的師傅同他們分在一起作業,管理人員必須在作業中加強盯控,對存在問題進行進行糾正,使他們很快度過不應期,成為合格的員工。
2.5.3強化勞動安全監督檢查和指導、幫教工作。
1、 強化管理人員責任意識。細化管理人員盯崗量化標準及作業流程,對每一批作業的安全關鍵人、關鍵環節及關鍵處所,管理人員都要具體掌握。要發揮帶頭作用,執行各項管理制度,現場的監督與檢查中要做到嚴格、工正,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的進行糾正與整改,落實安全責任,確保作業人員安全。
2、 履行安全監督職責
管理人員要對作業中的安全隱患及安全事故集中或多發的環節進行定期檢查、定期分析、定期考核等,針對這些安全隱患制定有效的針對性措施。管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堅決不能違章指揮,并對上級的違章指揮要及時拒絕,并及時同上級進行溝通協調。
3、結論
“作業安全無小事”,要站在構建安全型班組、安全型站段、安全型公司的基礎上,就要認真查找日常作業中產生的隱患,細致進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減少作業安全事故,保障作業人員安全,才能確保公司運輸生產安全、高效運行。endprint